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大规模举债,隐含违约风险不断攀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开信息显示,金鹰基金的大股东东旭集团,成立于1997年,本是光电显示起家的制造业公司,后经过不断投资扩张,已经发展成了以光电显示、新能源为两大核心产业,旗下参控股三家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和两百余家非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投资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固定收益业内人士告诉新浪财经,结合金鹰基金与股东方存在投管分歧的媒体报道,与短期内东旭集团即将面临的债务压力来看。

"\u003Cp\u003E近日,金融圈里的一场骂战,引得不少圈内人士围观。涉事的双方分别是金鹰基金总经理刘志刚和国开泰富基金总经理杨波,从资料上看,两人都有着不错的学历背景且位居高层,本以为口舌之争的过程多少会有些理性和克制,不过从官方传出的文件描述来看,两者之间的争执和言行与市井无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人骂战的具体原因,相关文件中并未明确披露,只知道过程中,国开泰富基金总经理杨波曾质问金鹰基金总经理刘志刚“为何对抗股东”。但从两者就职的公募基金的股东结构来看,双方并不存在任何关系。金鹰基金大股东东旭集团随后也对外表示,杨波和公司不存在任何关系。不过,随着一些媒体的调查深入发现,杨波和刘志刚两人均与金鹰基金大股东东旭集团的部分高管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而杨波目前也已从国开泰富基金离职,并被拟定为金鹰基金新的负责人人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难道仅仅只是个人之间的权利争执?结合此前媒体关于“金鹰基金股东方对基金公司有一定的业务要求,与固定收益类业务的投资管理有关”的报道,新浪财经将视线聚焦在了金鹰基金大股东东旭集团身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大规模举债,隐含违约风险不断攀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公开信息显示,金鹰基金的大股东东旭集团,成立于1997年,本是光电显示起家的制造业公司,后经过不断投资扩张,已经发展成了以光电显示、新能源为两大核心产业,旗下参控股三家上市公司——东旭光电、东旭蓝天、嘉麟杰,和两百余家非上市公司的多元化投资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目前,东旭集团的经营收入中,有54%来自于以液晶基板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东旭光电,17%来自于以新能源业务为主的上市公司东旭蓝天,剩余部分则分布在地产、金融租赁、纺织等诸多行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东旭集团披露的2018年年报来看,集团目前总资产规模已达2072亿元,而集团在2016年的总资产规模仅为1373亿元,仅两年时间集团总资产规模上涨就超过了50%,千亿规模的体量,却依旧增速喜人,东旭集团的经营似乎一片兴兴向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过,一般投资者都知道,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所有者权益,仔细分析东旭集团的资产结构可以发现,2018年集团的2072亿资产中有1299亿是负债,资产负债率达62.7%。\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图1:近三年东旭集团资产负债情况\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东旭集团的1299亿的负债中,已披露的有息负债规模达926.46亿,而其中约有342.12亿是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还有大部分公司债券将集中在2019年-2021年3年内完成兑付,尽管目前公司账面拥有561亿的货币资金,但公开信息并未对该部分资金的受限情况进行说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大规模的举债和借款,按理说东旭集团的主体评级应该非常不错。事实情况似乎也正是如此,国内的中证鹏元及联合信用两家评级机构为东旭集团给出了AA+的信用评级。不过,就在今年2月份,标准普尔将东旭集团主体评级由B下调为了B-,评级展望也调整至了负面,至此仅仅1年时间标准普尔对东旭集团的长期评级已下调2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018年6月联合评级对东旭集团进行跟踪评级且维持在AA+后不久,海外评级机构惠誉在7月12日将东旭集团长期外币评级从B+下调至B\u002F负面,东旭相关主体在新交所的美元债随之暴跌。同月,国内的“15东旭集”进入回售期,该债券发行规模20亿,在面临海外信用评级下调后,公开信息显示“15东旭集”的回售金额仅5700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8年8月,证监会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同时发布公告,大公国际资信被暂停相关业务1年,媒体报道称大公国际受罚主因是大公及其关联人向东旭集团等13家债务融资工具发行人提供大额咨询服务,收费后,相关企业评级迅速调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就在一些专业机构投资者直呼“看不懂”的同时,“东旭系”相关债券的中债估值收益率持续上升,截至2019年7月19日,15东旭集的行权收益率高达30%,远超其债券发行的票面利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借款和大额举债外,东旭集团通过资本市场权益募资,扩大资产规模的手法也玩的风生水起。据新浪财经不完全统计,成立至今,东旭集团通过定增、二级市场增持等手段形成的资产规模超过400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由此可见,东旭集团资产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其实是源于多渠道巨额融资后的多领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业务做的如日中天,然而东旭集团的经营性现金流却急速恶化,2018年集团经营性净现金流-38.33亿,公司持续巨额的投资活动依赖的是常年筹资活动的运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固定收益业内人士分析,东旭集团的股东质押与表外负债、明股实债合计加总可能在400亿以上,实际应承担的有息债务合计接近1400亿,公司实际的资产负债率可能在90%以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该分析人士还告诉新浪财经,其曾经买过东旭集团的私募债,在临近回售期的时候,有自称与东旭集团相关联的私募打电话要求其放弃选择回售,他们会把相关债券接走。该分析人士认为,从信用分析的角度,目前看东旭集团的债券随时可能出现违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高比例质押,存贷双高与多元化经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个说明东旭集团资金链吃紧的现象是,集团持有的上市公司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的股票,均存在大比例质押的情况。根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显示,仅2019年1月11日至1月14日4天时间,东旭集团就进行了12笔质押交易。\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Wv7PDpw2ixaE\" img_width=\"550\" img_height=\"269\" alt=\"金鹰辱骂门背后 或隐现大股东东旭集团债务违约风险\"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图2:东旭集团股权质押情况集中\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截止新浪财经发稿,Wind数据显示,东旭集团质押的东旭光电股票数为8.45亿股,占其持股比例的92.30%;质押的东旭蓝天股票数为5.77亿股,占其持有比例的99.3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东旭光电和东旭蓝天,算得上是东旭集团在光电显示和新能源产业领域的核心资产,冒着可能平仓的风险将核心产业的股票悉数质押出去,东旭集团这到底是有多缺钱?然而从公司的账面资产来看,说公司缺钱似乎有些不合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东旭集团最近的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年报,集团货币资金规模达561亿。这就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了,账上趴着大笔的资金,不仅不及时还债,还大比例的质出股权融资并借了926.46亿的有息负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浪财经整理发现,近年来东旭集团大规模募资后,除了参与东旭光电、东旭蓝天的定向增发与二级市场增持外,投资的领域极广,包括了对上市公司嘉麟杰的收购,西藏金融租赁、金鹰基金及部分农商行等金融资产的投资,并购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以及在环保、TMT等方面的股权投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图3:东旭集团募资形成的资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位固收信用分析人士指出,今年陆续爆雷的康得新、康美药业,均存在股东高比例质押、存贷双高、多元化经营等现象,从这个角度看,东旭集团目前的信用状况堪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与金鹰基金结缘,或为拓宽自身融资布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回金鹰基金与东旭集团,该基金公司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后规模和业绩一直不愠不火,直到2014年金鹰基因面临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在引入了新的负责人和事业部后,通过一系列激进的激励措施,基金总规模突破600亿,5年时间基金规模增长了10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然而,基金规模急速增长的代价是风控的缺失,金鹰基金相关公司管理的资产管理计划开始出现不断违约的情况。为了解决相关违约问题,彼时金鹰基金的第一大股东广州证券想尽各种办法,欲为金鹰基金代垫偿付,奈何广州证券处于国资系统下,相关问题较难处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自媒体报道,2016年东旭集团凭借自己在河北的人脉关系及影响力,协助广州证券解决金鹰基金在河北的投资者偿付等问题,但相应的广州证券需说服金鹰基金其它股东美的集团、东亚联丰投资管理公司等出售股权给东旭集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7年,东旭集团欲以3.38亿元的总出资,获取金鹰基金66.19%的股权,该方案于同年底获得了证监会的通过,至此东旭集团成功入主金鹰基金,并获得了绝对控制权。而广州证券则从最初的49%控股地位,降低为持股24.01%,退居第二大股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东旭集团控股金鹰基金,本意或是觉得一张基金牌照可以和集团发生协同效应,有利于集团的整体融资。不过,该分析人士表示,公募业务对于债券等级的要求很高,而基金子公司净资本监管后,能腾挪的余地也非常有限。由此看来,如果没有金鹰基金管理层的全力支持,东旭集团想要获得相关的融资便利,其实并不容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某固定收益业内人士告诉新浪财经,结合金鹰基金与股东方存在投管分歧的媒体报道,与短期内东旭集团即将面临的债务压力来看。股东方有迫切的融资需求,但与金鹰基金管理层沟通不畅,或是此次争执的导火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 新浪财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2654537746074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