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宅改过程中,全南县积极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允许农民将闲置农房以转让、租赁、合作、入股的方式进行流转,“沉睡”的土地资产得以盘活,农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增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鼓励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入镇,该县对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入镇购房的农户给予每户最高4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和最高1200元\u002F平方米的购房补助,并可享受教育、就业、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

"\u003Cp\u003E“哎呀,没想到闲置老屋变成了‘摇钱树’。”7月18日上午,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村民陈永军对政府允许农民利用闲置农房自办农家乐的做法大加赞赏。这是该县探索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一个实例。近年来,全南县本着“应拆尽拆、宜修则修”的原则大力整治农村“空心房”和危旧土坯房,为该县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垫石铺路。去年年底,全南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和使用权放活,盘活农村“沉睡资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该县严格落实“一户一宅”制度,并出台相关文件对农户宅基地资格权的认定审查进行规范和明确,有效保障了农户宅基地资格权。同时,鼓励农户集中规划建房、统筹风貌管控,规范农民建房行为,统一标准,并采用有偿、无偿退出和有偿使用等方法,促使农户退出超占宅基地和多宅部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宅改过程中,全南县积极放活宅基地和农房使用权,允许农民将闲置农房以转让、租赁、合作、入股的方式进行流转,“沉睡”的土地资产得以盘活,农民财产性收入得到增加。该县龙源坝镇雅溪村有43户农户的110间闲置农房参与了不同形式的流转,户均年增收达11400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为鼓励农民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入镇,该县对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进城入镇购房的农户给予每户最高4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和最高1200元\u002F平方米的购房补助,并可享受教育、就业、信贷等方面优惠政策。同时,针对进城入镇后确实不适应城镇生活的农户,允许其在退出农村宅基地15年后持生效的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证回原村集体申请宅基地。(黄云松 杨文辉) \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33829554397235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