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5625cb0eaa4931bda863325ca9f3e8\" img_width=\"507\" img_height=\"301\" alt=\"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根据遗址复原的陶寺古观象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假设,由北向南的第9与第10根夯土柱之间的缝隙是用来观测冬至日出的。"\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文|郭晔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60c2bd6b884bd89be70c42014b9b29\" img_width=\"2842\" img_height=\"3850\" alt=\"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彩绘陶壶,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之后,随之而来的整个90年代,关于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却停滞不前。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文|郭晔旻\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360c2bd6b884bd89be70c42014b9b29\" img_width=\"2842\" img_height=\"3850\" alt=\"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彩绘陶壶,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遗址\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世纪80年代的考古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之后,随之而来的整个90年代,关于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却停滞不前。直到1999—2001年,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顺利结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呼之欲出。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重新启动了在陶寺的考古工作,终于在新世纪迎来了激动人心的“大丰收”时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2年,考古工作者发现并确认了陶寺文化早期小城、中期大城、中期小城、早期小城南部贵族居址、中期墓地及大墓与大型仓储区等。第二年春季,为了寻找陶寺城址中的宗教、礼仪建筑,考古队员在中期小城内墓地以南进行大范围勘探时,发现了大面积的夯土。研究者起初推测这些夯土是中期小城内的一道隔墙,后来才意识到,这是一座平面呈等腰梯形的、模样怪异的夯土建筑。最奇特的是,在此发掘出了从北向南排列成圆弧形的12座夯土柱。12座柱子中间共有11道缝隙,缝隙之间的宽度在20厘米左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是做什么用的呢?考古学家发现,将夯土柱之间的11道缝隙的地基部分垂直向上复原,若是从中心处通过柱间缝隙向塔儿山望去,除了第5根夯土柱与第6根夯土柱之间的缝隙没有对应塔儿山上的山尖外,其余各缝都对应着一个山头,可见这些柱子的位置都是有意设置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95625cb0eaa4931bda863325ca9f3e8\" img_width=\"507\" img_height=\"301\" alt=\"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根据遗址复原的陶寺古观象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考古工作者进一步假设,由北向南的第9与第10根夯土柱之间的缝隙是用来观测冬至日出的。也就是说,当太阳从东边的塔儿山升起,光影正好透过这道观测缝时,这一天就是陶寺先民理解的“冬至”。根据天文学家的研究,冬至日出方位用目视观测并不难确定。如果站在同一地点观测,那么一年中日出方位在冬至这一天到达最南点,而后向北移动,人们只需找到日出方位的最南点,通过地面标志物与之相对,便找到判断冬至来临的简便方法。2003年的冬至时分,考古工作者专门来到现场观测,结果发现日出时,太阳并不在缝中。后来,著名天文学家和历法专家陈美东指出,由于黄赤交角4000年的变化,导致今天冬至日出向北偏出缝外,关于冬至观测的猜测其实是正确的。4000年前的陶寺先民的确在这条缝中观测日出。这样一来,陶寺遗址里的这座奇怪建筑的作用就水落石出了,一座观象台,很可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观象台(公元前2100年)。陶寺先民根据阳光透过缝隙照射到圆心点来观测天象,以确定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农时节气。在最北观测柱与夏至观测南柱之间搭上一根门楣就成为一个小门。从观测点经此门向东看去,又可形成一条宽50厘米的观测缝。这12道缝中1号缝没有观测功能,7号缝居中,为春分、秋分观测缝。除2号缝观测冬至、12号缝观测夏至各用一次之外,其余缝皆于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使用一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假如回到4000多年前的一个春天的话,大约会是这样一幅场面。晨曦微露,陶寺城内还是一片沉寂。此时东南城墙外的观象台内,陶寺贵族们已经陈设好了石磬、鼍鼓、俎豆和牺牲,肃穆以待。这座建筑面向塔儿山,略呈半圆形,有13座连续的夯土台基,呈扇形排列,台基上起墙,森然壁立,墙间形成12道神秘窄缝。半圆形的圆心处,是一个圆形的夯土台,站立其上,12道缝隙尽收眼底。东方渐白,贵族们躬身屏息,等待着一个庄严而神奇的时刻。朝阳终于从塔儿山顶喷薄而出,刹那间,一道灿烂的阳光从第四道缝隙中精准地射入这特殊的建筑,直达圆心。春分太阳的准时来到,意味着“敬授人时(《尚书·尧典》)”的权威安然无恙。或许这也是当时的陶寺统治者用宗教来控制整个社会的一种手段。\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4078325115131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