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阮瑀头上顶着“建安七子”的头衔,但还是没他儿子出名,因为他儿子叫阮籍。

阮籍坚持的潇洒人生,坚持与浑浊的官场保持距离的清高之气多多少少遗传自他父亲,作为一个读书人,阮瑀的的确确对官场淡然,他是一名真正的隐士,而非欺世盗名之辈。

阮瑀是蔡邕最出色的弟子,于建安初年,隐居山林。他很特别,选择在别人都急着建功立业、光宗耀祖的时候急流勇退。

尽管世道黑暗,但是他心怀光明。他并不想离山出仕,冲进权力与欲望的泥沼, 只想在这个混乱的世道里,开辟一方田园,不问世事,以求桃源之乐。

事与愿违,曹操的堂弟曹洪曾屡次邀他出山做官,都被阮瑀毫不留情面地拒绝了。他似乎铁了心要把自己与这纷争的乱世隔绝开来。曹操屡屡征辟,却毫无回应,气得一把火烧了阮瑀隐居的那一座山。

无可奈何,他并非刚硬的理想主义者,在生存面前,他选择屈服。

阮瑀被迫出来做了曹操的属官。此时,天下名士在荀彧的带领下,尽归于曹氏。他们褪下了读书人温文尔雅的气质,用张牙舞爪的姿态,参与到三国的斗争之中,成为曹操用之不竭的妙计锦囊。

阮瑀在他们之中,是个另类。在别人为权势挤得头破血流的时候,阮瑀却冷眼旁观,只是本分地做着文书工作,不热衷于权力斗争。在别人都像暴躁的愤青一样,一个接一个跟曹操唱反调的时候,阮瑀仍在无人的角落,敝帚自珍,不沽名钓誉,清醒无比。

他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从不轻易地陷进别人的节奏里,一直和各方保持着距离,不轻易表态,只想独善其身。

同样是写檄文,陈琳讲究力度,不骂出个狗血淋头的气势,誓不罢休。但阮瑀不一样,他是一个温和的人,连带他的文字都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在他替曹操写给孙权的檄文中,先礼后兵,引征典故,替曹操保全赤壁之战的名声,又识趣地给孙权找了一个台阶下。他从不让自己尴尬,也从不让别人尴尬,从容得体是他的人生信条。

他儒雅的风格,始终给人一种春风般的舒适。三国时期的很多人都愿意与他结交,司马懿和曹丕都很喜欢他。他始终独善其身,不裹足于权力,亦不涉步于浊流。

他是一个聪明人,比他的很多前辈机敏,也比他的很多后辈高明,因为他懂得在这个身不由己的世界里,需要适当的妥协。

——原创:晓青,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