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之前发生在江苏昆山的“男子街头砍人被反杀”事件,估计很多人都还在关注,一起本来再平常不过的交通纠纷,最终演变成了一场惨剧,挑事者刘海龙持刀行凶反而葬送性命,被打者于海明奋起反抗却摊上人命纠纷。虽然昆山警方最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但案发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于海明又是怎么从一再忍让到最后夺刀反杀,一系列的疑团依然困扰着所有关注着这起案件的人。近日,央视就起底了这起命案的始末,于海明的行为被认定为正当防卫背后的各种细节也终于浮出了水面,一切都值得所有人深思...

在央视节目的镜头里,这个喜极而泣的男人就是于海明,这一“解除取保候审”的决定也意味着他在数天的煎熬之后,终于能以无罪之身重获自由。而回想起8月27号晚上发生的一幕,用于海明的话说,就是一场噩梦!

的确,对于在同事朋友口中一向老实本分的于海明来说,案发当晚发生的一切都像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梦。当时骑着自行车等红绿灯的于海明,和开着宝马强行并入非机动车道的死者刘海龙不期而遇。

于海明没想到自己的还手彻底激怒了刘海龙,刘海龙转身回到车上,拎出来一把明晃晃的砍刀,上来就是开始连续击打于海明。于海明吓傻了,他说自己的脑袋当时一片空白,直到刘海龙的刀突然脱手,让他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于是就有了争抢中“夺刀反杀”的一幕...

短短7秒,这个被欺负的老实人彻底爆发,一连挥出了5刀,也正是这5刀,彻底要了刘海龙的性命!而在这之后,关于于海明“反杀”刘海龙到底是正当防卫,还是防卫过当或者故意伤害,一场全民大讨论随即展开,各种意见众说纷纭,但只有身处看守所的于海明才真正能体会,当时的情景是何等的生死攸关!

终于在案发后的第5天,昆山警方宣告于海明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无罪释放!

从性命攸关到“夺刀反杀”,再从被刑事拘留到被认定正当防卫无罪释放,于海明的人生在短短5天的时间里,犹如坐了一趟过山车。不过在法律专家看来,这5天的跌宕起伏,对法律来说却意义非凡!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阮齐林

原来,虽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但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这条规定发挥的作用却相对“保守”...

所以江苏昆山警方最终认定于海明的行为是正当防卫,这不仅是还了于海明一个公道,更是对不遵守规则之人的警示,那就是不法之徒胆大妄为,必将遭受正义的迎头痛击,而且从今以后不会再打“折扣”!

法律,保障的是所有人的生命和权利不受侵害,但是当你不走在法律范围之内,你自己先违反法律模视他人生命的时候,只能后果自负!就像,交通规则保护所有遵守的人,但是对违反交规的人无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背道而行的人属于自己弃权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