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作为爸妈,了解孩子,才能正确对待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到3岁,是孩子各方面高速发育的一个阶段。\u003Cstrong\u003E这个时期不是让孩子学会多少知识,而是要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u003C\u002Fstrong\u003E3岁前没注意这些,3岁后要花更多时间去弥补,得不偿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相信看完本文,孩子很多让你疑惑或焦虑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注意3岁前的敏感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知道孩子在0-3岁时存在各种敏感期,把孩子在敏感期的表现当成不乖的行为斥责孩子,违背了孩子的天性,造成他的痛苦,留下心理隐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1\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口腔敏感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出生不久持续到一岁多一点,是口腔敏感期。无论成人怎么阻止,孩子总把手放进嘴巴,而且吃得津津有味。成人千万不要认为不干净而去阻止孩子,否则会留下心理隐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人要做的就是保证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就行,而且最好能提供不同的东西让孩子用口腔去探索!\u003Cstrong\u003E这个阶段的孩子就是依靠口腔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如果顺利\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渡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以后再也不会用嘴啃食物之外的东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小学仍改不掉吸吮手指或其他物品的习惯,甚至延伸成别的不良行为,例如: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都在一定程度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肢体敏感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和口腔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手的敏感期,\u003Cstrong\u003E在手的敏感期时爱用手扔东西、用手指抠小窟窿,甚至打人(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只是在进行手臂肌肉运动的练习)。\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614580a-7ddf-4ce0-8d5a-0718cb855197\" img_width=\"527\" img_height=\"325\"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与手的敏感期后期重叠的是腿的敏感期,有时候常常两三个敏感期同时交叉出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物权意识敏感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岁多的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亲爱的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u003C\u002Fstrong\u003E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02f5a29f-21ae-47bf-bf02-2b1ad9dae887\" img_width=\"630\" img_height=\"322\"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注意1:\u003C\u002Fstrong\u003E处在强烈的物权意识确认期的孩子,大人千万不要去逗引孩子,强抢孩子手中的东西,让他哇哇大哭,然后羞他“你真小气!”这是绝对不可以的行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注意2:\u003C\u002Fstrong\u003E当孩子能分享的时候,把东西分给我们吃,我们一定要接受,不要说“我是逗你的,我不吃,你吃吧”,这样就是拒绝孩子的分享,将给孩子带来的感觉是失望,孩子就会把分享和失望联系在一起而享受不到分享的快乐,慢慢就不愿意分享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0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其他敏感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三四岁的孩子进入秩序、完美、执拗的敏感期,成人把一块饼掰掉一点给孩子,孩子会哭闹不止拒绝接受……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那是完美的敏感期,我们破坏了孩子对圆的感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他各个敏感期各有各的表现,比如五六岁时有一个崇拜和被崇拜敏感期、婚姻敏感期等等,只有让孩子顺利自然地\u003Cspan\u003E渡过\u003C\u002Fspan\u003E,才会保持健康的心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3岁前不要“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示范才是重点\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错把知识灌输当早教,总是用“教”的方法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要教孩子,只要示范。对于不教孩子,可能很多人认为我在瞎说,这个说法在我刚刚接触之初也不理解,我经历了整整两年,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践才明白,孩子真的不是“教”出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举个例子:\u003C\u002Fstrong\u003E当客人和小宝宝打招呼时,孩子没有回应,成人通常出于礼貌和面子,都会督促说“叫啊,怎么不叫阿姨,怎么不回答,你应该叫阿姨呀,你这孩子就是这样”等等,\u003Cstrong\u003E这样做就是教,教就会给孩子压力。如果一边教还一边指责,那更是折磨孩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只要模仿孩子的口气回应即可:“阿姨,你好!”或者是“阿姨,再见!”“谢谢奶奶,我吃过了。”等等。这就是示范,而不是教。\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手指灵活的孩子大约18个月就可以开始练习穿鞋子,如果孩子穿反了,大部分家长都会说:“错了错了,左右错了。”以小宝宝的能力来说,是没有对错的,告诉他错了会给他压力,我们说话的口气会让他紧张:什么事,妈妈干嘛口气这么不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4181f43f-035f-4772-8aec-f6ada1067c7d\" img_width=\"472\" img_height=\"277\"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实你只要平静地告诉孩子:“两只鞋交换一下。”这是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这样就行了,不要去教这是左边,那是右边。据我的经验,一两个月的提示之后,孩子就会穿鞋,而且左右不会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操作玩具时,也只要示范,“宝宝,看妈妈做”,妈妈放慢速度做展示。之后,给孩子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反复调整反复操作,不要打扰他,不要在他发生一点点错误的时候喋喋不休地提示“错了错了,不是这样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样孩子就失去了外部信息内化的机会,孩子们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我们破坏掉!我们应该做的是耐心地等待,等待他自我调整,而且一定不能批评。足够的爱和尊重,孩子甚至有自我教育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切都是你教的,一旦没人教就失去方向,往往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就是在我们的教当中失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3\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正确处理孩子的情绪\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更需要理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正确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是建立良好性格的开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喜、怒、哀、乐、恐惧等都是老天赋于人类的正常的情绪表现。我们成年人总是喜欢高兴的事,对于啼哭常常觉得很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的哭泣需要我们耐心去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对孩子说“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非常大的错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哭是他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释放,不是坏事,成人只要轻轻地拥抱他,抚摸着他的后背,\u003Cstrong\u003E第一句话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哦,宝贝,妈妈知道……(刚才发生的什么事),你非常难过,妈妈理解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哦,宝贝,妈妈知道你摔疼了,还有一点点吓到了是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共情,表示我们理解他,接受他的悲伤是调整他的情绪的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第二句话一定要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这很重要)”\u003C\u002Fstrong\u003E,这样一说他会很快开心起来的,\u003Cstrong\u003E第三句话是“妈妈爱你,妈妈理解你”。\u003C\u002Fstrong\u003E最后能配合三次深呼吸,让孩子把不愉快的感觉呼出去效果更好。\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13363760-154d-4d11-9413-a696e7afb377\"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682\"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如果您学会这些,您的孩子可能眼泪还挂在脸上就跑开找小伙伴去了。(这个方法我屡试不爽,非常见效,别人常笑我,毕竟是做育儿的,孩子让你一哄就好。其实这方法不是哄,是共情产生的效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在养育小男孩时最经常说“男孩子,哭什么!”“羞羞,男孩子还哭!”男孩子在儿童时期释放他的悲伤情绪时,常常被成人阻止,慢慢地长大后,他有悲伤也不知道如何释放,喜爱也不懂表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让丈夫说声爱你有多难,相信很多妻子都有同感。也就是说这样的男孩成年进入婚姻之后,他一定无法与妻子进行良好地沟通,将影响婚姻品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各位爸爸妈妈想想,如果您的儿子未来婚姻生活可能因此不幸福,您还会制止小男孩的哭泣吗?请无条件地接受他的悲伤!男孩哭泣不是丢面子的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4\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别随意逗孩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他也需要理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成人所不欲,勿施于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许多家庭家里来客人时,就招呼孩子:来来来,唱首歌,跳个舞。这是极不尊重孩子的行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要让孩子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这会使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将所有的注意力用于取悦别人,成年后,一旦别人不认可他,就会使他遭遇巨大打击,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内在的能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叫什么名字?”如果孩子有机会选出最令他们讨厌的一句问话,这句一定排名榜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成年人想想看,如果一个身高是你两三倍,体重是你几倍的“外星人”动不动就俯看着你用毫不客气的口气来问你,你乐意回答吗?早就白了那个不礼貌的“外星人”一眼了,是吗?那么孩子不喜欢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怎么可以责备他没有礼貌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应该:蹲下身子,目光与孩子的目光保持平行,自我介绍之后问孩子的姓名:“我是懂老师(阿姨),非常高兴认识你,可以告诉我你的名字吗?”而且记住第一次见面千万不要随意触碰孩子,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修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人这样对你的孩子,千万不要因为面子,甚至帮着别人奚落自己的孩子“对,他就是不爱说话!”“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快回答叔叔。”“他就是这样胆小”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4630a89-6f90-4438-b5a8-2becffb48dd6\"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3\"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如果一个孩子经常被父母置于这样不开心的境地,你要让他外向活泼是很难的。所以经常有家长反应说,我的孩子在家是小霸王,到了外面就是小兔子。\u003Cstrong\u003E孩子受到足够的尊重,他的表现才会内外如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爸爸妈妈您愿意别人嘲笑你吗?不愿意对吧?所以当我们的孩子说出让人忍俊不禁的童言时,千万不要哄堂大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一个孩子说“我爸爸不穿衣服洗澡”,一家人在大笑之后又故意问这孩子“你是穿着衣服洗澡?”这不明摆着搞乱孩子的思维吗?许多家庭常常对孩子开这种玩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要随便戏弄孩子,面对别人对我的孩子的戏弄,我常常毫不客气地予以拒绝:对不起,我的孩子不喜欢开这种玩笑。在孩子和面子之间,我们理应选择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语言威胁要不得\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正面的语言能量更巨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我们常常不知不觉间传递了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信息给孩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比如很多妈妈常常在客人面前说:“他就是这样胆小!”“他就是不爱吃饭!”这样你在暗示你的孩子:你期望他成为这样的人。他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达成结果:他一定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爱吃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语言的暗示力量是巨大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装作偷偷说给别人听,但又让孩子听到:“你知道吗,我们宝宝今天玩秋千时表现特别勇敢!”“你知道吗,我家宝宝今天自己吃了满满一碗饭。”这样会在孩子心里传递一个信息:“啊?妈妈说我勇敢?是吗?嗯,我明天还会更勇敢的!”“啊,妈妈这么高兴,好,明天我再吃一大碗。”这就是积极的暗示,能直达孩子的潜意识,影响巨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不要威胁孩子“再吵闹,妈妈不要你了。”这是最大的威胁,最深的恐惧。因为幼小的孩子离开家庭,他是无法生存的。妈妈对孩子的语言冷暴力是造成孩子不良性格的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确的说法是:“请安静,妈妈爱你!”其它让孩子感到一切外部事物会伤害他的话都不能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别强调:坚决杜绝说以下的这些话:“不要吵,再吵警察来了。”“再闹,医生来打针了。”“快睡,大灰狼来了。”如果你不这样威胁你的孩子,他外出时就会落落大方、活泼开朗、健康自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注意:千万不要和孩子开恶意的玩笑“你妈妈不要你了,她不来接你了”。对孩子说这样话的人,你一定要让孩子远离他,这种玩笑话十分恶劣,对孩子的安全感的构建极为不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抢玩具咋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让孩子明白物品自主权\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从小宝宝们一开始交往,就应该确立一个原则,谁的玩具谁就有决定权\u003C\u002Fstrong\u003E,成人不能强行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分给别的宝宝,也不能诱劝他让给别人。如果是公共的玩具或游戏器械,谁先拿到或是谁先开始玩,他就有权决定继续玩还是离开,其他宝宝必须等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通常要不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孩子会哭闹,成人可以用平和的口气说:“我们要学会等待!”也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用其他玩具吸引他暂时离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成人千万不要说他“你就是小气”、“小气包”等等,不断地给孩子贴这样的标签他永远学不会共享。\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清楚他对自己的物品拥有自主权之后,才谈得上分享。\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677a426e-14c9-4206-a4c9-0dde88f03660\"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795\"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如果成人出于面子,把自己孩子的玩具强行给别的孩子,那么就意味着你告诉你的孩子,他也可以抢别人的玩具,所以无论何种情况,规则必须是统一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正常在三岁之后,孩子了解到玩具分给别人玩,自己还是可以把它要回来的,这样他就乐于分.享了。三岁之前,千万不要急着培养孩子的大公无私的品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为什么会“打”妈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孩子总有捣蛋烦人的时候,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千万不要反打过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阵,因为忙中心的事,我和我家丫头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天,我回到家吃完饭,斜靠在床上正在看一份材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家伙一声不响爬到我身边,伸手狠狠地在我脸上抓了一把,顿时我的皮肤一阵火辣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呆了一下,一把搂过她,心中愧疚不已,我问她:“是不是想和妈妈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点点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放下工作搂着她不断亲她,告诉她,妈妈爱你,一边流下泪来。\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b351f49b9634392ad1f5e90d71dccd1\" img_width=\"469\" img_height=\"281\"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亲爱的爸妈们,如果身处那样的情景,您会怎么处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想大部分的父母会狠狠地训斥孩子:“你怎么可以抓伤妈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抓起小家伙的手拍打几下,也是正常的反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你们一定奇怪,孩子抓伤我,我怎么反倒伤心愧疚而不是生气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我知道,孩子的攻击行为发出的信息是:妈妈你别忙了,我要你爱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哪个孩子不需要母爱,尤其是小宝宝,母亲几乎就是她的天,她的一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好不容易盼到妈妈回家,却不理她,到了家还忙工作的事,她不能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要引起我的注意,只是不知道用适当的方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那时她才两岁多,无法用语言很好地表达内心的感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总有捣蛋烦人的时候,再好的性子难免责骂孩子,甚至打几下也是有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大家观察一下,孩子受到母亲打骂时,是不是总是委屈地哭着扑向妈妈的怀抱?我所观察的,每个孩子几乎都是这样。(如果孩子已经不再扑向妈妈的怀抱,说明他已经被拒绝太多太多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常常看到一些妈妈使劲推开孩子:“走开,我不要你,这么不听话(这么不乖)!”\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亲爱的妈妈们,您知道这对孩子是多大的伤害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孩子是不能打的,当您打了孩子,那当下,孩子会认为您不爱他了,他非常害怕这一点,于是扑向您的怀抱想求证:“妈妈,您真的不爱我了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您虽然打我,但是我还是爱您,我害怕您不爱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您知道孩子这一动作背后的信息,还会推开他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拒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请蹲下身子抱住孩子:\u003Cstrong\u003E“对不起,妈妈不该打你,但是......,希望你理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源自网络,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r\u003E\u003Cp\u003E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u003Cstrong\u003E点赞、关注\u003C\u002Fstrong\u003E或者\u003Cstrong\u003E转发\u003C\u002Fstrong\u003E给更多的朋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7d1028440d643efa3e0b8e989c1e2a5\" img_width=\"640\" img_height=\"268\"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张旭铠(阿铠老师)是蒙迪教育的联合创始人,是台湾著名的感统专家,比较擅长帮助家长找到孩子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倡导:“孩子轻松育儿,孩子快乐成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如果您遇到了有关孩子成长的问题,可以来问问阿铠老师,搜搜张旭铠(阿铠老师)关注一下吧!\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搜索“请问阿铠老师”,关注公众号,里面有你想要的育儿经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搜索“张旭铠-阿铠老师”,关注微博,看看育儿专家每天都在做什么,可以从中学着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哦!\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36004d9c1e4424a88b3412da9629ccb\"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2\" alt=\"想要孩子更优秀,3岁前一定要教会他这些东西,3岁后会超省心\"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8939517461795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