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今天是时候从专业奖项、专辑销量、歌曲播放量、演唱会、国际影响力、电影6个方面向大家,尤其是00后科普一下,周杰伦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了。有人说这次周杰伦粉丝的发力,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心自己的时代退出舞台。

大家好,我是数据猫。

这个周末,发生了一件大事。

21日晚,周杰伦超话影响力破亿。

从超话查无此人到数据登顶,周杰伦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

在这期间,不但像李现、张泉灵、陈述、陈赫、林俊杰、张亮、萧敬腾、朗朗、张歆艺等明星纷纷参与到帮助周杰伦打榜,像是科比吧、英雄联盟、天猫、oppo等也都来凑热闹,甚至人民网、共青团也下场打榜。

这里还有很多没来得及参与进来的,王俊凯、黄子韬、杨洋、邓紫棋,邓伦、许魏洲、高晓松、王源、景甜、蒋梦婕等都是周杰伦的粉丝。

林更新今天给周杰伦打榜就被“调侃”了。

这一场娱乐圈的狂欢甚至催生出了一个新的名词“乱世爱伦”。

有人说这次周杰伦粉丝的发力,其实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甘心自己的时代退出舞台。

人民日报分析这场数据上的奇迹,代表着路人反对流量规则而产生的行为艺术,是观众对流量挟裹一切的情绪反弹。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不管背后有着怎么样的意义,如果不是周杰伦本身实力够硬,粉丝够给力,路人粉范围够大,那么创造奇迹的就不会是他。

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次周杰伦粉丝那么努力,是因为有人质疑周杰伦的人气。

在周杰伦超过蔡徐坤称为超话第一后,锤子科技的创始人罗永浩发微博吐槽周杰伦不帅,歌词很烂,粉丝各种吹的太过。

也许时间流逝,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当年的周杰伦有多厉害了。

所以,今天是时候从专业奖项、专辑销量、歌曲播放量、演唱会、国际影响力、电影6个方面向大家,尤其是00后科普一下,周杰伦这三个字所代表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只用数据说话。

为什么是特别向00后科普,这并不是随口一说,也完全没有diss的意思,毕竟00后没有经历过周杰伦最辉煌的十年。

这里,有一项调查。

虽然这可能不是一个权威的调查,但它也反映出除了00后,大家有多爱周杰伦。

有的明星可能是一代人的回忆,但周杰伦是四代的回忆啊。

01

专业奖项

周杰伦创作歌曲360首左右,大大小小奖项有450+,其中权威奖项总计164个,其中,金曲奖15次。

02

专辑销量

周杰伦连续七年登顶亚洲唱片销量榜首,至今记录无人能破。

2001年至2007年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的名单,周杰伦的名字一共出现了13次,是最多的。

2000年至2008年的新加坡华语唱片畅销榜中,周杰伦自从2001年推出第一张专辑后,从未跌出过前3,获得6次年冠。

台湾的畅销年榜,周杰伦15张正式专辑全部在榜,共获得了4次冠军。

他也是台湾21世纪畅销专辑前20位上榜次数最多,累计销售量最高的歌手。

数字音乐的销量也同样惊人。

周杰伦2016年发行的专辑仍然占据着截止到2019年7月17日的第一名。

再往前推,2014年iTunes数字专辑销量榜中周杰伦除了台湾地区外,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销量全是第一,全亚洲销量也是毫无悬念的第一。

03

歌曲播放量

2018年,周杰伦称为首位QQ歌曲播放量超过100亿歌手。

2019年,在YouTube、酷狗音乐,他都是播放量最高的歌手。

Itunes下载全球总榜亚洲第一。

在今年大麦网歌手排行中,周杰伦稳居第一。

04

演唱会

2014-2016年,周杰伦除2016年被五月天超过,其余场均票房均为第一。

2018年,周杰伦演唱会场均票房为亚洲第一。

2019年,周杰伦演唱会仍然一票难求。

05

国际影响力

2001年,周杰伦被时代周刊评为十大音乐鬼才,是亚洲唯一的入榜者。

2012年,周杰伦称为首位担任新加坡F1大奖赛表演嘉宾的华人,并且在2018年又参加了一次。

2013年上映得电影《惊天魔盗团》的主题曲《Now You See Me》是他的作品,这是好莱坞电影第一支中文全球主题曲。

在naver上韩国票选最喜欢的外国歌手,今年周杰伦排名是第14位。

就在今天,日本电台还播放着周杰伦的《可爱女人》。

06

电影

周杰伦凭借《头文字D》获得了金马、金像两个最佳新人奖。

自导自演的处女座《不能说的秘密》获得金马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奖,并提名了金像最佳亚洲电影奖。

2007年,本片在中国大陆上映首日票房近600万元,创造了当时的首日票房纪录。不考虑观影规模的扩大,仅仅是通货膨胀也相当于现在的3000万元。

电影在韩国30多个艺术影院以数码修复版本上映后,共动员10万观影人次。韩国人把这部电影奉为神作。

周杰伦这些实绩,大言不惭说一句,周杰伦就是华语乐坛最后一个天王。

在周杰伦第一张专辑大获成功,获得金曲奖,获得年榜冠军,被时代周刊评为十大鬼才的时候,他才只有22岁。换成现在,就是要一位95后完成这些创举。

在这次的超话之争中,蔡徐坤失去了他的第一名。

今日,他的粉丝联合声明退出微博各项数据竞争为这起周蔡之争画下了句号。

尽管可能这件事情开头不太美好,过程又有些火药味,但是这次的抗争也许在未来不久会被称为追星时代的里程碑。

粉丝经济、流量文化在这些年愈演愈烈。

粉丝被资本牵着鼻子走,没日没夜地砸钱为爱豆换取资源。影视作品挑选演员不再是候选人合适不合适,演技好不好,而是他有没有流量。

似乎流量,成为了这个时代娱乐圈中的一把标尺所有人都难逃被丈量的命运。

但是看似万能的“流量”建立起来的权威在实力面前轰然倒塌。

它让很多人意识到一位明星,最为重要的还是作品和奖项,流量本该是依附于这些之上,有了作品和奖项,流量自来。

现在本末倒置的娱乐圈状态,靠流量来赢得资源,互相攀比的粉丝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时代了。

不但是路人早就厌倦了,连粉丝也倦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