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葛维屏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活动,于日前公布结果,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张炜的长篇小说《古船》榜上有名。

《古船》发表在《当代》1986年第5期,应该属于改革开放的前半场的一部重点作品。

小说写了什么?

对张炜的语言一直不喜欢,觉得他缺乏语言的力道,《古船》一直没有看过,直到《你在高原》十卷本获得茅盾文学奖,才把《古船》拿了出来,硬着头皮读过。

也许只有把《古船》放在《你在高原》这一框架体系里才能感到张炜有过什么样的创作来路。

现在流行“极简”历史,我们也不妨按照这样的思路,对《古船》的情节,进行一下速成,在速成的过程上,小编也作了一些评点,相当于脂砚斋评《红楼》的那一种类型,仅供参考。

评点:

小说里的隋家,原来是一个资本家,拥有财富,大概预测到财富不合时代的大趋势,便散了财富。之后在建国后一直受到压制。

赵家过去一直是被压迫的,但建国后掌握了大权,先是四爷爷,后是赵多多,在文革期间仍然保持着这种连续性,这是很令人奇怪与不解的。作者为了一种说教的需要,保持了赵家在建国后一直当权的这种模式,以使改革开放后,赵隋两家的斗争变得有可能,能够代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的斗争需要。

作者想说明的是,改革开放是另一种革命,隋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与智慧,终于战胜了一直压制着隋家的赵家。

改革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作家的思维模式里,仍将改革看成是一种地位与权力重新分配的新型的革命。

在作者的笔下,赵家是一个邪恶的代表。其中,一直作为小镇权力代表的四爷爷,虽然保护了隋家,但是这是用隋家的女儿含章的肉体换来的,小说用道德评价来代替历史评价,四爷爷被钉在了道德的死刑台上。

最后,含章终于用剪刀向四爷爷这个霸占了她的权势的象征,讨取性命,展开复仇。这时候她为什么能这样做?小说无非是说这时候隋家有了经济基础,不需要再看四爷爷的脸色行事了。

小说里的赵多多作为小镇上的接替四爷爷的当权者,几乎是一个丑恶的化身,他不像四爷爷那么虚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用武器欺压乡民。

见素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决心向赵家挑战,小说用很大篇幅表现他在城里如何搞个体户,然后回到小镇上,意图夺回粉丝厂的经营权。但是,他的哥哥抱朴对他的这种野心保持了高度警惕,他似乎在接受着他的父亲当年的办法,就是意图让他的企业不再拥有剥削的职能,他认为见素夺得工厂之后,并不能给乡民带来福利与好处,作者的意图似乎是用纯朴的精神,来代替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自由竞争,会带来人性深处的恶的洪水泛滥,所以,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思考者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一种迟疑的态度。但是,作者显然无法找到答案。

见素代表着一种复活了资本主义的野心欲望,他曾经有过一份爱情,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失落了,所以只得在大喜身上找到寄托,但后来到城里之后,立刻与城里的县长的侄女打得不可开交,把乡间的女孩抛置脑后。后来他病重回到乡村,乡村女孩重新给他以精神上的慰藉。

抱朴的爱情同样被象征意义所替代。他与小葵相恋,但却被赵家干预,终于没有冲破樊篱,被迫压抑着自己。这时赵家的闹闹及时地站了出来,不知为何要爱上这个近四十多岁的人。情节都相当的不合理,只能说作者是按照一种教条化的概念化的框架来设置人物的性格发展。

其他一些次要的人物,都难以说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什么性格刻划,给人一种朴朔迷离之感。如果不是将打乱情节的复原归位,实在令人难以读明白。

《古船》故事梗概(故事情节本身就比较混乱,前后时空交错,所以梗概看起来也有一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如果没有耐心,就不要看了):

1洼狸镇是原来的东莱古国。镇里共有三姓,其中一姓隋,该姓人家生有两子,老二不召到船上出走,回来时,大哥主持家业。建国时,村子里阻止拆城墙。后分田了,隋家不敢承包粉丝坊,赵家人承包了。一日,地震,三姓的人各抱成一团,隋家老二不召侄儿抱朴、见素及侄女含章抱团取暖在一起,又见到赵家的半裸女躲在那儿,她名叫闹闹。

2赵家的当家人赵多多承包后,留下了隋家的人,晒粉丝时,寡妇小葵和儿子累累来拾粉丝,含章有意留下一些,赵多多来,踢走小孩。隋不召、李知常和地质队技术员发明了电磨。抱朴依旧看磨,却不用自己的技术。这一天,听说隋大虎死于战场,不召病,医生郭远来,他见到含章发呆。

3见素离厂开了一个商店,捏泥人张王氏把泥人放在这儿卖,讲起过去乡里有一个堕胎之物,史迪新知道后,追打,抢了那东西。进店的有闹闹,见素与她打闹,用糖缠她,被她点穴,后赵多多厂里出了问题,见素去解决了,便聘他为技术员。店让张王氏经营,她还要去给四爷爷捏背,想让其干女儿含章捏,四爷爷不应。她再也不敢提了。见素曾入赵多多宅,见其睁着眼睡觉。中秋节,赵多多请客,见素醉,见李知常议改进厂里的设计,他对李说,此厂属于隋家,要夺回来再让他改进。李知常对隋家很是敬重,当年他手淫,是不召让他挺起胸膛,他只得听见素的话。李的父亲为资本家开过机器。李知常在抱朴看磨的地方,听到抱朴与见素兄弟俩的对话,知见素想夺回粉丝厂。

4抱朴后母茴子很年轻,曾搂他,触她胸脯,后她的父亲迎之在青岛被人杀死,因为他想逃往国外。张王氏来分工负责,为隋父算命,似有不祥。隋父认为他欠了人家的债,早晚要还,父骑马出去,回来后说他把厂都处理完了。民兵头赵多多组织诉苦会,因为迎之为开明士绅,故未受到冲击。这时,不召回来,喜欢抱朴玩,但迎之不让。赵多多用碗扣茴子胸脯,有一次茴子抓伤了赵多多的脸,于是,赵多多发动迎之是否是开明绅士的辩论,迎之自感尚欠债,骑马出,一日马回,而迎之倒在地里,抬回来而死。(《你在高原》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总是骑马外出,然后受伤而回,死去。在作者的笔下,恶势力都是霸占女人,把革命的冲突,归结为道德争执。)不召还想与抱朴玩,但抱朴已经无甚热情,不召便带见素玩,造了一个船,试船时,船卷入漩涡,但不召却从水里出来,从此病了。后来村民挖出一条大船来,不召阻止拆之,后郭远来,建议上报国家。不召想骑马时,马死了。此船被国家调去。

5迎之死后,不召叫茴子搬出大宅,与他同住,茴子打了他。(再次是乱伦的情节,其实亲属之间的这种关系,在乡间是非常忌讳的。)后来她就死了。于是兄弟及妹妹三人住于厢房里,桂桂夜至房中,吻了抱朴,后来与抱朴成婚。

见素遇到一个小姑娘,带她入已家,饥饿年代里,桂桂死了。作坊开了,小葵约抱朴河边见,她愿意给他。但赵多多决定,四爷爷同意她嫁给了李兆路。李到东北当盲流,抱朴一晚至小葵的屋外,抱了她,平息了内心的烈火。后李兆路在煤窑死,小葵生下了累累。妹妹含章原想嫁李知常,后认为不配,故未嫁。(原因下面有细说。)

吵架那回之后,抱朴到晒粉场,看到含章病态,叫她去看病。

6大虎死了,张王氏坚持为他吹弹,四爷爷来祭悼。大虎在前线遇到同村的秋秋,幽会,被发现关禁闭,送上了尖刀班而牺牲(有一点像《芳华》的情节)。

胡言乱语向李知常解释美苏争霸,而不召则一心说他沉在古船下海之中,唠叨不休。

7抱朴觉得累累像自己,不召受小葵之托,来说合两个人结合,但抱朴拒绝了。他难受,向见素倾诉,见素也说那些女人都嫁给了别人。抱朴终于向小葵说及自己怕与她在一起,(太文人化了),被人追出他过去与她的隐情。她坚称孩子是其前夫的,她扑到抱朴的怀里,愿意嫁给他。但当李玉明书记走在路上,她让抱朴站起来的时候,抱朴却没有勇气承接爱情。雨夜,他多次想冲进小葵处,与她在一起,但他控制住自己。他尾随着累累,原来是地质队发现了煤,而这时李知常却守在含章的屋外,说是因为大虎的死让他感到生命的短暂,再次向含章求爱,但含章没有理他。

8赵多多经常到车间查看,摸摸踢踢,见素感到了紧迫性,觉得对付这个铁爪太难了。他暗暗行动,计算粉丝大帐,赚了二百万元。赵多多当面挑衅他,说只有隋家才能夺得粉坊。见素想制造倒缸,破坏粉坊。行动时,被迷恋他的胖姑娘大喜干扰了,他只得抱住她。三天后,真的倒缸了。只得请抱朴来扶缸,见素见抱朴,抱朴认为是他干的,至少他起意了。他发现抱朴看《共产党宣言》,认为日子到关节上都读这本书。李知常电灯发明成功,见素想让不召阻止李引入电动力,大喜来,告诉见素,是她制造了倒缸的,因为她知道见素是因为她而耽搁了破坏行动的,所以她要来弥补。

9李知常引来电灯,名声大振。其父李其生,先在东北为资本家开机器,合作社时回来,用双铧犁,因为放卫星,参观不绝,李其生发现玉米是绑上的,四爷爷赵炳开会,宣布他是当家的,这时李其生媳妇来说其父被民兵吊在梁上,四爷爷背回了李其生,而其媳妇生病死了。

拆城墙时,四爷爷让赵多多阻止,但郭远说四爷爷身上有毒,媳妇必死,故四爷爷不敢再娶。炼钢铁时,让李其生出山,发明受到嘉奖,但李其生却疯了。

10开始吃大食堂,不久,把抱朴关起来,逼他交出粮食,家中挖粮食,大食堂停了,大家找粮食(似是把粮食拿到大食堂去,然后散伙,变成了一种杀人欺骗。)桂桂也饥饿,病情加重,李知常发明了万能拖拉机,切草,挖沟,后饥饿时,又让他发明了食物,他研究出切糕,村里人出现浮肿。一日,桂桂饿死了,四爷爷拦路抢邻村的萝卜,不久后,上面拨下来薯干,才好转。

11赵多多想扩大规模,见素则加紧算账,闹闹来,邀之喝酒,吻闹闹,被闹闹推开,称自己只怕抱朴,抱朴抱过她。见素再次找抱朴,发现闹闹用棍子敲他,但抱朴对她很冷淡,见素想第二次承包时夺回粉坊,而抱朴不想,认为粉坊属于大家,(他反对私有制。)

12张王氏为四爷爷捏背,两人似有染,学校的吴校长来,他是四爷爷的挚友,过去其父供四爷爷上学,使四爷爷当了账房先生,后参加革命,成了头,到文革下来,四爷爷大谈一切都是规矩,又说含章不是她的干女儿了,果然含章来,告诉再也不是他的干女儿了。想到当年的那个夜晚,当时赵多多抓她,扪其乳,被四爷爷带至家中,收为干女儿,十八岁那年,四爷爷要了她的贞节,知道四爷爷一直是她家的守护神。(这种权力的乱伦,在以后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为老不尊,是作者控诉人物的一种模式。)四爷爷知道结果就是杀了自己,但仍在吴校长的朗读声中抚摸她的身体。

13史迪新看到不召回来,说古船会流泪,李知常去看抱朴,抱朴叫他快些设计变速轮,他说老隋家的人不让他设计,赵多多催快设计机器,不召想到与大虎的告别,大虎在前线争夺哨位时,上面强令出发,被子弹打中。别人对李知常讲其叔父谈的美苏争霸分析。

14上面来检查,张王氏做菜,四爷爷亲临现场接待。(主要写做菜的事。)

15粉丝厂要承包了,见素想承包,找过上面的书记,但不同意。又去找抱朴,抱认为两人没有力量,见素来到赵处,看到砍刀,赵至,说他们是亲戚,四爷爷是含章的干爹。又说找了女秘书,那个俊呀,浑身喷香。(没有人这样说话的。)大喜支持他,他又去找镇鲁书记,想到镇上的大姓,谁能支持自己,渐渐地有了一些疯魔,只得请来郭运来治,总算有所好转。抢朴喊他参加承包大会,承包额七万元,见素上到讲台,算了一笔帐,年赚十二万元,他报到十一万元,但还是未能抢过赵多多。他提出自己单独干,但无人入他的股。到银行贷款,只能贷到五千元,抱朴算账,见素认为太迟了,他想到城里去谋生,大喜来,见素同意与她结婚,见素身体一直不好,又吃药。

16小葵嫁给了跛四,抱朴大惊,去找小葵,小葵说等他几十年,不见他来,抱朴找见素,倾诉自己怕被人指责,是怯病,他说见素胆大,问见素有没有能力让镇上人脱离贫困,见素说不能,抱朴认为没有必要再引起争斗。

17抱朴提到四五岁时,村里诉苦大会,父亲也陪斗,打死了一个地主的少爷,后还乡团来,把穷人串了锁子骨,推进地窨子,他问见素,这些事,他难以忘记,问见素能否记住这些苦难。又讲起地主糟蹋女孩,其哥拷打地方女儿,女死,次日裸吊在树上,下部插着胡萝卜。他觉得亏欠所有的人,他不是怕哪一个人,而恨整个苦难,残忍,怕有人为自己去拼抢,只能抢走大家的东西,镇子就难免苦难,永远怨恨。抱朴提出,为什么不能帮帮那些瞎子,拾垃圾的老妇人,见素劝他想想自己,执意要进城。(同情流浪汉,是作者的一贯的看法。抱朴有一种人道情怀,但是无力的,怕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只能当旁观者,这就是后来小说中的那种观看的角色。其理想还是一种平均主义,人道主义,反对争斗,争斗只能伤害老百姓,那么只有慈善才是正道。)

18赵多多幼时是孤儿,胆小,土匪让他钩地主家的狗,初不敢,后成功,土匪因而打劫了地主家,之后他杀狗猫成瘾。成了自卫团长,栾春记的父亲栾大胡子要求对地主狠,而王书记则讲原则,地主的女儿和指导员睡觉,地主一家因而逃走,于是王书记受到批评,赵多多看押麻脸地主,麻脸反抗,赵砍之。赵商议杀地主。后还乡团回来,杀死了栾大胡子,又轮奸村妇女主任,炒乳房,将女主任的孩子分尸。审地主“面脸”,一人从他身上割了一巴掌肉,踢死了叫驴地主,赵多多打死了不同意占她女人的瓜脸。王书记来,劝阻打杀。参军动员,指导员动员四爷爷去参军,赵多多反诬指导员通敌,以后再也不见了指导员(阴谋在解放前就存在着,因而导致了后来的霸权,也就是阶级敌人混入到革命者内部,与《金光大道》中阶级敌人的破坏是一样的,只不过这个敌人放到了改革开放后才揭示出来了而已。)四爷爷当了指导员,赵多多想动隋家,王书记认为隋家是开明绅士,不保护,不久省里的一个人犯错误,是包庇隋家的,于是赵多多抄家,茴子自杀与此有关。赵多多脱她的衣,对尸体裸体尿尿。(过分丑化人。)

19见素到城里却无地皮,遇到一个小店,想合资办店,在浴室里,他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出资入股扩大商店,他打听贩卖衣服挺赚钱,来源是一个公司里的小凡,他便修饰一下,上门见小凡,后小凡上门来拜访,说可以介绍与公司里的于助理认识,来到了一家豪华宾馆,见到于助理,并介绍认识了服务员周燕燕,其叔父是县长周子夫。

20店里开设了打耳机项目,见素常去见周燕燕,觉得自己爱上了她。小凡给他旧衣服大赚,他决定宴请小凡他们,席间有人提及亲戚上前线事,后跳舞,席后,知那人外甥上前线,知大虎跑回来时,死去。周燕燕在舞厅里搭上了老总,老总才十九岁。见素扩大了商店规模,有一次在处长家里见到周燕燕,知老总骗了她,到她处,留宿于她那儿。见素出差,回来见周,周说知他的底细,见素说及自己在乡下的事情,但声明自己的前辈很高贵,令周再次以吻回报。不久,被查抄服装,亏了血本。见素参加街头的演讲比赛,得奖而回,燕燕已在此处等他。(是见素发财破产记。)

21赵多多有了汽车,学开车,地质队丢了铅筒,发动大家去找。抱朴发现赵以次充好,向镇长鲁书记反映,鲁说已批评了赵,抱朴看到小葵后,小葵更瘦了,可见不幸福,听说李其生又疯病发作,赵多多有了一个漂亮的女秘书,抱朴算账,研读共产党宣言。

张王氏生意开始不好,地质队用仪器查铅筒,仍无结果。李其生死去,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女公务员来时,因衣着裸露,被张王氏打了一巴掌,伤了脸,赵想解雇之。

22村子里发现了地下河,大喜看到见素和周燕燕来,欲自杀,抱朴指责见素逼人服毒,见素以不爱之为由解释。见素运来了牛仔裤,村里的男女皆着,形成了一股冲力。后见素和周来,二槐建议栾春记捆他们,但栾说周燕燕的叔父是周县长,遂罢。赵多多辞了女公务员,见素留之作张王氏店里副手,粉丝厂产品因质量不好退回,生意受损。张王氏向见素说,四爷爷认为厂还要靠见素。见素又运来打耳机,闹闹听说抱朴不喜欢,故没有打洞。去看望抱朴,出来时,被二槐强奸。去找抱朴,说其弟欺之,抱朴找见素,见素说闹闹喜欢他,并说粉丝厂要姓隋了。

23抱朴看到一张文革期间杀四类分子亲属的报道。然后回忆期间揪来镇长周子夫的事,但四爷爷却受到赵多多的保护。其中红脸小伙子欲揪四爷爷,被打瞎眼睛,不见踪影。

24指周子夫、四爷爷对饥荒负责,村里救出四爷爷,众围四爷爷,赵多多让人保护,四爷爷主动交出权。隋家兄弟也被抓,后含章之故,被释放,不召与张王氏有染,弄到了酒。头强奸面脸的三个女儿,副手揭发,大姐自杀。成立了镇革委会,反对派请来李玄通,知之造反,吓死。枪被偷走,发展成武斗。

25见素带回放影机,吸引乡民关注,抱朴听说小葵生了男孩,前去看望。粉丝厂受调查,乡民们则为见素辩护,一日,城里的见素病,原来得了绝症,回到家乡,大喜见之,与之吻。

粉丝厂被罚款,又倒缸,抱朴去扶缸。见素告诉抱朴,他知道哥救厂,认识到他才是好人,准备联合赵家,对付抱朴。抱朴认为如果见素承包了厂,他将会推翻他。他说从书中找到解决的路,想找到一个答案。(反对私有制)见素说他不会和抱朴争斗了,抱朴告诉其母亲是被赵多多害死的。第二天,赵多多在车内焚烧而死,原来他开车撞向鲁金殿,而见素则持一砍刀而来,想杀死赵多多,但赵显然是自毙。

26抱朴当了总经理,史迪新病重,让请医生,抱朴和含章谈,说算账是怕做错了事情,批判自己。史迪新死前说出村里的章是被他偷了,不召让他说出铅筒在何处,不召醉,对抱朴说要出船闯老洋。大喜照应见素,认为是周燕燕害了他。变速轮试验成功之际,不召卷入其中而死,是为救李知常而死。

27葬了不召,张王氏想自杀,买毒鱼,但误吃了好鱼,在夫的坟上,未死成。含章想求死,却用对付四爷爷的剪刀剪断了绳子,她刺中四爷爷,自己被二槐开枪打中,四爷爷不久回来,而抱朴得知真相后,为含章写申诉书。隋家又一个后生去当兵,送行,抱朴对未来没有信心,和见素谈话。

评点:小说里的隋家,原来是一个资本家,拥有财富,大概预测到财富不合时代,便散了财富。之后在建国后一直受到压制。

赵家过去一直是被压迫的,但建国后掌握了大权,先是四爷爷,后是赵多多,在文革期间仍然保持着这种连续性,这是很令人奇怪与不解的。作者为了一种说教的需要,保持了赵家在建国后一直当权的这种模式,以使改革开放后,赵隋两家的斗争变得有可能,能够代表改革开放之后的新的斗争需要。

作者想说明的是,改革开放是另一种革命,隋家利用自己的技术与智慧,终于战胜了一直压制着隋家的赵家。

改革变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革命,作家的思维模式里,仍将改革看成是一种地位与权力重新分配的新型的革命。

在作者的笔下,赵家是一个邪恶的代表。其中,一直作为小镇权力代表的四爷爷,虽然保护了隋家,但是这是用隋家的女儿含章的肉体换来的,小说用道德评价来代替历史评价,四爷爷被钉在了道德的死刑台上。

最后,含章终于用剪刀向四爷爷这个霸占了她的权势的象征,讨取性命,展开复仇。这时候她为什么能这样做?小说无非是说这时候隋家有了经济基础,不需要再看四爷爷的脸色行事了。

小说里的赵多多作为小镇上的接替四爷爷的当权者,几乎是一个丑恶的化身,他不像四爷爷那么虚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用武器欺压乡民。

见素是小说里的主人公,他决心向赵家挑战,小说用很大篇幅表现他在城里如何搞个体户,然后回到小镇上,意图夺回粉丝厂的经营权。但是,他的哥哥抱朴对他的这种野心保持了高度警惕,他似乎在接受着他的父亲当年的办法,就是意图让他的企业不再拥有剥削的职能,他认为见素夺得工厂之后,并不能给乡民带来福利与好处,作者的意图似乎是用纯朴的精神,来代替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作者已经意识到了改革开放之后的自由竞争,会带来人性深处的恶的洪水泛滥,所以,作者塑造了这样一个软弱无力的思考者的形象,来表现作者的一种迟疑的态度。但是,作者显然无法找到答案。

见素代表着一种复活了资本主义的野心欲望,他曾经有过一份爱情,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失落了,所以只得在大喜身上找到寄托,但后来到城里之后,立刻与城里的县长的侄女打得不可开交,把乡间的女孩抛置脑后。后来他病重回到乡村,乡村女孩重新给他以精神上的慰藉。

抱朴的爱情同样被象征意义所替代。他与小葵相恋,但却被赵家干预,终于没有冲破樊篱,被迫压抑着自己。这时赵家的闹闹及时地站了出来,不知为何要爱上这个近四十多岁的人。情节都相当的不合理,只能说作者是按照一种教条化的概念化的框架来设置人物的性格发展。

其他一些次要的人物,都难以说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什么性格刻划,给人一种朴朔迷离之感。如果不是将打乱情节的复原归位,实在令人难以读明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