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宁波慈溪:一位老人半个世纪演绎“指尖上的艺术”

背个箱子,拿个小板凳,找个合适的地方坐下来。小锣一敲,不一会儿,身边就围满观看捏面人的孩子和大人……自从14岁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捏面人,黄庆校便与这门老手艺结下了不解之缘。50多年来,一个个惟妙惟肖的面人在他手中“诞生”,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缤纷多彩的“面人世界”。

黄庆校家住慈溪市逍林镇桥一村,是个捏面人的高手。“我的父亲没有师傅,是自己琢磨的这份手艺。小时候,我在一旁看着,慢慢也能跟着做起来。”他说,“在外摆摊捏面人,当前晚做好的一个个面人被认购时,自己手中的活儿也不能停。一天下来,箱子里的面团总能物尽其用。对于这门老手艺,大家有一种情结在里面!”

关于面人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征伐南蛮,渡江时忽逢狂风大作,船只面临倾覆的危险。这时,诸葛亮急中生智,命士兵取来随军携带的米粉,调成粉团后,捏出牲礼和人像以拜祭江神。说来也怪,刚才还巨浪滔滔,狂风呼啸的江面瞬间平静下来。从此,捏粉牲礼用以祭神的习俗就流传下来,而诸葛亮也成了捏面人行业的祖师爷。

早年的面人制作者都是游走各地,黄庆校和他父亲也不例外。宁波、杭州、绍兴、上海……小时候,他跟随着父亲走过不少城市,哪些地方面人卖得好,哪些地方卖得不好,他都心中有数。“那时候,我们会带上三四十斤的面粉,挑着担,坐着火车去外地。到一个城市找个落脚地,做好准备工作,第二天便背着箱子开始走街串巷。”黄庆校回忆道。

捏面人的要领有很多,最关键的有两条:一是配色得当;二是捏、挑、贴、掀、捻、刮、压、按等手法必须熟练。“面人的身体、手臂、头部,身体的几个部分必须黏合得分毫不差。”黄庆校说,“虽然摊头会有捏好的面人供人挑选,但是有些顾客会专门‘点’一个人物,让面人制作者当场捏出来。短时间内做出让顾客满意的作品,这对面人制作者的临场发挥能力是个考验!”

除了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定临场发挥能力,捏面人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记者看到,黄庆校捏制的面人中有不少神话和历史人物,这些面人虽然“块头”不大,但是个个小巧玲珑、栩栩如生。“孙悟空、猪八戒面人最好捏,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像关云长、赵子龙、姜太公这些面人,捏起来就要花上不少工夫。”黄庆校说,他所塑造的面人形象大多是通过听书、看戏剧,并结合自己的想象设计出来的。

黄庆校在慈溪拥有不少“粉丝”,捏出的面人也颇受当地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虽然年纪已经70岁,但是对于捏面人他仍然乐此不疲。“如果村里、镇里有什么活动,我就去捏捏面人,让大家感受下小时候的乐趣。”黄庆校高兴地说,现在,他的手艺有了不少接班人,徒弟们也都有各自研究的方向,面人制作人手中的缤纷世界还在继续。

来源 慈溪发布

责任编辑 陈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