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6f732b69ab4c1eb770607f8e53d35f\" img_width=\"530\" img_height=\"288\"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八马同槽》 作者邢小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余生也晚,余学也钝,对于不同领域之内的八大教授的难以一一了解,只能选取自己较为了解的王仲荦、童书业、黄云眉三人,作一些或生平、或轶事,或学术、或八卦的文字,借此怀恋山东大学那个学者群星闪耀时。\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a96c0e9960a423d99790282b50c8f5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22\"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顾颉刚和童书业夫妇合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看完顾颉刚先生和童书业夫妇的合照,说句题外话,顾颉刚真的帅。

"\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作者:李子寒泉\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1年10月5日,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这一天,“八马同槽”的“八大教授”群雕像在新校文史楼后的广场落成。\u003Csup\u003E[1]\u003C\u002Fsup\u003E“八马同槽”形容的是山东大学在建国之初,其历史系聚集八位国内赫赫有名的学者之盛况,他们是: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u003Csup\u003E[2]\u003C\u002Fsup\u003E其中每一位,都是能在各自专业独挑大梁的学者,能够在此时同聚一堂,一时成为了学界佳话。\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c76f732b69ab4c1eb770607f8e53d35f\" img_width=\"530\" img_height=\"288\"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八马同槽》 作者邢小震\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余生也晚,余学也钝,对于不同领域之内的八大教授的难以一一了解,只能选取自己较为了解的王仲荦、童书业、黄云眉三人,作一些或生平、或轶事,或学术、或八卦的文字,借此怀恋山东大学那个学者群星闪耀时。\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一、王仲荦\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王仲荦是章太炎先生高足,是隋唐五代史方面的大家,任何对这一段历史想有深入了解之人,王仲荦的《隋唐五代史》都是必读之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王先生一生对于其老师章太炎先生都十分崇敬,并且认为章太炎先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学问,因为政治问题,在两岸三地都没有得到应有的传承和重视。因此,作为牵头人前后奔走、联络整理,最终和章太炎先生亲旧、弟子一起完成了《章太炎全集》的初始工作,最终在2017年一共20册、600余万字的煌煌巨著《章太炎全集》终于出版,章太炎先生和王仲荦先生的在天之灵应该都会欣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章太炎遗言“设有异族入住中夏,世世子孙毋食其官禄”的思想,以及“多读经史可以保国性”的教诲,一直是王仲荦的思想渊源和学术追求。对于学问,他继承章太炎先生言必有据、博大精深之学,他常说的是:\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学业的基础,全靠青年时代的努力。捷径是没有的,只有老老实实地多读书,读懂书,才能有所成就。\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捷径是没有的”这一句话,值得我们所有人,更值得山东大学官方好好品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近,知乎上兴起了一股《资治通鉴》通读风,号称“《资治通鉴》曾数阅过”的人我已经见到了好几个,可能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我看了他们的一些文章,我没有见到一个真正达到通读《资治通鉴》之人应有的水平。特别是某一位号称《资治通鉴》通读了十几遍的知乎复读机,更是让“通读《资治通鉴》”仿佛成为了一个与“通读《二十四史》”一样的梗。但是历史上数次通读《资治通鉴》的人不乏人在,王仲荦先生对于《资治通鉴》极为喜爱,按照他自己的说法:\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要好好读《资治通鉴》,我已经读了十八遍,现在有问题还要查它。\u003Csup\u003E[3]\u003C\u002Fsu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这是他在1978年所说的话,直到去世之前,《资治通鉴》一直是他手头必备之书,据说其一生通读《资治通鉴》超过二十遍,看王先生的著作,才能明白通读十多遍《资治通鉴》之后,应该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学术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读过就是读过,没读过就是没读过,学问,是做不得一丝假的。这一点,是我们后学以及山东大学官方都应该向王先生学习的。\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二、童书业\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童书业是精通唐史、版本目录学、碑刻学的大家黄永年之岳父,而黄永年又是最近在学术界及公共界风生水起的“辛神”辛德勇之师,辛德勇被誉为“黄门侍郎”,也就是宣传其老师黄永年先生最得力之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童书业、黄永年、辛德勇,是一段颇有趣味的学术渊源,他们三人都有旺盛的学术趣味,并不限定于某一门专门的领域,例如童书业最有名的是关于古史辨的文章,但是就像他自己更其恩师顾颉刚先生说得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生过去著述上最大之成绩,实为绘画史之考证。古史之著述不过补订我师之学说而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其实,除了古史辨、绘画史的著作,他还广泛涉及古史、古籍考辩、古代历史地理、古代经济史、古代瓷器史、先秦思想史、历史理论、中国美术史,对宋史、明史也有涉历。甚至,在自己克服了强迫性观念症之后,还涉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等领域,以自身经历教他人摆脱痛苦。在山东大学期间,他共开设过二十多门课,其中包括“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列主义名著选”、“中国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五四运动史”、“中国农民战争史”、“古代东方史”、“美学”等等。\u003Csup\u003E[4]\u003C\u002Fsup\u003E童书业能够涉猎这么多领域,并不是像如今的一些“列书目”式的所谓“博物学家”的装腔作势,而是来源于其被惊为天人的记忆力,其对于《十三经》,只要读出某一篇的第一句,他就能一字不差的背出下文。甚至对于新出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苏联共产党史》等非其研究方向之书,只要读过一遍,就能大段大段背诵。按照当时学生的回忆,他上课从不拿讲义,一个人、一只粉笔,足矣。所需要的史料都是信口拈来、如数家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其翁婿黄永年先生,也是博冠百家的风流人物,其本职工作、看家本领是唐史研究,除此之外,他还是古典诗词小说、版本学、目录学、碑刻学、古籍整理等领域的大家,这种大家不是自封的,而是可以通过其著作可以看到的。特别是对于版本目录学方面的研究,更是一代宗师,最近,有黄永年题跋或者签赠的书籍,其价格已经可以和古籍名家黄裳的本子媲美。除此之外,黄永年还善治印,是陕西治印四大家之一,甚至还由中华书局出版了《黄永年印存》一书,可谓其学如海。\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对于辛神辛德勇的跨界,相信不需要再多介绍了。他最初是历史地理学出家,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士,后来又成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这个职位就是他口中经常说的“成了狗官”),并且,又是中国古籍整理小组专家组的成员,这算是继承了黄永年先生的绝学,无愧“黄门侍郎”之名。再到现在,出版了多部十分红火并且横跨多界的作品,包括《建元与改元——西汉新莽年号研究》、《海昏侯刘贺》、《中国印刷史研究》,包括即将出版的《生死秦始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段十分有趣味的学术佳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益于辛神的影响力,黄永年先生的著作最近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对于黄永年先生的岳父童书业,其关注度一直不高,一般来说,只有对古史辨运动史感兴趣或者先秦史感兴趣之人,才会有一些了解。他是一位被严重忽视的史学大家,如果要编一个古史辨点将录,顾颉刚必然是开山元帅,那童书业应该算是里面的天机星智多星。顾颉刚先生多篇饶有影响力的文章都是和童书业合写。甚至一些硬核文章绝大多数来源于童书业,例如《夏史三说》。不过好在顾颉刚先生不像现在的很多喜欢霸占学生成果的导师,他是出了名的不掠人所好,对于童书业的贡献从不讳言,也竭力以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的得意弟子童书业扩大影响力。\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3a96c0e9960a423d99790282b50c8f51\"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22\"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顾颉刚和童书业夫妇合照\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看完顾颉刚先生和童书业夫妇的合照,说句题外话,顾颉刚真的帅!!!其姿态的风流蕴藉不输于现在任何大叔级明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童书业将为顾颉刚先生所编的春秋史讲义进行整理,出版了《春秋史》一书。该1946年出版的该书,直到四十多年后依然被李学勤先生认为在“先秦史”范围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就专著而言,迄今还没有代替建国以前出版的童书业《春秋史》这一部书。\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童书业仿佛千手千眼之观音,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在我购买的《春秋史》一书的最后,有“童书业著述目录”一节,记录了其“专著与编著”41项,“论文与讲义”342项,出入古史、书画、版本、瓷器、精神疾病、越南史等等不同方面,叹为观止。他被忘记,是很可惜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f8052835a6a4edda6624912924fcb60\" img_width=\"720\" img_height=\"960\"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0d6640f388e4a498dd3dfa26c590b21\" img_width=\"720\" img_height=\"960\"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h1\u003E三、黄云眉\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终于到黄云眉先生了,他的《明史考证》算引我入门之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说童书业是被忽视的一类人,那黄云眉则基本属于被完全遗忘的那一类人。虽然商务印书馆从2018年开始,陆续重新出版了黄云眉的部分著作。\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27f195eade54502ab52af2757067d3e\" img_width=\"720\" img_height=\"1440\"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商务印书馆新版黄云眉著作集\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但是其用力最深、耗时三十年至死方休的《明史考证》,由于其卷轶浩繁(近两百万字),自从中华书局出过一版之后,至今依然难以再版,已成绝唱。我跑遍了成都的二手书店,也只找到三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8a360be8339443c680139096bfb1404e\" img_width=\"720\" img_height=\"960\"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其实毛边书局还有几册,但是老板不愿意单卖,希望能凑齐之后一起卖,比较遗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黄云眉先生的《明史考证》完全是走的乾嘉学派的路子,考证《明史》以《明实录》为主, 旁采明代各种官私记载1400余种,对于《明史》中错漏之处,标注出其它不同记载,方便读者查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45e5f0a53bd46b6bbb7d970072ad632\" img_width=\"720\" img_height=\"960\" alt=\"那个曾经“八马同槽”的山东大学\"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种很笨的工夫,也是在学术产业化的今天被认为毫无创新性的工作,但是就像《中庸》中所说的一样,过去中国很多学者都是真正的“极高明而道中庸”。就像胡适对陈垣先生的《校勘学释例》中所说的一样:\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他拼得用极笨的死功夫,所以能有绝大的成绩。\u003Csup\u003E[5]\u003C\u002Fsu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用死功夫做大成就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也不是说没有。像万明、徐英凯合著的《明代《万历会计录》整理与研究》、李新峰的《纪事录笺证》、南炳文对《万历起居注》、《泰昌起居注》的研究等等,但是极高明而道中庸之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曾经的山东大学历史系主任黄云眉先生,用三十年写就了一部《明史考证》,那一所学校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自我超越,应该是一个最少的期限,急不得。\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四、结语\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无论是王仲荦、童书业、黄云眉还是其他诸位先生,以及后来山东大学之中非“八马”之骏马,都是立足于自身学业,走的都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句空的路子,当时的山东大学历史系在各个方面,并不落后于世界汉学界的任何学者,例如黄云眉高足潘群教授就曾提到,专门有日本学者前来拜师,就是因为《明史考证》所展现的功底。同样的,不只是山东大学,建国初期的梁方仲、傅衣凌、瞿同祖、彭信威、周一良等人,都是世界级的学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并不是说中国学界没有和外国学界交流的必要,躲进小楼成一统就能成世界级学者,只是打铁还要自身硬,和国外的交流是达成成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仔细看梁方仲、彭信威、钱钟书等人的著作就可以发现,他们真正能做到融通多国文献,独成一家之言。而不是像某些时髦的国外学术贩卖者一样,拿一些支离破碎的国外所谓前沿学术,来哗众取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东,从古史讲是孔子故乡、文献之邦,从近代讲是贸易流转之地、海外毕集之所,无论“世界一流学府”的口号喊得再高再响亮,最终,还是要靠学校自身的学术水平来说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的最后,毛选不可不读:\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孙中山的一生中,曾经无数次地向资本主义国家呼吁过援助,结果一切落空,反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h1\u003E参考资料:\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八马同槽”共举山东大学史学之辉煌,大众日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忆“八马同槽”时代的山东历史系,邹逸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个历史学家,最重要的是史德——怀念恩师王仲荦,刘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史坛的一位旷世奇才童书业,张耕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校勘学释例,第八页,中华书局2016年版\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08067331489844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