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如果一再推迟上映时间,往往说明片方对它的票房信心不足。《银湖之底》2018年515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 推迟至2019419日北美上映

从剧情叙事和镜头语言来说,它颇具野心。以一本漫画、连环小狗谋杀案、一位失踪女子为线索贯穿全片,弥漫着惊悚和悬疑的气氛。而大量的隐喻,似真似幻的场景,繁多的象征意义明显的梗,无论是气氛营造,还是内容上直指好莱坞的空虚、浮华、残忍,确实形似大卫林奇的经典作品《穆赫兰道》。

象这类挑战普通观影口味的片,结局往往就是两极分化,或走上神坛,或票房惨败,湮灭无闻。我个人觉得这部片有独到的特色,细节异常丰富,像电影里一直在放玛丽莲·梦露饰演的《愿嫁金龟婿》,后有泳池边女子对玛丽莲·梦露的模仿;男主曾饰演蜘蛛侠,他在里面暴打犯事小孩,然后一手粘液粘上的是蜘蛛侠的封面画报,更不要提寻找真相之路皆是畅销唱片、《塞尔达传说》等流行文化。比比皆是的迷影梗和伏笔可以一刷再刷,但对票房预估不良。

《银湖之底》的亮点是饰演男主的安德鲁·加菲尔德,大量的镜头特写和个人表演都完成得很棒。最叫我惊艳的是开头的那段偷窥戏,忍不住拉回去看了三次,眉目间活脱脱的展现一个无聊的精壮男子对异性的肉欲渴慕,传神之至。我仿佛看到了街道上看到性感女子吹口哨的男子,会赤裸裸的将你从胸到屁股打量个遍,神气间一模一样。

男主泡在浴缸里爆发的那场狂想独白秀,奠定全片阴谋论的基调,眼神混乱炽热,无法直视,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和片中的女友一样,立即起身走掉,逃开这个疯子。

从《社交网络》开始,以《超凡蜘蛛侠》为人所熟知,安德鲁·加菲尔德饰演的人物大都拥有勇毅坚贞的特质,第一次看到他上演这种神经质的边缘人物,而且颇得神韵,很是惊喜。以蜘蛛侠主演来饰演这样一部充满对流行文化的吐槽及边缘化人物电影,联想到戏外《超凡蜘蛛侠》系列被腰斩及一系列媒体对超凡男主的不友好报道,格外意味深长。

电影的镜头语言很出色,“Beware the dog killer”的那个俯拍镜头太漂亮了,这几个人物间的疏离、防备、冷漠,破屏而出般显露无遗。马桶里排泄物的超大近景特写,不适感极强又极具冲击力。相比之下,将要发现真相时,男主抬头看到的“Holly Wood”的大字招牌特写和美丽明眸的广告牌被小丑的形象覆盖一半,如此直白的暗示好莱坞对人性和真相的吞噬,就略显刻意了。

对这部片不看好的起因,就是在自然流畅的表演和情节推进时,这份刻意会时不时的冒出来。

男主在家中一直放映各种老电影:《第七天堂》、《愿嫁金龟婿》……,虽然从未有过明指,但他交往的朋友皆是影视圈中人,参加的派对都是明星演员制片人一流,由此可以做出猜想,他本人也曾是混迹于娱乐圈中藉藉无名的一员。然而不知哪一天起,他看破了这似锦繁华背后的虚妄,质疑工作:“为什么要工作?为什么人人都在谈论工作?”质疑现实:“那些特权阶级的人掌握着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他全身心投入于寻找一个失踪的偶遇女子,她身上寄托了他仅存的美好期望,到真相大白的一瞬,男主眼神中的怅惘无奈喷涌而出,打倒了我。

片中老电影的台词警示人们,never look down, always look up”,他的前女友无疑努力按此格言生活,嫁得金龟婿,演艺事业也有进展。然而两人相遇时,她眼神中的凄酸和后来那些已攀上高位的女子的结局,分明说明了这份努力的空虚。

安德鲁·加菲尔德叫我啧啧称喜判若两人的那份颓废无赖气质,在电影后半部分时,一件白T就洗去了他先前的满身臭气和怠懒,一派清俊无辜。结尾时的裸身戏,更是让我出戏到全心去赞叹这具肉身的美好。导演让他最后化身为这般美好洁净的形象,无论从主角的性格还是电影的气氛上来说,都有割裂感。

电影里有处细节很动人,男主和朋友用无人机偷窥一位模特,本以为会看到脱衣的香艳场面,然而女子回家除去外衣后,面对镜头坐下,眼泪无声流了满面。那一刻的尴尬和凄凉让人窒息。偷窥的场景在电影里出现频繁,揭示着事物的真实一面:繁花之下尽枯骨,银湖之底是血腥与污泥。

金钱、权势、好莱坞、流行文化……,电影里对这一切都有所讽剌和影射。它影响荼毒所有人,无论是认可它的规则往上爬,或是消极反抗躺在地上烂若泥,很难说谁更优越。男主的逃避偏激,是对空虚浮华的一种反抗,但实质亦是一份失败。

电影中无处不在的流行文化元素,让人感觉导演的态度在迷恋与批判之间游移,最后导演的自恋压倒了反讽,以男主的再次逃避作为收梢,并美化了这种逃避。电影没能传达出这份无人得以逃脱的无奈感,少了一份深刻的自省和嘲讽。

近期更新指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