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新京报快讯(记者 许雯)沮丧、焦虑、抑郁……心理问题正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人。记者今日(7月23日)从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8年,全国约60多万人次拨打心理援助热线求助电话,家庭和工作中的人际矛盾冲突等问题排在来电问题中的前三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专家建议,遇有心理问题一定要向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及时求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全国医疗机构设有53个心理援助热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只要拿起手机,拨通一个电话就可以得到及时的帮助和辅导,这样的心理援助热线作为方便及时、经济甚至免费的方法,同时也是极大保护隐私的方式,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保障社会公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和技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介绍,国家卫健委2008年在全国要求相关医疗机构或其他相关社会机构设立心理援助热线,到目前为止,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心理援助热线约有53个,覆盖全国51个城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心理援助热线已得到社会公众的使用和认可。据统计,2018年,全国打进心理援助热线的求助电话约60多万人次。求助电话排在前三位的问题分别是:精神心理障碍人群以及他们的家属来电;咨询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和工作中的人际矛盾冲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杨甫德指出,国内外研究发现,心理援助热线有助于化解面对紧急事件时出现的心理危机以及预防精神心理障碍的发生。通过对所有打进电话的人群进行动态的评估和追踪,几乎所有来电者的情绪反应在热线咨询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减轻和缓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国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等将呈上升趋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据雷正龙介绍,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但当前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性、有效性的认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建议,如果觉得有问题,感觉很痛苦,想要去解决,自己\u003Cspan\u003E又没有办法\u003C\u002Fspan\u003E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向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及时求助,及时求医,进行有效治疗。专业机构包括精神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的专科门诊,或是心理咨询平台,以及有资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同时指出,大家应在日常生活中从多方面入手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一定要重视心理问题的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主动去学习和掌握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养成比较健康、适合自己、适合家庭的日常生活习惯,让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好的生理基础、物质基础;当自己压力比较大时,也要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去自我调试,自我减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然,要避免采用一些不恰当的减压方法,像抽烟、酗酒、沉迷游戏。”陈雪峰提醒说,这种方法短期内可以把自己从压力的情景中拔出来,但并不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带来更糟糕的后续影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来源:新京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免责说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公众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公众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7619894917370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