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是指的在宋孝宗时期,朝廷为了表彰在南宋中兴过程中闪现出的各个英雄事迹,而列出的一个经典战役清单。

这个清单一共罗列了13场战役(或者说战斗),包含了众多名将的精彩表演,其中;

吴拱有3场(蔡州之战、茨湖之战、确山之战);

吴玠有2场(和尚原和仙人关);

刘锜有2场(顺昌之战、皂角林之战);

张俊1场(明州之战),韩世忠1场(大仪镇之战),李宝1场(唐岛之战),邵宏渊1场(胥浦桥之战),虞允文1场(采石矶之战),魏胜1场(海州之战)。

不知大家发现一个问题没有?

这里面居然没有岳飞!

怎么可能没有岳飞?这是南宋朝廷搞错了么?

没有搞错,南宋官方评定的“中兴十三处战功”,就是这样,没有岳飞。

岳飞的郾城大捷、颖昌大捷、朱仙镇大捷这些难道都不算数的么?而且,宋孝宗在评定这些战功的时候,已经为岳飞平了反,那为什么岳武穆就这么不受待见呢?

我们来仔细品味一下这个榜单。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纯碎以战功为主的榜单,里面充斥着各种“关系户”和“水货”。比如张俊,比如邵宏渊。

张俊虽然也有抗金,但他也坑了不少自己人,他更多是靠着巴结赵构而上位,拿得出手的战役几乎都是为了保护赵构。但这就足够了,对于赵构来说,没有人比他更适合入选,不然,“中兴四将”里面怎么也有他呢?

邵宏渊就更离谱了,打了一场很普通的仗就入选了,可恨的是:他后来还在符离之败中拆了名将李显忠的台,导致南宋轰轰烈烈的隆兴北伐毁于一旦,不把这个人定为千古罪人就已经不错了,还表彰他的战功。这个榜单的水分也太重了。

赵家(赵构家)对吴家(吴玠家)算是很照顾了,吴玠父子加起来竟有5仗入选,吴玠地下有灵,也应该感到欣慰了。

我们再来看岳飞的3次经典战役,可以说:这3战直接将金兀术打服了,曾经“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女真骑兵,竟也发出由衷的赞叹: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岳飞的这3次战役,从规模和成果上看,也远远碾压其它很多战役,然而,岳飞的这3战,却存在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不听赵构的节制。

当时,在两淮战区,宋军已经取得了胜利,赵构(或者说主和派)等看已经差不多了,就准备和金国和谈,并派出了钦差去岳飞处打“招呼”。

然而,这个钦差到了岳飞处,被岳飞的爱国热情所感染,非但没有阻止岳飞北伐,反而持支持态度。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的几次战役和12道金牌。在赵构看来,岳飞其功虽大,但是却不听“招呼”,这让他很难受。

或许赵构后来没有杀岳飞之心,因为他知道岳飞能打,能保护赵氏江山。但主和派不这么想,只要岳飞活着,就永远和他们作对,所以,他们必须除掉岳飞。

在南宋为将,真的很难受。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号“賨人客”,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