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f41d314579584e45866b455301a5273d\"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20\" alt=\"吴晓求:科创板的历史性意义在于注册制\"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万里智库学术指导\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正式开通运行。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科创板的历史性意义,不在于它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多了一个板块,甚至也不在于它瞄准的是高科技企业和战略\u003Cspan\u003E新型产业\u003C\u002Fspan\u003E(这一点与运行多年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并无根本差异),而在于它实行的是注册制。注册制的灵魂是信息的充分披露、市场化定价和责权明晰而对称的外部约束机制。以注册制为新的制度平台的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刻的制度变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理念的重大转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鲁政委: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单纯的看贷款,中国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活干的不坏,因为融资缺口满足了60%,而且是贷款干了主要的活。银行信贷的商业模式与一些初创企业的商业模式不匹配,企业在初创期总有一段时间不赚钱,银行和债券属于借钱按期收利息,如果在一两年赚不到钱,他们就没有办法支持你,因为没有办法交利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水皮:《华夏时报》的总编辑、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月22日,中国资本市场正式迎来科创板。水皮表示,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最重大的事情,不仅仅是上交所开一个\u003Cspan\u003E新板\u003C\u002Fspan\u003E的问题,关键是它推动了资本市场有效改革,开始注册制进程,这是非常重要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连平: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非常重要,金融开放总结起来是两个方面的开放,一是行业,二是市场。行业方面比如股权和业务领域的放松,取消限制,市场方面比如资金进出的市场限制逐步减少,这些开放都有利于未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钮文新:《中国经济周刊》首席研究员、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科创板发行之后,开盘瞬间,新股只有需要、没有供给,供求严重失衡导致股价飞涨——这是中国股市长期存在的顽疾。目前看,这个顽疾也在科创板身上发作了。不受涨跌幅限制的25支新股,其股价上市半日最多上涨近500%,最低上涨超过100%。不受涨跌幅限制的日子还有4天,价格如何演变现在还说不清,就算回落,那也说明,严重的供求失衡导致市场大幅起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黄奇帆:重庆市原市长、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的判断是今后十几年,中国每年的房地产新房的交易量,不仅不会总量增长翻番,还会每年小比例地有所萎缩,或者零增长、或者负增长。十几年以后,每年房地产的新房销售交易量可能下降到10亿平方米以内,大体上减少40%的总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今后十几年的长周期里,中国房地产每年铺天盖地的十六七亿平方米的新房竣工销售交易量,这个时代结束了。去年比前年只增加了1.8%就是一个信号。\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5204548517939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