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5466b66cbaa4eba890e2eae85eafd7c\"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226\" alt=\"李宪坤创业15年:让垃圾像自来水一样,在管道中“流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李宪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广州普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宪坤深耕垃圾分类处理行业15年,如今他对未来充满信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为一名创业者,他深感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令人激动,发展得这么快。“你看新区在兴起,现在又有了大湾区,这些地方都能造就很伟大的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04年,李宪坤创业选择进入垃圾分类处理这个细分领域,直到2010年接到第一个订单,他形容那段等待期是漫长而没有春天的严冬。在那段时间,他的团队苦炼内功,最后成功拿下珠江城大厦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工程,之后又拿下了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等多个大项目。2016年他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在这个领域取得几十项专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和团队研发的垃圾分类管道传输系统,希望“让生活垃圾也可以像自来水、天然气一样,在管道中‘流淌’”。\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文、图\u002F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华、程依伦(署名除外) 实习生 罗煜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最近李宪坤比较忙,几天之内接待了几波意向投资者,向他们介绍现代、智能的垃圾分类收集及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核心理念就是,“使用中央垃圾管道收集与资源化利用系统,用户无需改变自己的方式去适应它,仍可像以往那样丢垃圾,依赖普慧系统去分类、7*24 无限量收集、就地资源再利用、减少运输量、减少焚烧填埋……”李宪坤不厌其烦地向外界传递这样的理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德国留学中途回国创业\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李宪坤是山东人,在吉林大学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与汽车工程相关,“我起初是设计汽车的。”之后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管理,硕士毕业之后他赴柏林工业大学学习工业流程,攻读博士学位,“这也是我校友扎堆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f749ab3e0f545499fe8589234bac869\"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909\" alt=\"李宪坤创业15年:让垃圾像自来水一样,在管道中“流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李宪坤\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教授找到李宪坤,“小李,有个好差事,一家近百年家族企业想要在中国开拓市场,你能不能先去?”李宪坤欣然同意,在他看来,有机会回国商业实践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如此学习就有理论也有实践。”于是他回国张罗起办事处。在德国企业的经历,让他浸染了德国人的严谨与做企业稳扎稳打的风格,这也成为他日后经营企业的风格。\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后来,李宪坤在校友们的鼓励与“怂恿”下开始创业,他以为等完成了前期打头阵的工作,校友们也会出来,同甘共苦一起来创业,但由于其他原因,校友未能与他一同创业,“然后,我被推到风口浪尖上来了,创办这个公司,我觉得有时候真是机缘和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4年创办公司时,李宪坤有两种选择:做IT或做环保。那时IT业风头正劲,他说,“一直以来,做事情我养成一个习惯──从来不跟风,要做事情就要未雨绸缪,今年做后年的事。另外的话就是要做一些创新性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看到环保细分领域──垃圾分类处理市场那会还是3分熟,切入其中恰逢其时,同时他将心比心体会到,人天生喜爱干净的环境。于是他选择了生活固废这块,“我们认为在该行业很可能可以成为领导者,另外整个的行业能够迎来蓝海。”没想到这一做15年就过去了。也正因为创业中途没有停歇,他未能回学校完成学业,没能获得博士学位,谈到这段往事,李宪坤稍感遗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现在回过年来看,李宪坤更加相信因缘和合,在合适的时机遇到合适的人开始做合适的事。他的人生信条是:做事就是做人,能够做到的,要做到最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创业6年拿到第1个订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宪坤对传统的垃圾分类、处理有着长时间的洞察,他说,传统的垃圾收集方法不外乎先将垃圾堆暂时放在某处,一袋袋垃圾堆放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更有些垃圾甚至会散发出臭味。如果是高层垃圾转移到楼下还会消耗能量,同时还占用电梯使用。到了垃圾运输环节,绝大多数垃圾往往要运输到几十公里外的垃圾焚烧厂或垃圾填埋场,增加了运输成本,也不够生态环保。\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李宪坤现在还保持着一个习惯:不时随手拍一些公共场所垃圾收集、运输的照片,他从中发现现有处理方式的痛点,改进解决方案。\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2004年创业以来直到2010年,他的公司才取得第一个订单,“这个时间差对于很多公司都是很难以忍受的,这是没有春天的严冬。”他说,在这样一个漫长的冬季,“我们不断地就积累技术,不断参考学习国际文献,不断地研究流体力学的知识,思考怎样将更好地抽走垃圾、污水等。”在多年的等待中,李宪坤带领团队研发出小区、商业写字楼中央垃圾分类管道气动收集与就地资源化利用系统,“让生活垃圾也可以像自来水、天然气一样,在管道中‘流淌’。”他解释说,这套系统不仅仅是技术方面的储备,“它是比较适合大家习惯的系统,我觉得这点很重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简单来说,其基本的原理是,使用者只需将垃圾袋投入各楼层的垃圾投放口,然后按下垃圾种类按钮,被投放的垃圾将自动沿着管道输送至中央垃圾处理集装箱内。气动式垃圾管道收集系统在密闭的传输管道中,完成整个垃圾收集及传输。垃圾到了中央站后,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可被压缩打包卖回废品回收公司,不具备回收价值的垃圾可就地转变为柴油、燃料碳等物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们不叫别出心裁,而是不断的积累,我们赢得了珠江城大厦垃圾收集的项目。”李宪坤回忆说,当时他带着3位核心技术人员不断攻关,2011年他的团队获得了珠江城项目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设计竞赛的第一名,之后承建了生活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系统工程。此后,包括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在内的多个写字楼使用了他的垃圾管道收集系统。\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1ce7e3d13b64051a79cb3a38cb30226\"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044\" alt=\"李宪坤创业15年:让垃圾像自来水一样,在管道中“流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等待春暖花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断断续续地出现几个订单了,我们也感到很自豪,因为这些我都亲自参与了。我们有了一点点自信,我认为等到春暖花开还需要实践,其实我都做好心理准备。”李宪坤有自己的思考,他知道这几个“高大上”的项目还不是普及型的项目,他还在等待心目中的蓝海,他期待春暖花开的到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对的,是可以解决垃圾收运处理的痛点,但他知道在等待春天的同时需要开源节流。“我们做了几个项目,有了一定名气,先占下几个山头,保持有生力量。”他将商场比作战场,有多少资源先聚焦起来打几个小胜仗,后面可能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积累和等待,“我们特别在意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过他的这套经营理念并不太切合资本市场,“我们很难找到跟我们有着同样想法和观点的投资方,因为投资方很在意你的营收,你的利润,都希望你明天IPO才好。”李宪坤依旧坚持自己的节奏,小步慢走。如今,李宪坤公司的业务也已涉及餐厨垃圾管道收集利用、医院污衣及垃圾管道收集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大湾区可以成就许多伟大公司\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对于垃圾分类处理,李宪坤走访了许多西方国家,他觉得,不能拿他们的经验与模式作为榜样,更不能走西方走过的弯路及老路,他们人口少,大型新区少,相应的立法及旧模式框住了创新性技术的发展。他认为,新加坡的做法有参考价值“新加坡人口高度密集,它必须精耕细作来做垃圾分类处理这些事情。”新加坡为创建可持续公共住房,其中的一项措施是推动气动废物输送系统(PWCS)的使用。这是一个自动化废物收集系统,它使用真空式地下管网收集生活垃圾,然后通过地下管道输送到密封容器中。然后,卡车定期收集废物进行处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作为一个创业者,他发现最令人激动的还是中国,西方发达国家没有这样多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城市穿梭,“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令人激动,发展得这么快。你看新区在兴起,现在又有了大湾区,这些地方都能造就很伟大的公司。”\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市场进入发展期,还有环保方面的政策推动,他对于未来的行业发展和企业壮大充满信心,“如果我们这个公司在德国永远可能就是一个旁观者,或者说一个等待者,而我们在中国,故事就不一样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说,这几年企业持续在知识产权及研发上投入,目前技术储备、人才储备都较强,“我们这边的内功已经练得足够好了,我们这个行业风口来了,相信我们能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记者手记\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尽管公司已经成立了15年之久,但李宪坤的身上一直保持着初创者的品质──亲力亲为。采访当天,广州气温最高时高达38度,但为了让记者更了解垃圾分类设备,李宪坤带着记者参观走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垃圾分类处理设备放置在研发与动态仿真中心,仿真中心内没有空调,密闭、噪音大;垃圾投放口安装几百米之外在2楼楼顶的实验室天台,天台暴露在正午阳光之下,则更为炎热。李宪坤和他团队成员带着记者在天台待了近半个小时,仿真中心内待了近一个小时,期间他没有喝一口水。结束讲解时,他后背的白衬衫已湿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演示中,工人先将装有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的袋子,投入位于天台的垃圾投放口,待我们下楼后,投放的纸张与分离开的帆布袋便出现在了一楼的可回收垃圾出口处。技术与工程总监邱先生介绍,该设备比较适合于小区与商业综合体的垃圾分类,垃圾传输速率为22~25米\u002F秒,能对不同类型垃圾进行快速传输及后端资源化处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类针对厨余垃圾所设计的设备则包括家用和商用两类,其家用设备的投放口设在厨房洗手盆下;商用设备投放口则可设在后厨处。在天台处,工人在两投放口分别投放了一定量的厨余垃圾,餐厨垃圾破损后通过真空管道传输到一楼的储存点,经脱油后,进入降解箱中。邱先生介绍,他们的厨余垃圾真空收集及资源化利用收运,能对厨余垃圾进行长距离传输并有效转化,将餐厨垃圾变成有机肥料,用于绿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79a2c92f4c84f0a8e832ad3736d29ea\" img_width=\"569\" img_height=\"761\" alt=\"李宪坤创业15年:让垃圾像自来水一样,在管道中“流淌”\"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垃圾管道重力式分类收集系统(图\u002F受访者提供)\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第三个设备则是针对小区垃圾分类设置,被记者命名为“爱的魔力转圈圈”。垃圾桶设置在低处,被标有纸类、金属、玻璃等标签的垃圾桶,并列放置在处在同一个可旋转的圆盘上,而唯一投放口则位于垃圾桶上几米处,不同种类的垃圾会依靠重力准确掉入不同的垃圾箱。在投放口旁,设有不同按钮,可针对不同类型垃圾进行投放。但在观察时,记者发现,该设备在启用前需要先授权。\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8429511687541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