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行业乱象由来已久,也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诟病,诈骗,金融,传销, 会销,养老,健康,各种社会需求矛盾交织在一起,造成了保健品这个原本存在很合理的产品,逐渐成了一个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一种现象,保健品没错,保健品行业却是真的“生病了”两会期间针对保健品给予了明确的定性,严厉打击那些暴利的不择手段的欺诈行为,让人拍手称赞。

两会聚焦后的保健品行业乱象 保健品将迎来新发展

以权健为代表的传销保健品公司轰然倒塌就证明了国家对这种非法行为的认定,让这些不法厂商无法遁形,让这些在很多社区开展各种“保健品”促销活动,针对老年人渴望健康、有闲暇时间等特点,打着“健康讲座”“读报”“谈心”“免费赠送”等关爱老年人的幌子,引诱老年人上当受骗的公司无法存在。这就是重拳,这也是百姓心中的痛,不打不足矣平复民愤,打的好。

两会聚焦后的保健品行业乱象 保健品将迎来新发展

反观今日之结果,更多需要思考的是,保健品行业怎么了?面对如此多的市场大鳄纷纷不惜重金投入的保健品行业,为什么走入今日结果,原因很简单,暴利!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到来,养老成了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老人的健康,老人的市场需求在增加,医疗成了老年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但老年人的需求渠道,信息渠道却很窄,给了这些保健品当神药的不法商贩带来了商机,商人驱逐于利益无可厚非,但不能将老人的口袋掏空,不能延误老人的病情,不能增加老人的负担,这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原则吧,可是这些人真的是贪得无厌,非要利用各种手段去压榨老人的生存空间,利用保健品的基本需求扩充到神药,治疗百病的功效,自作孽不可活呀,就是委屈了保健品,成了他们敛财的帮凶,保健品没有错,保健品行业错了。

两会聚焦后的保健品行业乱象 保健品将迎来新发展

经过这场市场洗礼,我相信这些敛财的暴利模式,会逐渐不得民心,但保健品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健品的定位却依然存在,那么保健品定了27项是干什么的

1、增强免疫力; 2、辅助降血脂; 3、辅助降血糖; 4、抗氧化;

5、辅助改善记忆; 6、缓解视疲劳; 7、促进排铅; 8、清咽;

9、辅助降血压; 10、改善睡眠; 11、促进泌乳; 12、缓解体力疲劳;

13、提高缺氧耐受力; 14、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15、减肥;

16、改善生长发育; 17、增加骨密度; 18、改善营养性贫血;

19、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 20、祛痤疮; 21、祛黄褐斑;

22、改善皮肤水份; 23、改善皮肤油份; 24、调节肠道菌群;

25、促进消化; 26、通便; 27、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也就是说保健品依然是保健品,保健品行业必须得到约束,让保健品回归保健品,结束保健品的暴利行为,让保健品成为保健品,才是真正的迎来行业的再次发展。

两会聚焦后的保健品行业乱象 保健品将迎来新发展

那么保健品行业新的发展在哪里呢?结束了暴利还会有空间成长么?会不会结束了保健品的市场需求呢?该如何去做才能既服务于老年人群体,又能让企业生存呢?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是摆在保健品行业从生产到渠道到安全到达消费者手里,并且能起到保健品应当起到的作用?让保健品回到原点?曾经摸索了两年,才终于明白,保健品其实就是保健品,如同消费者吃饭买菜一样的话,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本着服务,本着告诉老年人消费者营养和合理的膳食调理以及保健品的正确使用,这个市场依然是存在的?有不同观点的你可以提意见?也可以探讨?让保健品变成保健品吧,这是保健品的归宿和新的起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