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 月 6 日,记者追寻这段历史的足迹,来到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只见旧址外的停车场摆满了自驾车和旅游大巴,各地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放映厅,游客正在认真地观看“芷江受降”原始纪录片。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5dzYM2DWknR7\" img_width=\"600\" img_height=\"400\" alt=\"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在基层|重温不能忘却的纪念\" inline=\"0\"\u003E\u003Cp\u003E7月6日, 一群小学生在芷江受降纪念坊前合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杨王慧 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沅有芷兮,澧有兰。”芷江,历史源远流长,因屈原诗句而得名。1945年8月21日,日本降使今井武夫等人飞抵芷江,交出了侵华日军兵力分布图,并在投降备忘录上签字,史称“芷江受降”,芷江这座美丽小城也因此蜚声世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7 月 6 日,记者追寻这段历史的足迹,来到芷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旧址,只见旧址外的停车场摆满了自驾车和旅游大巴,各地前来参观的游人络绎不绝。\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受降纪念坊始建于1947年8月,被誉为‘中国凯旋门’,是全球八座凯旋门之一……”记者凭身份证领取免费门票后,来到受降纪念坊前,只见纪念馆讲解员正向来自贵州的旅游团队认真地讲解。\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从受降纪念坊逐级而下,向左前行约100米,便来到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是一排黑色的西式平房,会场一切如旧,正面墙上悬挂孙中山画像,画像前陈列着当时的桌椅等原物,并标出了各代表所坐的位置。在受降典礼会场,记者仿佛身临其境,似乎看到了面对中国陆军参谋长肖毅肃等受降军官及中外记者,日本投降代表桥岛芳雄多次拿出手帕不停擦汗的情景。\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出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放映厅,游客正在认真地观看“芷江受降”原始纪录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纪录片是我们于2013年在美国找到的,在国内是唯一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馆长吴建宏告诉记者,受降纪念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现代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芷江受降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目前,馆里收藏着3000多件珍贵的抗战文物和资料,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31件。芷江,已成为抗战文化展示中心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纪念馆从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更加丰富了,有今天的成绩,太不容易。”在纪念馆二楼展厅,记者遇到了芷江抗战老兵刘道明,在家人的陪同下,刘老再次来到这里重温历史,刘老说,已记不清自己来过多少次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天,记者又先后来到位于芷江和平文化园太和塔的湖南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位于芷江机场的飞虎队纪念馆,每到一处,都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和升华。\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岁月无声流逝,历史从未走远。”如今,芷江仍完好保存着许多战时遗迹,如华夏大地唯一纪念二战胜利的标志性建筑物——“血”字型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芷江机场、中美空军指挥塔、中美空军联队俱乐部等。陈纳德夫人陈香梅女士曾几次到芷江参观,并捐赠了“飞虎队”的珍贵史料。\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硝烟散尽是和平。74年前,芷江这座湘西小城被推到了世界的前台;改革开放以来,智慧的芷江人民把握世界潮流,从2003年起,将“抗战文化”升华为“和平文化”。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及抗战胜利69周年、70周年纪念大会,这些节庆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芷江的国际知名度和开放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小白鸽嘀咕,小白鸽嘀咕,唱着友爱唱着和睦,小白鸽飞呀飞舞,天下和平永远幸福……”这深情、优美的县歌《和平之声》,时时飘荡在侗乡山寨。记者徜徉在芷江大街小巷“,和平药店”“和平超市”“和平酒店”等以“和平”命名的商家随处可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和平文化已成为芷江走向世界的名片。该县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著名文化旅游县”“国家 4A 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湖南省最佳旅游景区”等殊荣。随着芷江美誉度、知名度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今年1至7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00余万人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未来五年,我们将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将纪念馆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研究、传播和平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更大力量。”吴建宏豪情满怀地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谭仕光 通讯员 龚卫国 彭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蹲点手记】铭记历史 传承爱国主义精神\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置身芷江和平文化园,仰望巍然挺立的“血”字型牌坊,自豪感、使命感油然而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芷江,是一个迎接胜利、欢庆胜利、见证胜利的地方。”吴建宏拿着一叠“芷江受降”彩色照片激动地告诉记者,“从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74 年前的8 月 21 日这天,芷江全城张灯结彩,城门上写着‘庆祝受降签字典礼’,城门两边写有一副对联——‘庆五千年未有之胜利,开亿万世永久之和平’,这足以说明‘芷江受降’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特殊地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历史是映照现实的一面明镜,历史的教训永远不能忘记。我们重温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告诫年轻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69945233790080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