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近期,诺亚财富旗下产品的暴雷吸引了诸多业内的目光。作为国内知名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诺亚财富的处理方法、未来发展或将对整个行业带来重大影响。在国内资产管理业务蓬勃发展的时代,很多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凭借强大的销售能力脱颖而出。但是在行业打破刚兑,越来越重视风险管理的当下,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正面临着转型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44ddb7720ffa413e944de30ecc346e00\" img_width=\"900\" img_height=\"383\" alt=\"诺亚财富的变形与重视“心灵成长”的汪静波\"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诺亚旗下的私募“暴雷”无疑再次引发投资者担忧。诺亚财富作为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其资产是否安全受到整个行业的关注。而第三方财富管理虽兴起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但在我国十余年间也经历其发展草莽期,早期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发展得有声有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过,诺亚一是似乎证明了,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风险管理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这应该,跟该行业发展历史以及行业环境分不开。对于欧美国家的理财师来说,他们不仅必须具有专业化理财知识,还要有大量金融行业实践经验。财富管理机构人才队伍的水平决定了整个机构的整体水平,而全行业专业人才队伍的质量则决定了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然而,在我国,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盈利模式中,第三方充当了这个“销售掮客”的角色:他们从机构批发产品,雇佣大量“理财顾问”销售给客户,自己从中抽取不菲的佣金,规模效应成了各家三方理财追求的目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以诺亚财富为例,业内就流传着其员工培训的“诺亚三阶段”,即对员工的心灵成长训练。诺亚财富品牌部曾撰文描述了公司创始人之一的韦燕的培训体验,韦燕认为,在诺亚财富企业核心价值观中,有一点是独一无二、区别于其他金融服务企业的——这就是心灵成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这些,似乎都是有利于强化员工、客户对于公司产品、公司本身的信赖,却对风险控制帮助不大。或许,正是依靠“诺亚三阶段”培养的员工,诺亚才在一众三方理财中冲出来。而三方财富管理的本质,是提供专业的理财知识,帮助客户识别风险,提升投资收益率。或许,以诺亚为代表的三方财富公司,到了转型的时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置可否,财富管理依然是片蓝海,虽然资管新规给行业带来短期阵痛,但从长远来看,新规将引导整个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并对各资管机构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资管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u003Cstrong\u003E诺亚出问题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2F\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7月8日晚,已在纽交所上市的诺亚财富发布公告,其旗下歌斐资产的创世核心企业系列私募基金疑似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总金额为34亿元人民币。此次涉及的标的公司承兴国际控股的实际控制人罗静近期因涉嫌欺诈活动已被警方刑事拘留。\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根据相关媒体报道,罗静之所以被拘留调查,核心问题可能在于其用于融资所提供的应收账款的真实性存在疑问,也就是说诺亚财富“爆雷”极有可能是因为被“萝卜章”所坑。7月8日晚间,美股诺亚财富瞬间闪崩,股价暴跌20%。\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诺亚财富作为国内知名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其产品“暴雷”无疑敲打着众多投资人的神经,更重要的是,虽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作为舶来品,在我国发展已有十余年,但我国以诺亚等为代表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行业现状与未来依旧值得探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u003Cstrong\u003E重视“心灵成长”的汪静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2F\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公开资料显示,汪静波出身自湘财证券,曾担任湘财证券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后来她又成为湘财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主持发行了中国第一只伞形基金,募集金额26亿元,基金持有人数量居全国第一。2003年,她创办了湘财证券私人金融总部,这也是中国证券类公司中的第一个私人金融总部。2005年券商行业风云突变,湘财证券直接将私人金融部裁撤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就这样,汪静波带着10余人的团队被动创业。\u003C\u002Fstrong\u003E彼时,国内财富管理远不如国外高大上,创业之初,汪静波甚至和她的伙伴们像如今地产中介的年轻人那样,在小区门口摆摊、发宣传资料。或许,这也是种下了诺亚“重视销售”的种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注重心灵成长,是汪静波与众不同的一点。在诺亚的5条核心价值观里,其中一条即是心灵成长。在诺亚,受汪静波影响,很多人开口闭口即会谈及心灵。2008年,汪静波将一种人本心灵成长课程引入诺亚。据媒体消息,尽管“诺亚三阶段”与理财几乎毫无关系,诺亚仍坚持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让有兴趣的员工自愿参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u003Cstrong\u003E快速发展的十年\u003C\u002Fstrong\u003E\u002F\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05年,诺亚创立之初,国内的财富管理市场几乎一片空白,行业也远未形成气候。经过数年的积累与发展,诺亚的规模与客户数量迅速增长。\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曾发布的《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显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规模指数从2013年至2017年四年增长迅猛,从2013年基期的100增长到2016年的327.16,三年间增长了两倍多。从增速上来看,2013-2016年的指数增长率分别高达 51.81%、55.14%、58.52%、33.03%。\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国内规模较大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大多将其目标客户定位为高端、高净值客户。而根据麦肯锡全球财富管理数据池(Global Wealth Pool)统计,过去十年中国社会个人财富增速达15%,远远高于GDP 8%的平均增速。麦肯锡预测,到2021年,中国的个人财富总量将达到158万亿。其中,富裕及以上家庭将达到2,400万,掌握51%的中国社会财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彼时,宽松的市场环境无疑将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打造成了“现金奶牛”。成立于2010年的钜派投资,享受着四万亿的灌溉,并于2015年登陆纽交所,当时共募集5300万美元。\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理论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它们不代表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却能够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综合性的理财规划服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但实际上,钜派虽主营业务是第三方财富管理但其业务模式却始终进行各类理财产品的代销业务。钜派研究院在其2018年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在中国,产品返佣是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主流盈利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三方财富的销售在佣金导向的模式下,逐步牺牲风控。收完管理费走人,是中国第三方财富管理市场的真实写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u003Cstrong\u003E为什么会变形\u003C\u002Fstrong\u003E\u002F\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对于早期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来说,其业务模式相对简单:产品端从信托公司批发产品,销售端雇佣理财师销售产品,自己则从中抽取点差。第三方的产品销售中,依据标的产品的资质优劣,抽取1.5%-3.0%的佣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若是一个年仅销售十几亿规模产品的小型第三方,每年便可取得千万级的收益。而彼时地产和信托的蓬勃发展和巨大的市场理财需求,无疑带给了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巨大的成长空间。因此,诺亚、恒天、钜派等第一批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短短3-5年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项目都能雨露均沾。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研究团队的筛选项目水平并不能完全显露,但这一现象的后遗症在潮水退去后便得以显露。\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在要求消除监管套利、打破刚兑、打击产品多层嵌套的压力下,不少信托公司与基金子公司迅速反应,开始压缩通道+资金池、非标债权类产品规模,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代销规模随之缩水。紧接着2018年年中又出现了P2P爆雷潮,私募产品频繁违约。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不以佣金为导向,如何能够很好地实现客户利益、机构利益和财富顾问自身利益的平衡成为横在了每家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面前的行业难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造成“佣金为王”这一现象的原因或与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方向有关。在第三方理财的实际演进中,虽然各家机构都知道私人银行的多元化服务是未来稳固客户的基础,但是私行的业务模式不能在短期产生稳定现金流,属于成本高而收效慢的业务,于是便将其转型核心更多的放在了类投行业务上。\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以诺亚、利德为代表的第一梯队第三方机构,纷纷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拓展一级市场业务。诺亚先后成立了歌斐资产、又参股万家共赢,利德则参股纽银基金子公司,可以看出,各家一线的第三方纷纷寻找投行类业务牌照,进而将产品发行权牢牢掌握在手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2F\u002F\u003Cstrong\u003E未来之路\u003C\u002Fstrong\u003E\u002F\u002F\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有相当比重的国民财富是以金融资产的形式进行配置和管理,如美国财富管理资产总额相当于其GDP的2倍,欧洲国家的财富管理规模相当于其GDP总量的80%以上。若管理得当,加快第三方财富管理的发展则能有利于国民财富的优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资管新规的出台有效的遏制了行业乱象,使得短期出现阵痛。在这种背景下,优质资产难寻已成为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甚至整个金融行业的痛点。\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值得投资、风险可控的优质资产相对较少,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为了生存相互恶性竞争,比如肆意降低渠道费等等,随着行业成本攀升,很多机构能活下来已非易事。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曾表示,在各类资产价格普遍性下跌的情况下,新一轮的资产荒已是居民财富慌面临的主要挑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而困境,也不仅仅是考验着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对于如今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来说,更重要的是,意识形态上的改变。第三方财富管理行业是一片蓝海,但这其中,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并不能是仅仅作为“第三方中介”那么简单。\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因为从长远来看,新规将引导整个资管行业回归本源,并对各资管机构的主动投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资管行业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闭着眼睛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要逐步摆脱纯粹的卖产品模式,回归到为用户提供有价值、定制化的服务层面。如今,选择坚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也力图通过商业模式升级谋求转型。\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有机构选择回归主业,继续做大原有的类固收产品销售;也有机构开始向行业上游拓展;还有的准备申请或收购资产管理牌照,组建资产管理公司。据了解,增加海外教育、海外医疗等业务板块也是一些财富管理公司选择的业务转型方向。\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 \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在产品方面,如果单纯进行产品代销容易产生比较严重的同质化,因此除了产品代销,现在很多三方机构也开始向资产管理转型,来找到自己专注的细分领域。比如一级市场的股权份额接力FOF,二级市场的FOHF。\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422854616580148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