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60后演员,何冰被很多观众称为“老戏骨”。无论是在北京人艺话剧舞台上的诸多经典,还是中国话剧金狮奖、两度摘得中国戏剧梅花奖等重量级奖项的肯定,都成就了他的演艺事业上的高光时刻。不过,近几年的事业发展中,何冰却没像很多同龄人那样到了五十知天命的洒脱状态,不仅密集推出了电影《十二公民》、电视剧《情满四合院》、《白鹿原》的口碑爆款作品,甚至在综艺《超次元偶像》中都玩了一把潮流,而在北京卫视热播的《芝麻胡同》中,何冰饰演的严振生又是一次漂亮出击。日前,本报记者采访到了何冰,从艺近三十年为何不断跳出舒适圈,何冰说:“我还有十年就退休了,一到五十哗一下,怎么突然就结束了呢?有点更珍惜机会了。”

傻柱扬着脖

严振声低头忍

去年,何冰凭借《情满四合院》的“傻柱”一角获得了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此番再度与刘家成导演合作《芝麻胡同》,同样的京味儿年代大戏,何冰饰演的酱菜铺东家“严振声”却与贫嘴犯楞的“傻柱”截然不同。在何冰看来,严振生正是那种背负着一大家子、一间商铺全体伙计生计的中年男人,他隐忍、踏实,唯独不能混不吝。

时报:《情满四合院》和《芝麻胡同》的异同点在哪里?

何冰:傻柱这个角色,北京话,光棍一人,上无老、下无小,再加上当时处境好,他是玩勺子把的,他是个厨子,在那个年代他这个职业挺吃香的,不愁吃喝,再加上有把手艺,再加上嘴损,他经常出手,他是很主动的,在生活当中,气我,我跟你干,跟你对着骂还是怎么着,不行动手。这严振生不行,严振生是拉家带口,他有产业、家庭、老人、孩子,他有一大家子人,有丫鬟,有婆子。说句不好听的话,你在生活这儿有抵押品,你不敢直腰,他得忍着,什么事得顾全大局。所以他们俩一个是扬着脖的,一个是低头忍着的。

时报:您认为严振声的生活态度是什么?

何冰:生活态度就是一个最普通商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应该把家里的日子过的很殷实。我要对得起老人我要对得起孩子。做一个正派人家,其实就这么简单。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活本身是变化的,新的时代来临的时候我们准备的这点知识已经不够用了,准备的这些招数你应接不暇了。我们六十年代生人,那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我们就要不断的调整自己,成长就是在调整当中完成的。

时报:你之前谈起严振生时经常用到“宽厚”这个词,为什么会觉得这个词特别适合他?

何冰:以前他做小业主时候的宽厚就是想把买卖做好,发家致富呗,这个跟开饭馆惹不起厨子是一个道理。到后来身份变了,从老爷变成副厂长了,他是在那会真正变的宽厚的,不是位置给他的,是岁月和时间给他的。他终于知道了如果原来人活一辈子应该宽厚一点,他就变得像一个真正的人了,更像一个长者。就像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很多令人尊重的老人,他是不会拿他自己的身份,过去的辉煌,甚至他拥有的岁月和年龄向你吹牛的。他是非常平等的待遇的,因为他知道生活的不易。

生活的矛盾与家庭的坚守

横跨三十载 岁月磨砺宽厚

当初接下《芝麻胡同》,不仅来自与老搭档刘家成团队的默契,剧本呈现出的家的概念,以及与严振生发生种种关系的各色人等,都带给何冰强大的创作冲动。何冰直言,编剧刘雁将《芝麻胡同》中的矛盾写得很尖锐,这也是这个剧本让所有演员深感喜欢的原因之一。“这部剧的一个价值观念就是:家庭至上,有一种深深刻刻的温暖藏在里头。”

时报:您和刘蓓老师从1996年《甲方乙方》到现在,再次合作有什么感受吗?

何冰:我们友谊我就不在这儿讲了,我们的合作关系是一下擦掉了多少磨合期,我们不用重新认识,我们非常了解对方。只要搭手多少年不见了,聊几句天就知道你还是你我还是我,上手就合把了。角色关系上更不用谈,我们俩加起来都一百岁了,我们各自有家庭,我们是过来人,我们有家庭的,过来人都明白这个道理。

时报:您如何理解严振声和俞老爷子之间的父子感情?

何冰:就是行使自己儿子该行驶的义务和职责。你说你跟他有多大感情,谈不到,情感都是处出来的。从小没跟他生活在一起,你没有去给她他把过屎把过尿,没有喂过奶小时候没有踹过他屁股。这可能也是编剧想说的话,即便是这样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个秩序。他是你的父亲,你还是要孝顺他的。你还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尊重这个秩序。

时报:您觉得吴友仁这个人怎么样?

何冰:我觉得很好啊,编剧对这个人写的就很公正。他所有的错误都是那个阶级和时代带给他的,未必就得欺男霸女的。这人也有情有义,我们这扳指一万大洋,还你一千块钱的帐,人家有多少钱拿走我不要,你还多了我不要。这是对待人公正的地方,而且这也是我为什么喜欢这个剧本的地方。很多这种地方,比如说禀聪这个人,他办了那么多小心眼的事儿。他却拿枪去给家庭复仇去了,这就是他骨子里那个人的爱还在。

时报:您觉得这个剧想体现的是怎样一种家庭关系?

何冰:大家谦让,要理解。我们要迈向诚恳,迈向理解,迈向宽容是要通过这些恶言恶语、小心眼、自私打架的,这沿途上是有一路荆棘的,你不踩过去是完成不了宽容的。

仪式性地节点不断推进

我有时间紧迫感

近几年何冰不仅很忙,也打破了很多同时代演员的条条框框,甚至还参加了网综,从话剧舞台一路走来,对于外界给予的“戏骨”赞誉,何冰有些诚惶诚恐,“电视剧这行,有时候无心插柳柳成荫,处心积虑干一事结果并不是那样,就没有一个标准。”而能够让他清晰感知到流逝的,是时光,是退休那个仪式性节点到来前的倒计时,年过五十的何冰不得不让自己走得更快了。

时报:现在每一次接戏的时候都会特别慎重吗?

何冰:一点都不慎重,我个人是这样的,我现在到这个岁数了,我对演员这行有一个可能是年龄的问题,认识上不一样了,以前会或许找那种保险的事干,四十几岁以后开始觉得,这个机会本来不属于你,绕到你手上了,这是恩宠,你不能把它轻易放弃的,别人想得都得不到,你不给自己这机会,你怎么能知道呢?

时报:我看一些90后的女孩会把您作为择偶标准,这也是现在流行的“迷妹”了,您有什么想说的么?

何冰:千万别嫁给这么大岁数的人,这是表演。那是演戏,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既没有傻柱的勇气,也没有严振生的担当,那只是这个角色赋予我的可能性,我在戏里试了一下,我在生活当中胆小如鼠。爱情闪烁的时候是一个瞬间的事情,等那个荷尔蒙爆棚期过去之后,就是男的该干嘛就得是干嘛的,女的该干嘛就得是干嘛的,我个人真就这么看。

时报:那您现在会对时间有紧迫感么?

何冰:我还有十年退休。这真是没想到的事,因为我到现在我内心还是那个二十三岁大学毕业的心态,就是等着这个职业选择我,我依然会接到一工作特别兴奋,没人找我就恐慌,这个是没变过的,这没变过就等于我状态没变,可是我突然发现我还有十年就退休了。濮存昕大哥去年办的退休手续,其实生活没变,我们还在一起演出工作,可是毕竟它有这个手续,这对我来说马上就来了,有这么一个事,就有点更珍惜机会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