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英雄杨利伟评《流浪地球》,只讲了2点,但每一点都一针见血

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是近期来一直被大家关注、探讨的热门话题,外界对它的讨论也一直不停息。在它出现之前,国产科幻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缺人拍、缺人演、缺经费、缺技术,更重要的是缺关注,因为深受之前三毛特效片的毒害,本来对国产科幻抱有希望的人们都渐渐失去了信心,文艺圈的“国产”就像毒瘤一般让人们恐避之而不及。但人们还是在期盼着一部惊世骇俗的佳作,一部真真正正的国产精品,并愿意为之付费。

终于人们等来了,这颗小破球撞进了大家的视野,用沸腾的声音期待地吼着“来看看我吧,看看我这颗小破球”。虽然比起其他大制作的国际影片还稍显青涩,但在国内已经是开创性的革新,剧中演员们在危难关头表现出的团结也促成了这部佳作。

除了演员,这部电影还得益于吴京的慧眼识珠、慷慨解囊,甚至作为春节档竞争对手的宁浩也为小破球导演郭帆助了一臂之力,当然还有观众们口口相传的推荐和赏识这部电影才有了40多亿高票房的成绩,一部电影就把整个国家的气度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是这一产业的领军也成了大家争相学习的对象,有了这次成功相信未来的国产片会越来越好,成为中国艺术、文化打开国门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中国创造”。

当然对于它的评价远不止这些,冯远征曾在采访中谈过对这部影片走红的看法,他认为走红是必然也是一件大好事,但在成功的背后肯定会引来大批粗制滥造的模仿,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应该良心,这部影片也将大大推动产业的发展,值得大家好好借鉴和学习,做出更好的作品来。

另外杨利伟也对它做出了评价,对于这样一部科幻片杨利伟是相当有发言权,毕竟他也是为数不多的真正去过宇宙的人。

他的评价很精炼简洁,只讲了两点,一是流浪地球虽然是科幻小说改编但也是基于科技的基础产生的,这样的作品有利于推动科技的发展,二是这部电影中蕴含着深沉的中国情怀,完美的表现出五千年来传承下来的家国情和团结精神。虽然说得不多但却是针针见血,击中要害。

这样一部饱含中国情怀的电影正是我们特有的文化体现,以前国内的电影人总是挤破头的想跻身国际的行列,当然这并不是错误的,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似乎忽视了我们自身值得骄傲的千年文明,觉得国外的就是比国内洋气,观众爱看国外片都是因为国外洋气,这次流浪地球的成功就是最好的反例。

一味地模仿只能做到与对方无限接近,只有创新、只有用自己的东西和思维模式才能开辟新的纪元,成为时代的开辟者实现文化对外的渗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