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叶青看财经:公交部门怎么“以乘客为中心”

长江日报记者10月2日获悉,10月1日23时30分许至10月2日凌晨2时30分许,从北京开往武汉的多趟高铁陆续抵达武汉火车站。为及时疏散深夜抵达的高铁旅客,武汉公交部门全力组织,连夜紧急抽调20台公交车,临时加开运营了20个车次,共计免费运送高铁到汉旅客近千名。

这里提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晚上11点以后,当地铁停开,公交车下班,还有大量乘客到站,怎么处理?有限的出租车也无法解决问题。

今年9月底,北京公交集团在北京南站开始试点运营以“线上预约、合乘出行”为特色的网上定制公交新模式。

乘客下载安装“定制公交”APP或“北京定制公交官方版”微信程序,本人手机号登录后,即可输入目的地,选择出发时间、人数和携带行李约车,其中型车达到3人、中型车达到5人、型车达到10人以上均可发车。

乘客线上,后台管理系统将对相似的需求撮合,最晚在时间前40分钟,乘客会收到系统发送的站台及车辆信息,找到所的车辆。生成“合乘”定制公交班次后,乘客支付宝、微信支付车费。费用比公交车高,比网约车低。

这种方式很亲民。不仅仅是在地铁、公交下班后还有交通服务,就是在大白天,乘客也需要这种服务——准门对门服务。一方面,不是所有的公交车、地铁,都可以到你的家门口,总会存在“最后几公里”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的需求就是难得的商机。把定制公交的理念用于火车乘客,也是一种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不存在困难。

建议武汉也考虑网约公交车的思路。同时,高铁站附近的客运站也要积极参与其中。

~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中部之声

新浪微博:叶青

腾讯微博:叶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