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小朋友穿湿裤子回家”的截图

在家长朋友圈里炸了

起因是孩子回家后

妈妈发现孩子穿着湿裤子

家长立刻在微信群斥责老师

老师在家长群中这样回复

但家长仍不肯罢休

指责老师不负责任

最后其他家长看不下去

霸气回复

直接怼了回去

尿裤子这件小事家长就要这样闹

如果在幼儿园磕着碰着了

那岂不是要投诉到教育局?

追根究底

是因为很多家长对幼师的看法还停留在

“幼儿园老师就是保姆”

孩子送到幼儿园,

就是老师的事了。

要时刻关注每个孩子,

不能有一点差错。

爱自己的孩子、关心孩子的点滴,为人父母,人之常情;

但是,你知道吗?

作为幼师,她每天要照顾30个或更多的的孩子; 幼师也是普通人,精力是有限的 。

所以,她不可能每次都能及时地发现某个孩子尿湿裤子;汤撒地上或者游戏中细小的磕碰等等。

那么,作为家长,请您理解、尊重老师的工作,认可老师的付出;而不是随意地要求老师,甚至是不问缘由地质问老师。

幼师不是保姆

当孩子尿裤子,家长往往给孩子换完再说他两句就了事,但老师却不同,她往往会这么做:

选择教室中相对私密的地方,帮助孩子更换尿湿的裤子;在更换湿裤子的同时,用轻柔的语言去询问孩子原因,并和孩子讨论如何能做到下次及时如厕;

在晨谈活动中,就顺利如厕和孩子讨论;

围绕如厕培养展开集体学习活动;

在自由活动、区角活动、午睡前等一日活动中,提醒个别幼儿及时去如厕;……

尿裤子这样一件小事,老师都会通过各种直接、间接地方式去做,是因为其背后专业的教育内容的支持:

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不随意批评或嘲笑孩子;保证孩子的个人隐私,选择相对私密的地方更换裤子;不会把这件事当着所有幼儿面来说,考虑孩子的心理感受;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原因,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策略安排;

这样您还认为幼师是保姆,就是照顾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吗?您还认为幼师多轻松,不就是陪孩子一起,玩一玩,谁还不能做? 您还会不相信老师,随意地质问老师吗?

我想您不会了,但是,光靠老师,孩子就能学会吗?

习惯养成,光靠老师是不行滴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幼儿园里都会认同这样一个算式:5+2=0,即幼儿在幼儿园接受了5天的学习,但在家过了一个周末后,孩子又回到了原点。

尤其是孩子的习惯养成,如果没有家长在家的培养,光靠老师是绝对不行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孩子如厕为例,研究表明,宝宝18-24个月,是接受如厕训练的最佳时机;2岁左右孩子会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想法。

所以说,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得到适当的入园准备,就不会出现4岁的孩子还频繁尿裤子。

这件事中,4岁孩子想小便却不知告诉老师, 一天在身上尿了3次,明显是家长自己在孩子培养中的缺失,而家长却一味责怪老师,这样做并不合适。

正如有位家长的留言,“幼儿园老师又不是保姆,天天给你家孩子洗裤子,那别的孩子还管不管了?这么大的孩子连上厕所都不知道说,你教育的也不咋地!”这话说得直接,但所表达的意思小编还是认同的,即:家长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更多家长的留言,也反映了大多数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作为家长,您可以……

其实,这位家长在回家发现孩子穿着湿裤子时,更为明智的做法是:

01

不在群里直接质问老师

因为家长群主要是为了将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老师能第一时间通知给各位家长的 沟通群,而不是各种孩子事情在群里问老师的,这样不仅会让其他家长错失学校的信息,还会干扰老师和其他家长的生活。

02

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为什么会尿裤子

是裤子太紧导致来不及脱下来、身体的不适、还是玩得太开心刹不住,找到具体的原因,以方便和老师的沟通。

03

私下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近期情况

同时结合在家中的表现,与老师商量相应的对策,共同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写在最后

其实,孩子的每一步的成长都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比如:日本一位植物学家的孩子不认识某个植物,去问老师,可老师也不知道,然后请小朋友回家问爸爸。

第二天,孩子告诉老师:爸爸也不知道,还顺手把爸爸写的信给了老师(信中具体说明了这个植物的特性,并附言说老师来回答更为合适)。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这位家长的做法很高明,他降低自己的身份支持老师,形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支持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最好的三角关系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图片来在幼师口袋APP,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