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玉屏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姚元堂这两年很开心,搬到田坪镇杨柳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还成了社区主任,忙时在小区做公共服务,有稳定收入;闲时与家人漫步侗乡风情园,在侗家传统建筑群里看看广场舞,和朋友摆摆门子。

姚元堂和妻子在家看电视

姚元堂家里的墙上挂着一个相框,里面是两张照片。左边,是过去姚元堂的老房子,简陋陈旧;右边,是他如今在移民新区的新房,干净整洁,家具一应俱全。“以前在彰寨村生活很辛苦,经常缺水。有活路做的时候有1000~2000多元的收入,现在有3000多元的收入,还很稳定。”说起如今的生活姚元堂笑了。

姚元堂的家

新老照片的对比,记录的是玉屏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自2016年玉屏启动搬迁计划以来,便因地制宜建设安置点——区位优势、未来发展、群众生活缺一不可。

杨柳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内

杨柳新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便是严格遵守群众搬得进、留得住、能致富的要求,认真规划,结合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走出了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田坪杨柳新区

“住起舒服!”姚元堂感叹。在杨柳新区安置点丝毫感受不到移民安置点的气息,反倒是有种高档小区的感觉。一排排洁白的小洋楼整齐排列,道路、小桥、流水与绿植鲜花都被精心打造。

在侗乡风情园前跳广场舞的群众

安置点位于玉屏通往万山的交通要道旁,到铜仁高铁南站仅30分钟车程,到铜仁机场有1个多小时,而到高速公路入口仅需十多分钟的车程,交通优势明显;周围的配套设施健全,有学校、有医院还有充满民族气息的侗乡风情园供人们休闲娱乐。

居住在这里的搬迁群众生活安逸,从一开始的不想来,变成了离不开……

“不仅是我,几乎大部分人最开始都不想来,从老家搬过来几乎什么都没了,不过搬过来后,住起又舒服、还有工作,现在人人都很满意。”田坪新区党支部书记罗康松说。在搬迁到这里之前,几乎所有的搬迁户都是依靠着老房子周围的土地生存,搬迁过来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存的工具。

如何让群众在新家致富,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田坪政府经过不断的考察和摸索,逐渐探索出了,短期能生存、长期能致富,多管齐下的发展模式。

安置点及田坪镇,有许多富余的劳动力,将这些劳动力利用起来,群众在增加收入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那么,简单又不耗力的密集型加工产业,就再合适不过了。

玉屏第二人民医院

后来,在杨柳新区安置点有这么一句话,“楼上是家、楼下是工作。”楼上住着来自田坪镇各个村的搬迁群众,而楼下开着各类招商引资来的密集型加工企业,有鞋厂、编织等,这些工作不累,对于在家照顾老人孩子的妇女们以及残疾人是很好的选择。

在企业务工的群众

群众们在家就能就业,短期内就能获得收益,还远比曾经在老屋务农收入高得多!“昨晚和媳妇编了40双,今天早上来交货,又不影响屋里的事情,学这技术还可以补贴家用。”最近才学会编织技术的张树珍交货时说。

群众的日常生活开销不再愁,但想让大伙都过上富裕的生活依旧存在着不短的距离。那么,如何才能让群众一步步走向富裕,甚至不仅仅是带动这里,而是辐射全县呢?实现这样的目标,只能是让这里拥有更多的人流量,以及更多的资金流动,从而盘活整盘布局!而杨柳新区安置点一开始便因地制宜规划的优势也从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侗乡风情园

拥有便捷交通的田坪,发展旅游成为首要选择。2016年田坪政府投入3.8亿元,打造的36000平方米田坪侗乡风情园就在安置点对面,风情园内建筑均是侗族传统建筑,建筑内除了娱乐休闲设施外,还设有乡愁馆、箫笛馆、侗绣馆等等,结合安置点的商业区,便具备形成景区的条件。

杨柳新区安置点商业区

2017年田坪政府与玉屏双生源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围绕侗乡风情园及杨柳新区安置点打造主题为“八乐侗乡、锦绣田坪”的田园综合体小镇。在不断挖掘侗族文化的同时,满足人们在这里吃、住、行、游、娱、购、学、享八大方面。

山体公园

“我们将把侗乡风情园做成玉屏和铜仁地区的一个旅游集散地,游客白天在这里玩、晚上在这里住,也可以去游茶花泉、万山朱砂古镇、九峰游乐园,去游云起小镇,或者去到梵净山。”玉屏双生源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志勇说。

游客们在唱歌娱乐

“来了都不想走了!”湖南游客刘慧英笑着说。目前,该公司引入了“夕阳红旅行社”“奥特莱斯”“康养中心”等商业机构。经过多方推广宣传,2018年7月以来在这里月常住游客平均在1000人以上,大部分是湖南、重庆、香港的游客。大量的游客前来,景区周边的住宿供不应求,公司便与江口村、白果村达成合作,将村民空房打造成民宿供游客居住,这样空房得到了利用,村民还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旅游业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群众赚到了钱更多的就愿意把现有的土地和农产品提供给我们游客消费,这样就形成了群众增收与旅游业发展的联动。”田坪镇副镇长姚峰说,为了保障安置点群众利益,侗乡风情园内的采摘园与荷花池产生的效益都是覆盖移民新区贫困群众,每年都能从中获取分红。

田坪镇

贫困群众脱贫到增收再到致富奔小康,田坪镇因地制宜、长远谋划,逐渐描绘出了一幅扩散整个玉屏、辐射全国的发展蓝图。来这里已经住了2个多月的重庆游客周世福说在这里生活很舒服,空气好、环境好、人也好,还想继续住下去……

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马吉、杨婷、付加娣 图/姚磊

编:马吉 校:尹雪梅 季佩佩 审:胡攀学 姚磊

觉得不错请点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