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引进的S-70黑鹰直升机

缺乏一款合适的高原运输机一直制约着我军在高海拔地区的活动,为此早在1984年中美两国蜜月期期间中方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了24架S-70黑鹰直升机的合同,美国第一次与中国进行这种军事装备上的合作,美方表现的十分积极,7月份签合同,11月份首批四架黑鹰直升机便交付我军,1985年10月全部交付,用时仅一年。这批运输机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国3000米以上的运输短板,但是这批飞机服役到今天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即便是再好的保养也确实该到服役末期了,更换变得十分急迫。港媒近期报道称,中国直-20很可能会在今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亮相,据称这款直升机很可能就是我军用来替换S-70的我国自主生产的高海拔直升机。

直-20近期照片

直-20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是民间的称呼,是将直-10之前一代的,但是面对这一命名到现在为止官方还都没有正式承认,预计只有当该机正式服役之后才会对外公布。当然虽没有正式命名,但该机的存在却早已成为事实,早在200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航工业就曾展出过一款10吨级的通用运输机模型,到了2013年末,直-20被曝首飞,2015年又再有新闻曝出该机已经前往漠河进行高寒试验,最近一次曝光该机已经十分完整,不仅装备了相应的卫星通讯天线,高频天线,多普勒雷达,红外/电视光电头,甚至连红外曳光弹这类基础装备也一并安装完毕,可见该机已经完全定型,服役也只剩下时间问题了。

汶川地震中出动的S-70直升机

这对我军来说可算是解决了一大难题,甚至堪称是一块心病,可究竟在研制过程中有何难题,会困扰了我们这么多年呢?这还要从高原说起,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很清楚,有统计常规的直升机在3000米海拔时动力性能降低40%,甚至是50%,这种动力性能的大大降低也直接导致运载能力相应减少,原本可以运载1吨的货物,结果多最后只能运载0.3吨。因此必须研制一款动力输出率高,动力性能更强的发动机才能可满足需求,但是发动机的研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短板,毕竟一款发动机可是对装备制造业基础的考验,如果不将这一点突破,中国版的高海拔直升机就使用没有希望。

涡轴-10发动机

有消息称直-20使用的是我国全新研制的涡轴-10发动机,该型发动机不仅功率能够达到1600KW,同时输出功率也提升了10%-20%,完全能够满足高海拔需要,除此之外据称直-20还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大大降低了重量,这也从侧面提升了该型直升机的运输能力,可见在设计上我们下了一番苦心。相信面对这一系列的介绍,应该有不少人已经蠢蠢欲动希望能够早日在珠海航展上一睹芳容,但好饭不怕晚,我们还是耐心等待,届时必有精品奉上,高海拔这块短板终将被补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