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欢迎来到照理读史。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左胡李,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以曾国藩和左宗棠功绩最为卓著,一个灭掉了盘踞十几年的太平天国,一个在一年之内就把新疆收回国土。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可以这么讲,这两个人都是难得的人才,而且这俩人还都是湖南人,都是湘军体系诞生出来的人物。按道理讲,既是同乡又同样的有才华有能力,应当惺惺相惜才对,可是这两个人历来不睦。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而且这两个人的矛盾顶点,就在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彻底暴露出来了,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南京城破,曾国藩给朝廷上书:右天王也就是洪秀全那个儿子洪天贵福,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我们以前聊过他,在乱军丛中被火烧死了,满清觉得心腹大患已除。

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左宗棠上书一封,说洪秀全的儿子没死跑出来了,后来又被另外一股湘军抓了起来,曾国藩说洪秀全的儿子死了,左宗棠说洪秀全的儿子没死,就因为这个事,两个人打了不少笔墨官司。

当然了到最后也证明确实没死,曾国藩这面疏忽了,让人家洪秀全的儿子跑出来了,但问题在于,左宗棠如果跟曾国藩关系好点的话,既然都知道了曾国藩上书朝廷了,洪秀全的儿子已经死了,你这面抓到了他儿子,你把他儿子送给曾国藩也好,你把他儿子直接杀掉也好,再把这个事告诉曾国藩,也是美意一桩,你们俩关系还能得到进一步的缓和。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可是左宗棠不这样,左宗棠几乎是指着鼻子骂了,直接上书给朝廷说:曾国藩胡说,洪秀全的儿子根本就没死,被我这边给抓起来了。从此,曾左两人在朝廷上就出了名的不对付。

但是后世也有很多人说,曾左之争是君子之争,人俩从来是只对私不对公,对私上我瞧不上你你瞧不上我,但是我们之间的矛盾,绝对不影响我们对于公事的判断,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甚至对自己的门客对自己的子弟,对自己的属下人家严加管斥,不允许因为我们俩有矛盾,你们下面再结成矛盾。

曾左的矛盾,绝对没有演变成唐朝的牛李党争,也就是说他俩的矛盾对国家来讲,没有什么威胁,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怎么会这样呢?以至于后世有很多人都猜测,说曾左这两人是不是打假仗,为什么要打假仗?

这个咱就得说了,满清的政治体制,跟此前我国的朝代不太一样,为什么,满清是外族入主中华,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直到满清末年,满汉还是不通婚的,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讲,300年来他们一直念兹在兹的一个事情就是什么呢?防止汉人做大。

他们明白满族入关的时候才30多万人,到满清末年也就一百多万人,里面还有很多假满人,汉民全中国有4亿人口,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你就说从人才比例上讲吧,那肯定也是汉人的人才远远多于满人。

可是满族是统治阶级,朝廷中的亲王、大学士、高官那都得是满人,汉人只能排在他们下面,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满族人最担心的不是别的,是担心汉人起来造反,把他们给推翻。老佛爷讲那句话什么宁赠外人不予家奴。

满族人最害怕的就是汉人中,有有能力的人出来,所以当年咸丰皇帝临死前可说了,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谁把太平军剿灭,把太平天国打散可以封王,曾国藩真做到了,封王了吗?没有封王,只给封了个侯。

终满清一代,除了三藩那几个投降的名臣之外,再也没有给汉人封过王,左宗棠也好曾国藩也好,这都是人精一样的人,他们能不了解满清统治者的心思吗?他们能不清楚,皇太后最害怕的,就是汉人团结汉人拔尖吗?

所以太平天国剿灭之后,曾国藩马上上书解散湘军,把自己的武装力量拆散,我没有自立的意思,而左宗棠马上上书指责曾国藩,让慈禧太后那边觉得,你看汉人是不团结的,他们这几个治世之能臣,自己互相瞧不上自己,永远不可能联合起来反对我们满人的统治。

左宗棠与曾国藩是老乡又是同僚,为何会多年不睦?他们真的不合?

这样汉臣们才能有那么一丝活着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俩人很有可能打的就是假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