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WIOuG56pmS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33\" alt=\"第三期滇云诵读会“玩”出新意 滇云六月热门作品榜出炉\"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除了线下活动,线上作品推荐会“滇云文苑”也如期而至。"\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WIOR8mWC5T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33\" alt=\"第三期滇云诵读会“玩”出新意 滇云六月热门作品榜出炉\"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周永烨\u003C\u002Fstrong\u003E以阅读推开一扇创作之门,用诵读开启一场文学之旅。

"\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WIOR8mWC5Ta\"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33\" alt=\"第三期滇云诵读会“玩”出新意 滇云六月热门作品榜出炉\" inline=\"0\"\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周永烨\u003C\u002Fstrong\u003E以阅读推开一扇创作之门,用诵读开启一场文学之旅。7月19日,由云南省委网信办、昆明市委网信办指导,昆明市文联、昆明市网络文化协会、昆明信息港彩龙社区共同举办的第五届滇云网络文学大赛线下活动第三期“滇云诵读会”在东方书店举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次活动共有22位滇云网络文学大赛作者、读书爱好者参与,大家一同诵读分享了16篇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名家的散文、诗歌、小说,也有诵读者们自己的创作。有引人思考的警醒之言,也有温情脉脉的婉约之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期的主分享人是昆明市作家协会会员“谢小鱼”,她从自身的写作经历谈起,讲述了她与《呼兰河传》结缘的故事,“初中时有小诗发表,也学着写其他文体,然而语文老师对我的文章并不满意,短短八百字,愣是有许多成语,诸多格言,她建议我看《呼兰河》传。一遍一遍读下来,才发现原来文字,真的不需要堆砌华丽的辞藻,不需要一串一串读得人喘不过气的排比句,自然,真实,生动的描写,足以打动人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她本次对《呼兰河传》的赏析,也可以说是另辟蹊径。不谈作品中的沉重,愚昧,苦难,只聊小说中诗意的生活痕迹,与祖父在园子里渡过的快乐时光。“谢小鱼”给我们展示的,是一部充满了生活气息、充满活力的《呼兰河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分享完小说,“谢小鱼”又和大家进行了互动,四位积极提问互动的参与者获得了“谢小鱼”的新书《时光的印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除了诵读和赏析优美作品以外,各位诵读者更是“玩”出了新花样:“Niuwa”自带音箱,为诵读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让美文更添韵味;“昆明花子”别出心裁,进行了一段全英文的诵读,打破了语言的界限;“谢小鱼”更是高手中的高手,以“唱”代“诵”,诠释了《题都城南庄》中的怅惘和感慨。\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活动中,“天玉茗香”表示,“一个人不能读完所有的书,但是在诵读会上,却能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的作品。”这种文学层面的分享、交流与思想的碰撞,也正是我们举办“滇云诵读会”的初衷。在活动的最后,我们通过随机抽奖的形式,将22本好书送给了每一位参与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7WIOuG56pmSd\" img_width=\"600\" img_height=\"333\" alt=\"第三期滇云诵读会“玩”出新意 滇云六月热门作品榜出炉\"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除了线下活动,线上作品推荐会“滇云文苑”也如期而至。在六月的滇云网络文学大赛投稿作品中,登上热门作品推荐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成为李小牧》、《彩云之南是故乡(组诗·之三·完结篇)》、《光明年代》,它们的作者分别为“落基山脉”、“流云”及“环城南路特别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作品荣登榜单第一位的“落基山脉”谈起了自己的创作动机,“今年上半年,偶然看了一本书,叫做《歌舞伎町案内人》,立刻被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吸引。我几乎看遍了网上能找到所有关于李小牧的资料,以及书籍。还关注了作者李小牧的微博,狂刷里面能找到的一些蛛丝马迹。李小牧原籍湖南,目前是一名日籍华人,活跃在东京新宿区歌舞伎町政商两界之间。他可以算作一个成功者,也可也算作一个是失败者,而这正是我对这个人充满好奇的原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两次上榜的“流云”则认为自己的作品中最打动人的地方是“真诚”,“这是这组诗的收尾篇。云南是个多民族的省份。有太多动听的歌,美丽的舞及各民族璀璨的文化。这一切,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故乡-一云南,彩云之南。身为云南人是,是美好的,幸福的,也是幸运的。本诗通过整组诗的描述和铺陈,最后以总结的方式,表达出来作为云南人对故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其中的真诚与真情,有待读者们细细去品味与体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特立独行的90后作者“环城南路特别堵”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我个人觉得《光明年代》这是一部好作品,就算其他人不这么觉得,我也坚持我的意见,并长期坚持。这部小说主要以禁毒工作为主线,描写了禁毒警察的不易,禁毒工作的危险,也通过小说中三位年轻人的不同世界,展现时代的风貌,通过年轻一代的迷茫、选择、工作来展现年轻人青春活力,更通过不同的视角来丰富故事,女主角的视角,毒贩的视角,警察的视角,杀人犯的视角让故事更加丰满。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我遇到诸多困难,比如说,虽然大家都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但我还是顶住了压力,恬不知耻地继续创作,比如说,我在小说里讽刺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虽然改了又改,但我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赤子之心,我爱这个国家我爱这个世界,我是一个年轻人。这部小说并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喊什么口号,也没有讴歌什么,只是写出了我想写的,我想表达的东西,在此期间很多市内的、边境的禁毒警察给了我多素材,这个时代需要他们的故事,就这样。”\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11357467990478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