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一直是中国社会的痛点。催婚、彩礼、二胎、丈母娘,一踩一个雷,哪一天报纸无新闻可写,也绝不会缺了那些耸人听闻的同室操戈的故事。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急剧的变化中,代际之间成长环境的差距越来越大,思想观念更是天差地别。时代在进步,新一代沐浴在中西两方的先进思想下,用西方的视角来观照自身已经变成一件越来越熟练的事情,再加上国人对人及自身心理健康的愈来愈重视。无论是包宝宝,还是papi酱的语出惊人,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里,“中式家庭”里的“阴暗面”正在被愈来愈多地曝晒在正午的阳光下。

在今天的推文里,我们即将梳理“自己与孩子”、“自己与伴侣”两个当前“中国式家庭”的亲密关系焦点问题。

A

分娩式的母爱

被吃掉的孩子

在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由华裔加拿大导演Domee shi(石之予)执导的《包宝宝》夺得最佳动画短片奖。

短片讲述了一位年迈的中国妈妈因儿子成年离家而郁郁寡欢,却又意外地成为了一个由包子变成的天真活泼的包宝宝的母亲的故事。

短片中,妈妈喜出望外地向这个为她生活再度带来欢乐的孩子敞开怀抱,但随着小包子的迅速长大,妈妈也在这苦乐参半的滋味中体悟到: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孩子总是要长大。

当孩子最终长大,决定要离开家离开妈妈时,一时伤心不已的妈妈选择将包宝宝一口吞掉。

这便是没有脱离共生关系的表现。处于共生关系中,一方面是极度亲密,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们不分你我、不分彼此。

《拥有一个你说了算的人生·终身成长篇篇》

另一方面,会有这种感觉:一旦分离,就意味着我们共享的这个共同自我就会崩解,这时就会有死亡焦虑。也就是说,我担心你离开我,我会死掉;我也担心我离开你,你会死掉。

影片中的妈妈把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重心,她付出了全部的爱,而在无形中,也与孩子形成了无法分离的共生关系,所以当孩子最终选择离家时,她便立即崩溃、伤心欲绝。

“被以爱之名控制的孩子将会长期压抑和释放不出来攻击性,所以长的像个包子,圆润无害无棱角”而最终被母亲“毁灭”。

有太多成年人之所以处于一种心智不成熟的状态,甚至外貌上都像孩童一般,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共生状态,还没有与妈妈、家庭乃至其他集体分离开来,而发展出一个具有完整个性化的独立个体。

分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先是与母亲分离,然后是与原生家庭分离,接着是创造你的世界……

分离无比重要,要想拥有一个开阔的人生,必须去做这些分离。

你什么时候意识到,你必须与你的原生家庭分离?你为此做过什么样的努力?

B

先学会爱自己

在遇见对的你

前一段时间,节目《我家那闺女》因为催婚催生的话题在网上又引起的轩然大波,papi酱对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人物关系进行了一个排序,顺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对于这个排序,她给出的解释是:“只有自己是陪伴自己最久的,所以自己对自己最重要。”

焦俊艳的父亲则明确地表示:

席间两代人交锋,观念似乎没办法融合。这也是我们在面对亲密关系时最容易产生困惑的原因,对我们最重要的,到底是自己还是他人?

在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本半自传的书,作者是一位法国的作家和身心灵导师。其中有一个关于她亲身经历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女人,有一年,她认识了一个同样才华横溢的男人。后来,他们相爱了。她从未体验到这么浓郁的爱,她全身心地爱着那个男人,同时也感受到那个男人对她毫无保留的爱。在他们相爱的那三年,她的整个世界有了非同一般的意义。

直到有一天,这一切都戛然而止了。那是非常平常的一天,她在家打扫卫生,这次她想做得比平常更彻底一些。她清理了很多平时忽略的角落,然后她突然发现一个从没有注意过的小暗箱,还有一把小小的密码锁。

她尝试了几次,竟然把箱子打开了。结果,她发现里面有很多信件。这些信件的内容是那个与她相爱的男人和另外一个女人的交往过程。她无比惊讶地发现,这个男人在和她交往的过程中竟然同时还在和另一个女人交往,而且他对对方的表白和赞美,所使用的词句,都是曾经对她说过的。

可以想象,在那一刻,她的世界崩溃了。

她感觉过去这几年自己的幸福生活简直就像一个笑话,这个男人从未真正全心全意爱过她,她过去一直都生活在一个谎言中。她痛苦到了极点,她离开了那个家。不知道要去哪里,她在外面飘荡了几天,最后决定自杀。

她来到海边,慢慢走向大海深处。当海水没过她的双腿时,也许是冰凉海水的刺激,也许是内在某种神秘力量的苏醒,她内心深处突然闪出一个问题:

如果这三年这个男人从未爱过你,那么你感觉到的爱是真的吗?

这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有智慧的问题。她听到了这个声音,停了下来。然后,答案出现了,她只能诚实地回答,那种幸福的、被爱的感觉是真实的,无法否认。也正是因为那份感觉太美好了,当它失去时才令人无法接受。

紧接着,这个声音问出了另一个终极智慧的问题:

如果那个男人从未真正爱过你,那你感受到的爱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一个人呆呆地站在海水中,思考这个问题,寻找答案。最后,她没有别的答案,唯一的答案就是——这爱的感觉是自己给的。

就在答案出现的那一刻,她意识到所有的感觉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无论是之前被爱的感觉,还是之后被伤害的感觉,或者是现在这份超越被爱和被伤害的感觉,统统都是自己创造的。于是,这个女人就在这一刻,觉醒了。

被爱的感觉、受伤的感觉到最后彻底从这些故事中获得自由的感觉,统统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不要以为被爱的、有力量的、有成就感的、被信任的这些好的感觉是别人给你的,需要依赖某个特定的人或某件特定的事。

又或者,如果有一天,你感觉自己被伤害了,这被伤害的感觉和被爱的感觉也是一样的,那个事件或者个人只不过是个媒介,整个过程只是一个把原本就属于你的力量、爱投射到对方身上,经过二次加工换个包装再拿回来的游戏。

学会把投注在别人身上的期待和注意力收回来,放到自己身上,这是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感受负责的第一步,也是收回力量最重要的一步。

- END -

自立不自我

自爱并爱人

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整理丨浪里白熊 Ξ 图 | 网络

转载及合作请联系后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