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姚圣国玉雕:方寸间琢山水画境,清新隽逸!

置顶玉雕界,享一手资讯

艺术名家 / 玉雕视界

作品首发 / 独家视角

名家推荐 / 艺术美学

市场观察 / 原创雕刻

治幽轩邃室

赏案上云山

焚香,品茗,闻筝

虽处闹市

而有山林之致

古人谈佩玉为君子之始,更是心灵寄居之所,于清净书斋中陈置方寸玉云山,怡情格物,始有“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之雅兴。云山璜珮是古时君子斋心比德的必要寄托,牵动着文人感悟天地,回归自然,追寻自我,亦是文人雅赏之物,悠悠历史长达千年。

先哲曰:“古之君子,行无友,则友松竹;居无友,则友云山”。心境淡荡之士,虽无人为伴,亦不觉空虚寂寞。他们将自身性灵安放于云山之中,散发出兴味不凡的闲情意趣,成为了最耐人品寻的中国式经典生活。

对于古代仕宦文人来说,局促尘廛之间,久厌喧嚣,故时作林泉之游,高蹈远引,领略之馀,方寸云山便是偏安一隅的不二之选。是隐于市的绝佳处所,方寸之境也能与朋友谈笑风生“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除了赏玉之外,静坐一方茶室。燃一线香,发而为诗,画以写意。山水洗心,看尽世间浮沉,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亦是一种宁静致远。

故云:“欲见圣人气象,须于自己胸中洁净时观之。”寻味云山雅韵,莫不如此。品游世间,心随境转,思由情牵,尘心可以障目,浊思可以蒙神,目之不清,神之不畅,气象何求?

非胸中夙有烟霞者,不能畅方寸之绝韵也。

青年玉雕师姚圣国,有感斯怀。在山水玉雕的创作上,探索经年。其作借鉴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技艺,以画入玉,并加以创新发展,写实写意融合,诗情画意意境动人。

其作品选材玉料,油润细腻,白度亦佳,侧面留点点皮色,可知其为和田玉籽料所制,其价值可见一斑。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方寸间琢山水画境,但见晴空万里,远处苍山蔼蔼,近处树木葱葱。另面则布局较为疏朗,远山近水,宛若画意。是作雕工精湛,浮雕层次分明,将云山近水收纳于方寸之间,层次分明,可见其对玉雕功力把控之深厚。

又有作于方寸,以书法刻上古人的山水诗句。以刀代笔,临摹的书法有张有驰,有缓有疾,流畅纵逸。与清新隽逸的画面,相互辉映,引得观者遐思,在书情画意中沉淀心灵。

云山为友,此乐最真。

古人曾有妙语:“怪石为实友,名琴为和友,好书为益友,奇画为观友,法帖为范友,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净几为方友,古磁为虚友,旧炉为熏友,纸帐为素友,拂麈为静友。”这番格物心境,已达到物我同一之真界,此身虽只伴玩物于容膝斗室,但精神上却已经思接天地、意穷太古,真谓格物清心!

正如宋人李弥逊观石有感:“今一旦得是数山,坐四方之胜,岂不幸欤。吾将寓形其间,而与之俯仰上下。不知我之在丘壑,丘壑之在我也。”

姚圣国,海派玉雕大师。 1989年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2005年进入忠荣玉典学习玉石雕刻,追随师父刘忠荣大师学艺10年,主要擅长的雕刻的题材有:国画山水,人物,花鸟等等,最有特色的是山水题材。作品在设计上引用了国画构图理念,并巧妙的结合雕刻的手法来表现画面的层次,在意境上追求闲情逸致和诗情画意。作品呈现出清新淡雅,安静祥和的艺术特点。2013年末与姐姐姚圣云共同创办国云玉舍玉雕创作室。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