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是悲伤的一天,继上午传来著名歌手臧天朔以及相声名家张文霞的噩耗之后。昨日晚间,噩耗再次传来。

师胜杰治丧小组发布讣告称:2018年9月28日9点43分,著名相声演员师胜杰因病在哈尔滨逝世。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师胜杰老师是相声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之一,是著名相声艺术家侯宝林的关门弟子,多年来为我们贡献了无数经典的相声桥段。

▲师胜杰、石富宽相声作品《学日语》

世间再无师胜杰老师那儒雅、质朴的相声,也再无师胜杰老师和蔼又到位的点评。去世前两个月,师胜杰老师在节目《笑礼相迎》中,还对如今相声发展存在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带走师胜杰老师的,又是癌症,据媒体报道,是肝癌,而此前的新闻报道又说师胜杰老师罹患的是胰腺癌,这是什么情况呢?会好君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说说。

能准确品尝出度数的“酒仙”

师胜杰老师爱喝酒是出了名的,在曲艺界素有“酒仙”的外号,他爱喝酒到什么程度呢?据说一天不喝酒就难受,长期的饮酒又让他练出了一手“能够准确品尝酒精度数”的绝技。

然而长期酗酒,也让师胜杰老师在花甲之年就罹患癌症,会好君在昨天的文章《臧天朔去世:任你是大哥也敌不过“一发现就是晚期”的肝癌!》中提到,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氧化为乙醛,乙醛具有肝毒性和致癌性。长期酗酒,癌症风险大大提高。

酒精被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人体至少有7个部位的癌症都和它有着明确的联系:口咽、喉部、食管、肝脏、结肠、直肠和乳腺。在这其中,随着饮酒风险增加幅度最大的是口腔、咽部和食道部位的癌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平均每天摄入酒精50克以上的人在这些方面的患病风险大约是不饮酒者的4~7倍。

酒精与癌症的关系存在明确的“剂量-效应关系”。也就是说,喝得量越多,患癌症风险越大,国内外多项研究已经明确这种关系。

哪怕一滴酒,也会提高疾病风险。喝酒并不存在安全限量,《柳叶刀》最新研究表明,无论饮酒多少均会增加房颤、心衰、致命性高血压、致命性主动脉瘤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喝酒没有所谓的“安全阈值”。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胰腺癌变肝癌是怎么回事?

今年3月,师胜杰老师被曝身患重病,消瘦脱形,当时提到的病因是“胰腺癌”,而师胜杰老师病逝后,媒体报道的病因却是“肝癌”,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注意,3月时,报道师胜杰老师病情的时候,已经提到“胰腺癌肝转移”。

胰腺癌肝转移是胰腺癌病情严重的一个重要表现,而“转移”则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特征之一。

胰腺癌是一种非常棘手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胰腺癌早期的确诊率不高,手术死亡率较高,治愈率极低,5年生存率<1%。

恐怖如斯!

胰腺癌严重后可通过三种渠道转移:

1.直接浸润转移。胰腺癌早期癌细胞可直接侵犯邻近的总胆管下端、门静脉、下腔静脉及肠磊膜上血管。胰腺癌晚期通常癌细胞浸润腹膜后纤维脂肪组织、十二指肠、小网膜囊和胃后壁等。

2.淋巴腺转移。胰头部的癌肿淋巴腺及肝胆等器官转移机会最多,肝门部及幽门下淋巴腺群转移率最高。胰体尾部肿瘤转移更广泛,除发生周围淋巴腺转移外,也转移至肝、骨骼、肺等器官。

3.血行转移。胰腺癌可直接累及门静脉、肠系膜血管、脾静脉及下腔静脉。血道播散通常由门静脉转移至肝,再转移至肺,继而转移至肾上腺、骨骼、肾、脑和脾等组织。

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难以察觉,同时胰腺癌癌细胞转移时间较早,所以当确诊为胰腺癌时,很多患者癌细胞已经转移。

如何预防胰腺癌?

目前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法仍是手术切除,然而数据表明,手术预后效果并不理想,五年生存率极低。

所以,做好胰腺癌的预防才是避免的有效办法。

虽然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一些危险的风险因素已经被确定:

(1)高蛋白、高热量、多油炸饮食。研究表明,高蛋白、高热量、多油炸饮食的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和死亡率较高。

(2)糖尿病。研究表明,糖尿病和胰腺癌关系密切,是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死亡率为正常人群的2~4倍。

(3)吸烟饮酒。饮酒的危害上面已经说过,而尼古丁可以影响胰腺分泌,进而发生胰管上皮的病变。资料表明,在吸烟饮酒者中,胰腺癌发病率为非吸烟饮酒者的2~2.5倍,胰腺癌的发病年龄前者比后者提早10~15年。

(4)化学药物或环境。很多化学物质都可以直接诱发胰腺癌,如甲基亚硝基脲或甲基亚硝基脲烷、二甲基苯丙蒽、重氮丝氨酸等。长期接触化学药物或者处于这些化学环境下,罹患胰腺癌的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

(5)慢性胰腺疾病。慢性胰腺疾病和胰腺癌关系密切,慢性胰腺炎患者较一般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率可高出100倍。

胰腺癌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

(2)没有刻意减肥体重却明显下降;

(3)长期患有糖尿病(或者没有糖尿病血糖却异常升高);

(4)原因不明的上腹部疼痛或者背部疼痛;

(5)莫名的消化不良或者其他消化道症状。

和昨天说的肝癌一样,胰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往往发现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所以会好君想说,平时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然哪天疾病爆发就晚了!

在胰腺癌的防治中,血糖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胰腺的损伤,进而诱发胰腺癌,而非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异常升高可能就是胰腺癌的信号。所以会好君推荐大家,把血糖监测搞起来!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点击【了解更多】就可以买到这款血糖检测仪

-END-

杀死师胜杰老师的真凶到底是谁?


点个赞,转发这位可爱的老师~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