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纪念12次列车战胜洪水6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电影《12次列车》原型人物,第一任12次列车长、84岁高龄的张敏媛老人以及12次列车现任列车长等一行数人重返绥中,来到当年列车遇险路段,追忆当时惊心动魄的抗洪经历,并先后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胡清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7HtW6R8OfXA\" img_width=\"450\" img_height=\"434\" alt=\"葫芦岛: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张敏媛(右二)参观绥中县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0年前“12次列车”战胜洪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7Hsn6MArj86\" img_width=\"446\" img_height=\"291\" alt=\"葫芦岛: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沈阳列车段12次列车全体乘务员在战胜洪水现场的合影。资料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7Ht6Aa9kS2g\" img_width=\"450\" img_height=\"234\" alt=\"葫芦岛: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1959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英雄列车沈阳列车段三八青年红旗包车组战胜洪水的事迹》一文。\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7HtJ2mCIqFZ\" img_width=\"450\" img_height=\"347\" alt=\"葫芦岛: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张敏媛在参观留言簿上写道,“祝绥中人民与12次列车友谊长存”。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胡清摄\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C7HtW6R8OfXA\" img_width=\"450\" img_height=\"434\" alt=\"葫芦岛:60年后“英雄列车长”重返旧地\"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张敏媛(右二)参观绥中县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胡清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0年前,沈阳铁路局12次列车因在辽西特大洪灾中保全旅客、抢救灾民而名扬全国。当时年仅24岁的列车长被誉为“英雄列车长”。《人民日报》报道了“英雄列车”壮举,《12次列车》也被搬上银屏,从此英雄列车享誉全国。\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她叫张敏媛,1935年生人,原沈阳铁路局客运段第12次列车第一任列车长。时光荏苒,一个甲子的人间长情。60年前,她与多名乘务员忍饥饿、保灾民成为时代楷模;60年后,她再次重返这片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土地寻访,谆谆嘱托新时代青年要珍惜美好幸福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纪念12次列车战胜洪水60周年的特殊日子里,电影《12次列车》原型人物,第一任12次列车长、84岁高龄的张敏媛老人以及12次列车现任列车长等一行数人重返绥中,来到当年列车遇险路段,追忆当时惊心动魄的抗洪经历,并先后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0年前12次列车救旅客和灾民\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59年7月22日,一场特大洪灾肆虐于辽西大地。正在行驶的沈阳至北京12次特快列车行驶到绥中县前卫路段时,发现前方铁轨被洪水冲毁,果断倒车后退,后被困在绥中县境内前卫至高岭间,一困就是3天3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2次列车上的20多名女乘务员在车长张敏媛的带领下,克服断粮、断水等种种困难,将列车上仅有的和飞机空投的食品全部供应给旅客,自己则忍饥挨饿。不仅保护了全车612名旅客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还抢救出了当地350多名灾民,受到了铁道部嘉奖,并被授予“英雄列车”称号。当年10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英雄列车沈阳列车段三八青年红旗包车组战胜洪水的事迹》的文章。同年11月,列车长张敏媛作为铁路系统的先进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大会,受到老一代革命家的亲切接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960年9月,八一电影制片厂根据中国铁路文工团的同名话剧改编并摄制成电影《12次列车》。“12次列车”也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英雄典范,成为几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60年后新老列车长再返绥中旧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019年7月20日,张敏媛和家人以及12次列车现任党总支书记王丹丹和第47任列车长程旭来到绥中县寻访。大家来到当年列车遇险路段,追忆当时惊心动魄的抗洪经历。张敏媛在绥中前卫镇长江村见到了当年被解救的村民赵连成、赵连富和赵玉凯等代表,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家常、忆往昔。虽然60年不见,依然备感亲切,激动万分。救命恩人的到来使他们格外激动,他们紧握老人的手,眼睛湿润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随后,老人来到当年因洪水被困的事发现场,把列车组当年在突发洪水面前临危不惧、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的惊险经历讲述给现场的人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69岁的赵连成说,那时他刚上小学1年级,当年夏天突遭特大洪灾,当时家里院里和屋内都进了水。“当时可吓坏了,我就往外面高处跑。当看到一列火车停在火车道上,我使出浑身力量往上爬,被列车员救上火车,才避免了意外发生。后来大水稍微退去,我跑回家中发现,家里的炕都塌了,非常感谢12次列车员救了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新老12次列车成员还来到绥中县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大台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参观学习。看到这两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文化、宣传等非常符合时代潮流,且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张敏媛勉励后辈们要不忘初心、珍惜美好幸福生活,同时在爱国建家乡的建设中做出自己的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绥中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李文喜说,张敏媛老人已84岁可精神矍铄,回忆当年场景滔滔不绝,老人说60年了,忘不了绥中人民。“重温英雄事迹、抚今追昔令人心潮澎湃、感慨万千。12次列车的当年英雄壮举是留给后辈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绥中县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看到里面陈列着12次列车当年战胜特大洪水的真实场景和事迹图片介绍,张敏媛对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讲述了当年战胜洪水的经过,并在参观留言簿上写道,“祝绥中人民与12次列车友谊长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绥中县人民政府旧址纪念馆馆长孙剑说,张敏媛老人为纪念馆赠送了当年被救村民送他们的复制锦旗、老照片、光盘和列车长臂章等。“老人头脑清晰、思路敏捷,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们也深受鼓舞,老人说下次来还要给纪念馆增添一些历史资料。聆听历史的回音、回顾‘英雄往事’,更加坚定了我们要做好传承的信念,往事不能忘、情怀不能变,英雄列车的传承是新时代的召唤,后来者义不容辞。”\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驻葫芦岛记者胡清\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0962870499789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