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152304d63dcb41b4a6cee04a82b1f0d0\" img_width=\"394\" img_height=\"522\"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文\u002F陈乔桂\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乡组建。海军初创之际,大部分官兵从陆军调入,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原来都是身经百战的陆军战将。康志强就是这样一位由陆上“猛虎”变身沧海“蛟龙”的开国中将。\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宁死不肯留在长征路上\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康志强原名康世发、康子祥,1912年8月生于江西兴国县崇贤区方太圩青布村(今方太乡青布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6岁那年,兴国燃起土地革命之火,他扛起梭镖打土豪斗劣绅,参加村里少年先锋队活动。1930年7月,红军在兴国招兵,他赶忙找苏维埃政府开介绍信,加入了红军,被编入红1军团12军1纵队2支队3大队当战士。他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五次反“围剿”作战,因作战勇猛过人提升为班长。1932年7月,上级选送他到瑞金中央军事政治学校(简称“红军学校”)学习。经8个月苦读,他掌握了初级军事技术和指挥战术,思想水平明显提高。1933年4月,他升任红一方面军新编第6师连指导员。6月,再入红军学校学习。10月,红军学校一分为四,他被分到第1步兵学校即工农红军彭杨步兵学校。11月毕业,留校任政治教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战略转移。中央红军4个学校合编为干部团,康志强任该团2营5连政治教员兼指导员,随队长征。1935年3月下旬,红军四渡赤水后,康志强不幸患上疟疾,战友们轮流用担架抬着他行军打仗。身体稍好一点,他就骑干部团政委宋任穷的骡子行军。艰难困苦难以言状,红军前要突破敌重兵阻截,后要摆脱敌大军追击,几乎每天都是战斗和急行军,休息时间很少,伤病员成了沉重负担,他每天在担架或骡背上都心急如焚。3月底,部队南渡乌江时,干部团第2营忍痛决定,给他80块银元做生活费,将他留在当地百姓家养病。他得知这个决定,急得流泪,宁死不肯留下。他找到宋任穷说:“宋政委,我要一起走,从现在起,我不要抬,也不再骑你的骡子,就是爬,也要跟上部队长征。”宋任穷对2营政委丁秋生说,把康志强带上一起走吧,继续将自己的骡子让给康志强。几天后,康志强身体刚有好转,就咬牙坚持徒步行军。历经艰险,他终于逐渐恢复健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5年6月,中央红军到达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干部团和红四方面军红军学校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大学,康志强调任红军大学特科团工兵连指导员。过草地时,工兵连担负红军右路军收容任务,收容掉队伤病员,掩埋牺牲战友。粮食极度缺乏,康志强带领连队以野菜、草根、树皮、皮带充饥,将仅有的一点青稞面留给伤病员,鼓励连队官兵和伤病员勒紧裤带,咬牙坚持,走过草地就是胜利。极端恶劣的环境,夺去不少官兵的生命。与他一同入伍的一位战友走着走着,突然无力地说:“老康,我走不动了。”倒下再也没有起来。一天,康志强看到几名掉队战士靠在一棵树下“休息”,上前催他们上路时,才发现已经牺牲。他强忍悲痛,带着连队掩埋好战友遗体,作好标记,又继续前进。经约一周的艰难跋涉,他终于带着连队走出茫茫草地,胜利完成收容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此后,康志强先后任红1军团2师4团2连指导员、1师1团总支书记、1师1团政委、红1军团政治部组织科长,参加了直罗镇、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任军团政治部组织科长时,军团政治部主任是邓小平,他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战斗工作学习,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工作能力、理论水平提高很快。\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死打硬拼粉碎日军九路围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全面抗战爆发后,康志强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队政治大队大队长。1938年春,任第115师344旅689团政委,与团长韩先楚一起,率团随八路军总部在晋冀豫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人由同蒲、正太、平汉铁路线及长治、屯留等地出动,分九路大举围攻晋东南地区,企图消灭八路军总部及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此时第689团奉命随第344旅划归第129师指挥。八路军总部决心集中兵力,相机歼敌一路:令第129师和第689团转移至日军合围圈外的涉县以北地区待机;令内线部队牵制和逐渐消耗日军;令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以部分兵力配合反围攻作战。\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ca795ebbba248dd86aa169525611a9a\" img_width=\"528\" img_height=\"422\"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新四军9旅旅长韦国清(左)、政委康志强(中)、政治部主任张震球(右)。\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至10日,九路日军已有六路被八路军、游击队及国民党军阻滞。另三路进入晋东南根据地腹地,不断遭八路军阻击袭扰,相当疲惫。八路军总部即令第129师和第689团迅速返回根据地武乡以北地区,伺机歼敌。\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5日黄昏,入侵武乡县城的日军第117联队及配属特种兵共3000余人,受打击后连夜弃城,沿浊漳河东撤。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决心以4个主力团迅速发起追击,歼灭此敌。遂令康志强、韩先楚所率第689团和第772团为左纵队,第771团为右纵队,沿浊漳河两岸平行追击,第769团沿武乡至襄垣大道追击。受领任务后,康志强立即组织全团进行战斗动员,要求官兵充分认清取得这次战斗胜利的意义,坚决打好团队组建以来第一次大仗;党员要冲锋在前,奋勇杀敌,树好榜样。\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6日晨,实施平行追击的第771、第772团在武乡以东长乐村将东撤日军1500人截住,迅速分割围歼,战斗非常激烈。已过长乐村的日军1000余人回援,向第772团左翼戴家垴阵地猛攻。防守戴家垴的第10连与10倍于己的日军激战4小时,打退日军多次冲击,一个排全部牺牲,部分阵地被日军占领。危机时刻,康志强、韩先楚率第689团于12时急速赶到,投入战斗。\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为夺回戴家垴,康志强、韩先楚指挥部队猛攻。康志强怒目圆睁,挥臂高呼:“同志们,杀敌立功的机会到了,冲啊!”与韩先楚率领官兵冲入敌阵,展开肉搏,夺回了阵地。\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日军不甘心失败,从辽县调集1000余人增援,于14时赶到,向第772、第689团阵地发起一次又一次反扑。康志强、韩先楚指挥官兵与日军展开5次白刃格斗。一次,日军冲到离第689团指挥所10余米之处,情况万分危急,康志强、韩先楚临危不乱,带领部队浴血苦战,坚决打退了日军。经反复争夺拼杀,第689团连续打退日军7次疯狂冲锋,保证了长乐村战斗胜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刘伯承、徐向前在师指挥所用望远镜观察戴家垴战况,看到官兵奋勇冲杀的壮烈场景,非常激动。刘伯承对徐向前说:“你看689团打得多好!真是撼山易,撼689团难!”徐向前说:“打得好!太好了!115师的同志们打得太顽强了!”17时,日军从辽县方向又出动1000余人增援。刘伯承考虑被围日军已大部就歼,而全歼该敌有困难,遂令部队撤出战斗,转移待机。此战共歼日军2200余人,对粉碎日军九路围攻起了决定性作用。4月16日,刘伯承发布嘉奖令:“689团团长韩先楚、政委康志强及全体指战员:在这次马庄、长乐村战斗中,你们表现出非常英勇顽强、前仆后继、死打硬拼的大无畏的高贵品质,特予以嘉奖。”\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为扩大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4月下旬始,康志强、韩先楚率第689团东进冀南、豫北,协同兄弟部队打击日伪,清剿土匪,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团队很快由东进时1000余人发展壮大到4000余人,成为第344旅的主力团。\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39年9月,康志强、韩先楚奉命率团再入山西武乡地区,担负八路军总部警卫任务。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参谋长左权经常到第689团检查指导,康志强学到许多带兵之道。这时盘踞武乡东南襄城的日军经常窜出“扫荡”,烧杀奸淫无恶不作,康志强、韩先楚决定设计打击该敌。12月底一天,他们预派部队在城郊有利地形设伏,令少数战士装扮成妇女在附近田间劳动,诱敌出城。敌果然上钩,出动30余人向田间扑来。敌进入伏击圈后,伏击部队突然出击,敌猝不及防,乱作一团,纷纷被歼。仅10分钟,战斗结束,除1名日军被俘外,其余全被击毙。朱德称赞:“这一仗抓住敌人弱点,发挥了自己长处,仗虽小,打得很灵活,很巧妙,很成功。”此后不久,康志强、韩先楚又用调虎离山之计,在大池村设伏,歼日军130余人,缴长短枪40余支、小炮2门、子弹1万余发和一批军用物资。康志强、韩先楚从战利品中选出一匹骏马、一把日军指挥刀、一件大衣,派人代表全团送给朱德作纪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df77b1d42b04ebe939a61c809cc6d17\" img_width=\"528\" img_height=\"426\"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长乐村战斗示意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d5471e5311343eda94d8a12259ff789\" img_width=\"394\" img_height=\"516\"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38年4月,粉碎日军九路围攻战斗中,129师386旅部攻入榆社城。\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0年2月后,康志强先后任八路军第2纵队新编第1旅政治部主任、第344旅政委,八路军第4纵队4旅政委,新四军第4师10旅政委、9旅政委兼淮北第三军分区政委等职,率领部队在豫皖苏、淮北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对抗日伪军的“扫荡”“蚕食”“清乡”,反击顽军进攻和摩擦,建立和发展了邳县、睢宁、铜山等抗日民主根据地,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因时制宜开展战时政治工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康志强当干部之初就是政工干部,他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学习政治工作,经无数次战斗磨砺,不但成为率兵驰骋沙场的猛将,而且成为高超的战时政治工作行家。\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5年底,康志强利用战斗间隙,回顾第9旅政治工作,系统梳理战时政治工作经验,写出1.7万字总结,在旅军政干部会上作报告。报告紧密联系战斗实际,对战前准备、思想动员、战场鼓动、瓦解敌军、民夫工作、战后工作等分别详细阐述。报告列举大量第9旅的战例,理论性操作性很强,获得军政干部普遍好评。这份报告成为第9旅珍贵的战时政治工作教材。\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7年1月,华东野战军组建,其第2纵队由韦国清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副司令员,康志强任副政委。3月,第2纵队在胶济铁路周村地区休整,康志强着重抓了形势任务教育和开展诉苦、立功、团结互助运动。教育前,他调研了解到,内战开始后,部队从淮北撤到苏北,再撤到山东,而官兵多是苏皖人,很多人不愿远离家乡;有的不满大踏步进退,怕苦怕累怕熬夜行军,认为“拖死不如打死”;随着大量俘虏补入,部队内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为此,康志强组织部队围绕粉碎敌重点进攻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官兵认清战争的长期性艰苦性,认清战胜敌人的有利条件,认清可能遇到的困难,坚定胜利信心。同时组织部队广泛开展诉苦、立功、团结互助运动,通过倒苦水、挖苦根、团结互助,激发官兵阶级仇恨,提高阶级觉悟。他还规定要尊重被俘入伍战士,一律称“解放战士”,不准称“俘虏兵”,违者处分。这些措施增强了官兵阶级感情,增进了内部团结,提高了部队战斗力。此后,康志强与韦国清率部参加了孟良崮、胶河、莱阳等战役,为粉碎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作出重要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678fc32d16f14f4b9d46eccb6f64a537\" img_width=\"528\" img_height=\"363\"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44年新四军第四师第九旅第二十七团营以上干部在睢宁县古邳镇的合影,右四为康志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8年1月,康志强任第2纵队政委,滕海清任司令员。2月,康志强、滕海清率部挺进苏北。3月,第2纵队出击益林,在兄弟部队配合下,全歼敌整编第51师113旅7000余人,生俘少将旅长王匡。到苏北后,在山东补入的官兵因语言、生活习惯不同,与地方接触时,常与群众发生争执、误会,军民关系不够融洽。为此,康志强与纵队政治部主任邓逸凡联名写了《为改善军民关系,给各级政委主任的一封信》,要求部队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并执行6条禁令。这些规定有效预防了矛盾,密切了军民关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1月,淮海战役打响。在消灭黄百韬兵团的战役第一阶段,康志强、滕海清率纵队担任迂回包围任务,全歼敌第107军,歼第74军、第70军各一部。在消灭黄维兵团的战役第二阶段,康志强、滕海清率纵队先挥师南进宿县以东地区,与兄弟部队一起担负切断李延年兵团和黄维兵团联系的任务。后在郭楼截击杜聿明集团南逃。郭楼是敌南逃要冲,为逃避被歼,敌集中飞机、坦克、大炮猛攻,战斗极其惨烈,阵前尸横遍野。康志强亲临前沿阵地,鼓励指战员严防死守,寸土必争,要求“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第2纵队官兵同仇敌忾,奋勇冲杀,先后击退敌数十次猛攻,粉碎了杜聿明集团突围与黄维集团会合的计划,将杜聿明集团压缩于陈官庄地区。12月16日,进入战役第三阶段,第2纵队在协同兄弟部队严密围困杜聿明集团同时,进行战地休整。康志强和邓逸凡联名下达《政治命令》,要求部队休整期间,“不间断地进行坚守阵地、歼灭敌人的政治动员”,“利用一切空隙时间,结合具体任务,开展敌前学习,解决干部的战术指挥问题”。他组织部队认真学习毛泽东《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的评论和“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号召,广泛开展战场评功庆功、火线入党和前线文艺活动,大力宣扬和表彰英雄模范,有效激发了官兵战斗热情。同时组织一线部队展开政治攻势,用喊话、写信、发传单等方式,瓦解敌军。十余天共有1000余名敌官兵来纵队投降。1949年1月6日,华东野战军向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康志强、滕海清率纵队首克李明庄,再战范庄、王庄,继而攻占李康楼、地祖庙。10日拂晓,又会同兄弟部队全歼陈官庄敌军。在历时65天的淮海战役中,康志强、滕海清率纵队南追北攻,死打硬拼,转战1200余公里,共歼敌3.6万余人,出色完成作战任务。\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9年4月20日,康志强、滕海清率部参加渡江战役。突破江防后,指挥部队勇猛穿插,大胆迂回,追歼逃敌,先后解放青阳、宣城、余杭、杭州、奉化、温州等城镇,为解放华东作出重要贡献。\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在“南昌”舰上迎接毛泽东视察\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49年8月,康志强奉命到华东军区报到。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唐亮对他说:“目前有4个岗位急需干部,一是到第20军任政委,二是到华东军区政治部任组织部长,三是到华东军区海军任政治部主任,四是到党校任校长。你可考虑一下去哪里。”正考虑时,他的老战友、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张爱萍来到他住处,动员他去海军。于是,他向唐亮表明想去海军的意愿。9月12日,他正式出任华东军区海军政治部主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华东军区海军组建尚不到半年,由三野直属部队4000余人和国民党海军起义、投诚的1000余名官兵及40余艘舰艇组成,人员成份和思想都很复杂,要把这样一支队伍建成党绝对领导下的能征善战的蓝色国土卫士,难度可想而知。经一段时间调研后,康志强在张爱萍和其他领导支持下,以主要精力抓了“人”的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用人原则:“在共产党绝对领导之下,以工农为骨干,以解放军为基础,吸收大量革命青年知识分子和科学技术人员,争取团结和改造原海军人员”,这后来成为人民海军创建时期的组织原则。这一原则和方案,对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各类人员建设海军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军是技术密集型军种,组建之初,技术干部严重缺乏,如按部就班很难在短期解决。康志强认为,原国民党海军的技术干部,多数有一定爱国精神和进步思想,教育改造后可为我所用。于是规定:凡原在国民党海军服务,不论脱离迟早,不论官佐士兵或职务高低,不论专业,只要愿为人民服务,均可前来登记,经审查后加入人民海军。执行这一政策后,原国民党中的一批技术人员,都加入海军行列,有效缓解了技术人员紧缺的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59dc813acf9548b9aea50ffb7e2d7674\" img_width=\"394\" img_height=\"495\"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华东军区海军。左起:康志强、陈毅、毛泽东、罗瑞卿、张爱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针对陆军调来人员对掌握海军技术存在畏难情绪、原海军人员不习惯解放军严格的纪律、新入伍的个别青年知识分子怕苦怕打仗等问题,康志强强调政治教育要加强针对性有效性,着重帮助官兵树立克服困难、攻克“文化关”的勇气和信心,发扬解放军的光荣传统,摒弃旧海军的陋习。他自己带头学习掌握海军技术,经常登上舰艇,从舰首到舰尾,从舰面到舱里,察看航海、轮机、火炮等每一战位,走遍每一舱室,走到哪问到哪学到哪,使自己逐渐由“外行”变“内行”。他要求陆军来的官兵热情帮助原海军人员和青年知识分子提高觉悟,虚心向原海军人员学习专业技术,自觉消除居功自傲观念;对原海军人员,在思想上帮助、政治上信任、生活上照顾,教育他们改变旧思想作风,成为人民海军合格一员。耐心细致的工作,促进了部队团结,为华东军区海军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3年2月24日,毛泽东视察海军舰艇部队,康志强和华东军区领导到南京下关码头迎接。当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介绍康志强时,毛泽东亲切地问:你是江西兴国人吧?康志强答:“是的,主席的记性真好!”毛泽东说:不是我记性好,而是你的口音告诉了我。别忘了,在江西时,我曾7次到兴国调查,写了《长冈乡调查报告》,对兴国的风土人情和口音也略知一二。毛泽东登上“南昌”舰,在舰上和大家亲切交谈。他问康志强:你这个政治部主任也出海吗?康志强汇报自己经常随舰出海。毛泽东听后说:我们国家穷,钢铁少,海防线很长,帝国主义就是欺负我们没有海军。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侵略我们都是从海上来,不要忘记这一历史教训。过去你们在陆上,要求你们爱山爱土,现在你们是海军,应该爱舰、爱岛、爱海洋。干海军就要不怕风浪,要到大海里去锻炼。过了一会儿,毛泽东来到“南昌”舰驾驶室,走上指挥台,观看鱼雷快艇表演。当快艇疾速驶过时,毛泽东满意地笑了,不停地向艇上官兵挥手致意。离开“南昌”舰前,康志强等根据事先商议,恳请毛泽东为海军题词,毛泽东欣然答应,来到雷达房,在小桌上分别为“南昌”“广州”“黄河”舰题词:“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此后,康志强始终将毛泽东这一指示牢记心中,作为激励自己干好海军的动力。\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55年9月,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康志强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0月,华东军区海军改称海军东海舰队。12月,康志强任东海舰队政委。\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strong\u003E掌舵人民海军最高学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63年11月,康志强任海军学院第一政委、院党委第一书记,开始了教书育人的新生活。海军学院组建于1952年,是海军最高学府,主要担负培养海军中高级指挥干部、海军军以上机关参谋的任务。这时学院全面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矛盾和问题也不少,在1963年全军军事院校工作检查中受到总参批评。康志强上任后,一面主动与院长谢立全、第二政委雷永通交流沟通,一面深入调查研究,找干部、教员、学员谈心,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摸清情况、反复讨论的基础上,于1964年3月主持召开学院第三届党代会二次会议,全面总结工作,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方案,较好地统一了干部学员思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针对教员队伍不适应教学任务的现状,康志强组织对教员队伍进行调整,将数十名研究能力弱、讲课水平低、年老体弱不胜任授课的教员换下来;报海军首长批准后,组织3个工作组到3个舰队挑选近60名有实战经验、有教学能力的干部当教员,有效提高了教员队伍整体水平。\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学院原来有的课程用英美海军教材,有的课程长期没有成型教材。康志强认为英美教材不符合我军实际,学院应以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指导,教授人民海军战术思想;应根据海军“空、潜、快”(指航空兵、潜艇、快艇)的建设方针和近海防御的作战任务,借鉴世界各国海军经验,编写自己的成套教材。经一年多努力,到1965年5月,全院完成编写110多种教材,成为教学基本依据,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e5581f41e55b46748a8b41a2e1aae8b0\" img_width=\"528\" img_height=\"362\" alt=\"兴国走出的开国中将,受到毛泽东关注的东海舰队首任政委,68岁高龄率队完成人民海军首次远航\"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 class=\"ql-align-center\"\u003E\u003Cbr\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u003Cstrong\u003E◆1953年,毛泽东视察华东军区海军,在码头与康志强握手。\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他还组织业务部门制定完善了整套的教学制度,依靠制度保证教学处于学院各项工作中心位置,保证教学时间、内容、效果落实。他自己经常到课堂听课、与教员、学员座谈,了解情况,掌握各方面需求。学院开办政治工作训练班后,他亲自授课,凭自己丰富的政治工作实践,将政治课讲得符合实际而又生动有趣,深受学员好评。\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好地克服了海军学院原有问题和不足,学院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在总参随后几年的检查中,学院多次受到表扬。\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文化大革命”中,康志强被戴上所谓“三反分子”帽子,一度停止工作,关进“牛棚”。1975年8月,康志强任海军北海舰队第一副政委、舰队党委副书记。1978年5月,任北海舰队政委。1980年1月,北海舰队司令员饶守坤调离,此后近两年舰队司令员缺位,康志强主持舰队全面工作。为实现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目标,他决心组织舰队进行远海训练。5月,经军委批准,已68岁高龄的康志强,率领舰艇编队进行远航训练。舰队从青岛出发,连续航行44天。这次训练,打破了中国海军不能远航的论调,使部队初步掌握了远航训练作战的经验,为远航执行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为此,康志强等领导受到邓小平、胡耀邦的接见和肯定。1981年3月,康志强被任命为海军副政委,为保持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连续性,组织安排他暂留北海舰队工作,直至8月才到海军上任。\u003C\u002Fp\u003E\u003Cp class=\"ql-align-justify\"\u003E1986年11月,康志强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未经许可不得转载\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侵权必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strong\u003E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41444296907213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