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div\u003E\u003Cp\u003E如今,就安徽省和江西省来说,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邻近的。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安徽界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河南、湖北, 南邻江西,北靠山东,安徽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处华东地区,界于东经113°34′36″-118°28′58″,北纬24°29′14″-30°04′41″之间,东邻浙江、福建,南连广东,西靠湖南,北毗湖北、安徽而共接长江。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其中,就安徽省下辖的太和县和江西省下辖的泰和县,名字的读音正好一模一样。而这,无疑是非常有趣的地方。\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24a25cb797824b3a881b5242ac1c615d\" img_width=\"527\" img_height=\"414\" alt=\"安徽省一个县和江西省一个县,名字的读音恰好一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一方面,就太和县来说,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古名鹿上、邢丘、廪丘。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就太和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战国时期属魏国,后归楚国。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设立新阳县,属颍川郡,今安徽省太和县一带属之。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阜阳市太和县一带成为曹魏的疆域。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该地区属之。南朝梁时期,设立陈留县,今太和县一带属之。\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0337223eac8b478cb589efa58512ee76\" img_width=\"691\" img_height=\"620\" alt=\"安徽省一个县和江西省一个县,名字的读音恰好一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隋朝时期,改陈留县为颍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设立百尺镇(今原墙)。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设立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公元1304年,元朝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由此,就安徽省太和县来说,历史上曾名为“泰和县”。清雍正二年(1724年),太和县改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截至2018年底,太和县总面积达1867.1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143万人。\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0da50790dad405fb14f5becce5681e0\" img_width=\"566\" img_height=\"477\" alt=\"安徽省一个县和江西省一个县,名字的读音恰好一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一方面,就泰和县来说,名字的读音和太和县恰好一样。换而言之,仅仅从读音上来看,无法准确区分泰和县和太和县。泰和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泰盆地中心的吉泰平原,东南毗兴国县,西连井冈山市、永新县。泰和县东西长105公里,南北宽57公里。就泰和县的历史来说,春秋、战国先后属吴、越、楚,秦属九江郡;西汉时期,今江西省泰和县一带为庐陵县境,东汉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设立西昌县,为庐陵郡治,故城在今县城西1.5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717b55febe0c467cb63b508e9aec7771\" img_width=\"711\" img_height=\"485\" alt=\"安徽省一个县和江西省一个县,名字的读音恰好一样\"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四\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最后,三国这一历史阶段,魏蜀吴三国鼎立,今泰和县一带成为东吴的疆域。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一说十年),正式设立泰和县,属吉州(后称庐陵郡)。唐朝时期,泰和县改名为太和县,仍属吉州。元朝时期,太和县属江西行中书省吉安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再次将太和县改为泰和县。由此,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历史上,安徽省太和县和江西省泰和县都互相使用过对方的名字。截至2018年底,泰和县266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60万人。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文\u002F情怀历史\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0374785495911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