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他和2000花店合作,3km内接单,月流水近100万

随着共享经济的来临,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等。那么在James(朱正)的答案是共享鲜花。

James每次买花送人,都会被花店推荐爆款——33朵玫瑰花束。但他不想送这束花,“太常见了,不走心”。

他曾任职于某时尚集团,自己也开过花店,对鲜花有着独到的时尚和品味要求。然而,国内有品位的定制鲜花一束要在千元以上。在他看来,这样的鲜花更像是奢侈品,送给客户和家人未免有些小题大做。要是普通花店也能做高品位定制就好了。思虑再三,James认为能让花店告别“爆款”品味的只有设计师。他决定一劳永逸,通过建立互联网平台将设计师、花店、客户联系起来,为有花束定制需求的用户服务。

思虑再三,James创立了BLOOM。客户通过平台下单设计师的作品,系统将自动检索客户3公里以内的花店,后者根据设计师的花束图样进行制作,花店员工在30分钟至3小时内将花束送达。设计师线上分享方案,花店用空闲时间接单……James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踏入了共享领域。他很清楚自己在共享什么,在他看来,人工智能可以代替人的技术能力,但不能代替人的艺术审美。

他想共享花艺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以此提高整个鲜花市场的审美水平,“就像共享电脑不是随时租电脑,而是共享里面的资源”。于是,他一边组建团队研发App,一边亲自去拜访国内外知名的花艺设计师和北京的花店。凭借着之前的工作积累下的时尚资源,James很快和十余名设计师谈成合作。花店的合作也十分轻松,“我们能提升水平,增加订单,他们没理由拒绝”。

James介绍,BLOOM的功能有点像滴滴打车:App接单,系统将任务自动分配给距用户3公里之内的花店,后者按照设计师提供的图样制作花束,然后由花店员工进行线下配送。在客单价方面,团队则选取了市场的空白段:300~500元。在James看来,这个价位的花店对定制服务和品味提升需求是最高的。James想共享花店的剩余运力,却忘记了处理节日的订单。去年的母亲节,BLOOM的当日订单增加了近百倍,可花店的线下订单也大量增加,后者无暇顾及BLOOM,导致了平台不少订单流失。James痛定思痛,决定用互联网思维解决这一问题。他一方面减少花束的SKU(特定节日的花材需求都相对固定),一方面开始依靠BLOOM的后台流量做大数据分析。

James是成功的,总是要比别人有独特的思维,BLOOM拥有15位花艺设计师(一半来自国外),200种花束品类,通过扣点盈利(花店收入的25%),月流水近100万元。

本文来自生意经,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