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特科曾希圣与项与年、项南父子

项与年(后化名梁明德)1894年生于福建连城县,1925年入党后前往今印度尼西亚三马林达,在华侨中开展工人运动,成为当地华侨华工的群众领袖之一。

1927年,项与年被驱逐回国。返回上海后,项与年调入中央特科“红队”工作。

1929年8月24日,我党广东负责人彭湃、杨殷等,在上海新闸路中央军委机关被法租界巡警逮捕。彭湃等被害后,“红队”根据周恩来指示决定严惩告密的叛徒白鑫,为彭湃等烈士报仇。

白鑫叛变后一直躲在上海霞飞路——国民党上海市党部情报处长范争波家里,项与年等在范宅附近化妆成焗锅、钉鞋人员日夜监视。当白鑫等人去南京拜见蒋介石邀功领赏,刚从范宅走出与范寒暄后准备登车时,埋伏在周围的项与年等迅速射出复仇的子弹,叛徒白鑫和范家兄弟四人当场毙命。

1934年10月初,蒋介石部署进攻中央苏区的“铁桶计划”,妄图通过第五次“围剿”最终消灭苏区。

军事会议刚结束,参加会议的赣北第四行政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连夜冒着泄密杀头之罪,火速向项与年等地下党员通报情况,并将一整套绝密计划交他们研究。情况十万火急,项与年等立即启用秘密电台,向中央苏区紧急通报“铁桶计划”要点。随后,又连夜用特种药水将绝密文件主要内容,密写到四本学生字典上。

(1956年项与年与莫雄)

项与年被派扮成教书先生带着字典,奔赴中央苏区。由于沿途戒备森严,他毅然用石块砸掉自己的四颗门牙,扮成一个叫花子模样,从而混过层层封锁。项与年终于用6天时间爬山越岭到达苏区,亲自把庐山牯岭会议的绝密军事情报,送到周恩来手中。10月16日,离蒋介石庐山牯岭军事会议结束仅仅一周,“铁桶计划”尚未布置完毕。我中央工农红军即突然实行战略大转移,果断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项与年随军长征,中途党组织又派其前往香港,开展秘密联络活动。

……

多年南征北战,驰骋东西,使他与`家人完全失去联系。妻儿身在何方,他一无所闻。

儿子项德崇16岁和父亲在上海离别后,一直勤奋求学。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改名项南投身革命,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几经辗转终于到达新四军驻地,成为一名新四军干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梁明德(项与年此时仍用名梁明德)才隐隐约约听说儿子长大后已参加革命,在安徽省青年团机关当干部。

(项南用随身携带的相机为1949年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毛主席、朱总司令拍照)

他喜出望外地给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老战友曾希圣写信,拜托代寻失散十多年的儿子。

(左为毛主席右为曾希圣)

曾希圣极为重视,一次省里开会,他特意把省团委书记项南留下谈话,嘱其代老战友在团干部中查找一位姓梁的青年。

这就出现了“项南找项南″的故事。

据项南回忆 : 1951年青年团皖北工委与皖南工委合并成立了新民主义青年团安徽省工作委员会。项南任书记,同时又担任安徽大学党委书记。

有一天向南到省委开会,省委书记曾希圣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帮着找一个老战友失散的儿子,他说,老战友姓梁在东北工作,不知听谁说自己的儿子在安徽做青年团工作,写信请曾希圣帮忙寻找。

(曾希圣陪毛主席视察)

过来一段时间,曾希圣开会又遇到项南,问有没有帮他找到老战友的儿子?项南说找不到,皖北青年团不下10万人,姓梁的多了,查访了好多都对不上号。

曾希圣怅然若失地对项南说,如果见了老战友的孩子,他或许还能认出来,因为那孩子小时候在上海,他们一同住在上海的维尔蒙路。

项南说,我也在上海维尔蒙路住过。

曾希圣有些吃惊,你住上海维尔蒙路几号?

项南说了门牌号。

曾希圣仔细打量着项南问 : 你那里有没有见过一个大胡子叔叔?

项南说当然见过,他带我去看电影。

向南仔细打量一番,不由得愣住了,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情,原来曾希圣就是当年的大胡子叔叔,而项南就是那个她带着看电影的男孩。

真相大白!曾希圣发现自己要找的人,就在眼前。为准确起见,他又指着自己的鼻子问项南:“你仔细瞧瞧,我像谁?”

项南定眼一看,唿地站起来,大声叫道:“胡子叔叔!”两代人拥抱而泣。原来曾希圣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时,常留有胡子,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立刻剃掉胡须隐身他去。

(1984年2月8日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与邓小平、王震聚首鼓浪屿“鹭江”号游艇谈厦门特区)

离别二十年之久的父子,终于有了对方的消息。

备注:王金昌先生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来源:「今日头条」;值班编辑:陈龙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