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zHteC5swfx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鱼乐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松弛感,在这次仅有的少数观影中,我会想到\u003Cstrong\u003E《长风镇》\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2f7Lt2W1S\"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长风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个架空了时空局限的故事\u003Cstrong\u003E《世外之子》\u003C\u002Fstrong\u003E,可能在“观赏性”上就更加具有挑战性。

"\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陀螺的话\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次FIRST青年影展的第一篇观影笔记,邀请到我的朋友车小爷同学,来为大家介绍目前为止她看过的几部竞赛片,分享她对这些电影的一些随感,其中包括本届FIRST影展的最大爆款《鱼乐园》、惊人首作《世外之子》、主竞赛《春潮》以及《长风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其实在2019年再来西宁还是挺意外的,15年因缘际会做了FIRST志愿者,16年17年是以媒体身份来,期间也交到很多朋友。无意中FIRST贯穿了我整个大学时期,但是18年断节了一年以后其实就没打算再来,今年借了陀螺的光再来(实际上我们正巧是在15年西宁认识的),感受很不一样。一是觉得的确是经过这几年FIRST的确有目共睹地影响力越来越大,二是觉得从1开头的年纪跨到2开头的现在,再来西宁,以时过境迁为引的很多情绪,被一下子释放出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回来这一届FIRST,目前影展过半程,主竞赛影片还没看完,但是很巧看的这几部还都挺有感觉,另外,今年FIRST的主题策展还有很多今年柏林很受欢迎,口碑也很好的片子。就流水账式地简单写一下。\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年的“惊人首作”四部影片\u003Cstrong\u003E《平原上的夏洛克》《世外之子》《鱼乐园》《慕伶,一鸣,伟明》\u003C\u002Fstrong\u003E看了前三部,和一些朋友一样,最喜欢的是《鱼乐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wnBcDrdYg8j\"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鱼乐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鱼乐园》目前的大爆口碑,作为一个习惯性患得患失的观众,我隐约感受到一些“捧杀”的倾向,但\u003Cstrong\u003E《鱼乐园》的确不负盛名。\u003C\u002Fstrong\u003E所谓“北京新浪潮”也好,北京青年的法式青春也好,洪尚秀加瑞尔也好,中国版《你的鸟儿会唱歌》也好,我都觉得并不言过其实。\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9gIA7FsxAl\" img_width=\"640\" img_height=\"427\"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你的鸟儿会唱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在正好跟身边人聊到两片的比较,我看完《鱼乐园》没有受到任何外界评论影响前提下的第一观感是:它是《你的鸟儿会唱歌》\u003Cstrong\u003E一个灰扑扑的变种,\u003C\u002Fstrong\u003E只有五光十色情绪,不需要判断、结论、意义、隐喻,就是生活。\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反方意见是,他觉得《你的》描述的是一种漫无目的的松弛的漫游状态,而《鱼乐园》中的青年人们,明显都在为(至少是自己认为自己)向往的那个人生方向而焦灼难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和我的观点并不相左,我认为这是一群占据相对数量的\u003Cstrong\u003E当代青年核心里自由精神和迷茫本质,\u003C\u002Fstrong\u003E在不同当代语境下看似南辕北辙,实际却殊途同归的表现。\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有一个不太准确的类比,是《鱼乐园》里的章小鱼,其实就是性转版的《花》女主角,\u003Cstrong\u003E《鱼乐园》也是一个“愚蠢婊子的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这里没有贬义,这个说法来自最近刚刚出版了中文版的《我爱迪克》,同名剧版由安德里亚·阿诺德执导,特别推荐大家去看),只是性别政治的本质让人们更不如容易像批判《花》那样去对《鱼乐园》的男主角发表指摘。(当然这就完全是另一个话题了)\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9gaBN6hDQH\" img_width=\"818\" img_height=\"500\"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花》\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花》的英文名更直接地表达了这种精神:\u003Cstrong\u003ELove and bruises,爱和伤痕。\u003C\u002Fstrong\u003E这是一个没有道德审判的世界,因而是一个更加直接和纯洁的世界。章小鱼是否真的得到了他想要的?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也没有必要有答案。所以即使我们依然看到了满目苦闷、压抑和抓马,\u003Cstrong\u003E《鱼乐园》依然是松弛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0zHteC5swfx0\"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鱼乐园》\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说到松弛感,在这次仅有的少数观影中,我会想到\u003Cstrong\u003E《长风镇》\u003C\u002Fstrong\u003E。几年前看过《长风镇》和《慕伶,一鸣,伟明》的创投陈述,当时就对这两个故事很感兴趣。但最终《长风镇》的成片,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辜负”了这个故事的野心。在影片的旁白设置和结构,还有创投陈述、导演自述和观众提问这些影片之外的环节里,人们可以清晰地目击这个故事的野心,对文学性的明显偏爱,\u003Cstrong\u003E它并不想简单地走烟火红尘的现实主义路线,\u003C\u002Fstrong\u003E而是以它精心打扮过的镜头语言、声音设计和深刻故事架构,兴致勃勃地走了一条作者个人意图力透银幕的相对独特道路。\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9gv5XxZUTZ\"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长风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问题一部分就出在“文学性”上,\u003C\u002Fstrong\u003E我能想到这个故事落在纸上的样子,和内地当代青年作家小说中的某一个大分类异曲同工,比如《平乐镇伤心故事集》或是《小镇忧郁青年的十八种死法》。然而当观看电影时的第一感觉是,它看上去像一部中篇小说。\u003Cstrong\u003E当一部电影看起来像一本小说,我不认为这是电影应有的形态。\u003C\u002Fstrong\u003E我当然试图去理解这个架空的时空里,将中国小镇、地下丝绒、费里尼并置于同一个语境的用意,只是它最终的样子,对作者美好愿景的还原,不能说是特别成功的。和“松弛”相反,全程我感受到一种底气不足、摇摇晃晃的紧绷感。\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2f7Lt2W1S\"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62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长风镇》\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另外一个架空了时空局限的故事\u003Cstrong\u003E《世外之子》\u003C\u002Fstrong\u003E,可能在“观赏性”上就更加具有挑战性。一个关于性,关于权力的七日残酷童话,空气稀薄的父权制社会模型。在批评家们眼中,这部电影的诞生,永远绕不开贝拉·塔尔,毕竟贝拉·塔尔也说了,影片开头这个挤牛奶的镜头,他愿意看十分钟也不会腻烦。这可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32ErHz1HN\"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10\"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世外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指意明确的摄影、构图和节奏,加上严丝合缝贴合故事的配乐和妆发设计,甚至对主角性别的刻意模糊,都指向了\u003Cstrong\u003E对沉浸式气氛的强烈追求。\u003C\u002Fstrong\u003E然而并非所有观众都能成功浸入这样的氤氲氛围中,所以观感在不同的观者那里,有可能大相径庭。\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3IFSefTyE\"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80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世外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杨荔钠导演,郝蕾和金燕玲主演的\u003Cstrong\u003E《春潮》\u003C\u002Fstrong\u003E之前在上影节口碑就不错,讲三代女人撕裂的共存,这是\u003Cstrong\u003E另一个“我和我妈,相爱相杀”的故事\u003C\u002Fstrong\u003E,但《柔情史》在情绪入口的选择上更聪明一些。\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3XIGV8lRL\"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1591\"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郝蕾的角色设定,她的职业和价值选择以及热烈却失了决绝的感情生活(和音乐家男朋友的两场戏),都让人恍惚觉得这似乎是步入中年的余虹,\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3u4a4uhIa\" img_width=\"533\" img_height=\"254\"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或者说,郝蕾包括《春潮》女主角杨建波在内的诸多电影角色,都不同程度上让中国文艺女青年们看到了不同人生阶段的自己。郝蕾甫一出场,映在车窗玻璃上的侧脸已经道尽千言,这么多年,\u003Cstrong\u003E她依然是那个令人第一眼看到就要心甘情愿为她失魂的女演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RkFj0ZieH\"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选择郝蕾出演这个“父母皆祸害”小组荣誉代表,是聪明的,很难想到片尾医院里那一段冗长的控诉独白,如果不是由郝蕾诠释,会变成什么样。这段独白的问题其实也就是全片的问题,当我跨过这个悲情原生家庭故事设下的心痛陷阱,《春潮》的问题其实显而易见,\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S4E2vyrO0\"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7\"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处处太满,叙事动机大剌剌地摆在明面上,不论是郝蕾的黑羊梦魇、不断出现的长发女子幻像,所有男性角色的集体失语缺席,还是最终点题的“春潮”,都像一次中学语文命题高分作文一样,让人觉得好虽好,但终究不够成熟。\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有一种意见是认为《春潮》仅仅提出了问题,把三代人的纠缠放大给观众看,然后不给答案就散场离席。实际上在几条并不隐晦的伏线里,对造成这一切伤口的社会性文化性原因已经解释得很清楚,我并不觉得这是迫于某种压力而被减轻表达的指涉,而是这种程度的解释,实际上已经在超功率运作。\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SI6DLKpXK\" img_width=\"1000\" img_height=\"667\"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好的故事和人物会为自己正言,而《春潮》至少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这样的处理方式,与人物本身的命运似乎殊途同归,\u003Cstrong\u003E谁说故事一定要给出答案和方法呢?\u003C\u002Fstrong\u003E和人物人生前方的迷雾一样,我们要看的,或许就只是故事在明明暗暗的光影里模糊晕开的样子,我想这才是令人安心的现实主义。\u003C\u002Fp\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DdASZ4nXsZPX\" img_width=\"1080\" img_height=\"719\" alt=\"在西宁FIRST看到中国青年的爱与痛\"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接下来很期待的是\u003Cstrong\u003E《第四面墙》《慕伶,一鸣,伟明》《春江水暖》\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主题策展里的柏林系影片恰巧都是今年柏林我觉得相对还不错的,《鬼镇故事薄》《我们都是小僵尸》《上帝存在,她的名字叫Petrunya》,在西宁的朋友,也可以考虑看一看竞赛单元之外的作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很久不写,黄汤上头,又向来不爱推介,复述故事情节,所以暴力堆砌了很多情绪和观点以及不加考虑的修辞,其实就是跟简单分享一下这几部还是值得一看的华语新作。就说到这里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END-\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文为作者 陀螺电影 分享,影视工业网鼓励从业者分享原创内容,影视工业网不会对原创文章作任何编辑!如作者有特别标注,请按作者说明转载,如无说明,则转载此文章须经得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影视工业网)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 https:\u002F\u002F107cine.com\u002Fstream\u002F113116\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50140104540211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