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如果说起英雄这两个字,您一定能够说出一二。但是如果今天咱们说的是巾帼英雄,想必您第一个想到的名字不是花木兰就是穆桂英,但是秦良玉的名字却是少有人提起。可是正是因为这个女英雄的名字没有被过多的加工,所以她的故事才更加的真实可信。这个女英雄在晚明乱世是勇于逾越名教,而且魏国挺身而出。这样的女性值得我们永远去铭记。

我们纵观秦良玉的一生,就可以发现她似乎和那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真的很难想象,在那个以男性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她是如何以一位女性的身份成为一名英雄,征战沙场,而且最终封侯的呢?咱们回顾一下她的成长环境,她的教育背景和她从小的性格也就不难看出,她这活出自我的作风真的是从来都没有变过。

秦良玉的父亲叫做秦葵,是明朝末年的贡生,贡生就是科举时代每一个地方成绩优秀的科考人员就会被送到京城的国子监去读书。贡生不同于文官,顶多算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秦葵作为一名贡生,最大的特点就是淡泊名利好学问,尤其擅长兵法。以前那个年代的读书人也是不容易,他们又要精通文学,又要精通哲学,还要会搞政治。也就是秦葵这样的人才能够培育出一个名垂青史的女英雄。

明朝末年可是乱世啊,又是党派斗争,又是农名起义,而且还有外族侵扰,真的是没有一处安生地。当时的秦葵深刻认识了现状,在教育子女方面讲求的是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者,所以他们家的女孩男孩都是能文能武。文是饱读诗书,武能够上阵杀敌。秦良玉在父亲的教导之下, 不管是读书还是骑射都非常精通,甚至还非常有勇有谋,很多男孩都比不过她。

有一次,她父亲看了她的刀剑骑射之后,一直感叹说要是十个男孩该多好啊,那以后一定能够封官加爵。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秦良玉在她父亲的教导之下,已经是远远的超过了她的父亲,这从她当时的回应就能够看出。当时她听到父亲的感叹之后,很是不以为然,认为如果未来自己哪天掌握了兵权,一定能够超越平阳公主和冼夫人,这二位可都是名重一时的巾帼英雄。小小年纪的秦良玉竟然把目光对准了他们两个,可以看的出来世俗的眼光从来都不是她的阻碍。反而是更加激发了她要领军挂帅,报效祖国的决心。这种思想在当时的明朝那可不是逾越名教吗?

正是因为如此,出生于大户人家的秦良玉远嫁到了当时一个非常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石砫,和石砫的宣抚使马千乘(sheng)结为了夫妻。宣抚使有一个俗称,叫做土司,说白了就是一个少数民族鄂部落首领,但是没有什么实权。因为当时地方上主要还是自治,可是这种土司制度,对当时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起着中介的作用。挑这么一个地方,和马千乘结为夫妻,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决定的。

马千乘虽然说从小生长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可是他的内心是非常认同华夏文明的,视明王朝为正统。他的长相是英俊刚毅,性格正直英勇有谋略,是一个人才,一个好土司。他们二维的结合可谓是琴瑟和鸣。刚刚结婚没多久,夫妻二人就开始联手操练兵马。针对明末动荡的局势,秦良玉就认为,虽然石砫地域偏远,可是还是要时刻准备着,所以就非常积极的在练兵。

历史记载,说她练兵是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后来练出了一支著名的白杆兵。白杆兵的名字是从何而来呢,据说他军队里的每一个士兵拿的都是由白木制成的长矛,矛端有钩,矛末有环,杀伤力非常强。后来夫妻二人带着这支著名的白杆兵,跟随三省总督李化龙参加平反,大获全胜。

夫妻二人联手练兵作战的美好日子却是没有维持多久。在万历三十七年的时候,她的丈夫马千乘就被人诬陷谋反,三年之后死于京城诏狱。秦良玉接受了这个结局,但是她做了另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承袭丈夫的土司职位,整顿军务,管理起地方。马千乘去世八年之后,秦良玉及其麾下的白杆兵再赴国难。他们这一次的对手就是号称十七世纪最强骑兵——满洲八旗。双方第一次交战是在浑河岸,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之后,死伤惨重,这也让满洲八旗的骑兵第一次知道了白杆兵的厉害。

再次交手就到了北京保卫战。这一次秦良玉主动请缨,和著名的关宁铁骑名将祖大寿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白杆兵善于攀岩的优点。先攻滦州,再攻迁安。用了短短不到五天的时间,就把关内沦陷的四镇一一收复回来。这五天时间里,她是衣不解甲,屡屡冲锋在前,和满洲八旗的骑兵硬碰硬。战后,秦良玉得到了崇祯极高的礼遇。崇祯在平台召见她,而且给予彩带等赏赐。但是这些赏赐和协同作战的辽东军获得的大笔白银抚恤来说似乎有些单薄了。但是忠君爱国的秦良玉依旧是没有丝毫怨言。

明朝末年那是内忧外患,不仅辽东跟清兵打得紧,而且境内农民起义军也是四处起义,整个王朝都是出于风雨飘摇的状态之中,在1634年,农名起义军的领袖张献忠,罗汝才带兵相继攻入四川。秦良玉临危受命,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军中大将杨嗣昌太过急于求成,将整个四川的精锐部队,全部调到身边。张献忠太过于狡猾了,捉了几天迷藏之后,调转枪头杀向夔州,这一下战局就被逆转了。随着四川巡抚邵捷春战败被杀,秦良玉一下子就成了孤军。夔州一战当中,白杆兵是以三万兵力,抵挡对方数十万的大军。可想而知,结果必然是惨败,他们被杀的片甲不留。这也是秦良玉戎马一生当中最惨痛的一次败仗。

1644年,张献忠再度兴兵攻蜀,秦良玉这个时候已经是七十岁的高龄了,再度临危受命,但是依旧是寡不敌众,兵败石砫。张献忠这一生是三度兴兵攻蜀,可是石砫却始终得以保全。纵是川内风雨飘摇,可是石砫始终是在秦良玉的保护下得以保全。

后来明王朝灭亡,南明隆武政权追封秦良玉为“忠贞侯”,而她也是历史上第一个因为战功而被封侯的女将军。秦良玉生逢乱世,她的故事当中充满了逾越名教,打破世俗的例子。她身上洋溢的爱国热情却让她看起来不像一个时代的反叛者,而更像是一位单纯的爱国者。她就像是一面镜子,让很多人都无地自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