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冠礼”与“笄礼”,古代多大算成年?

古人留什么发型很有讲究,不同的发型,称谓也不同。三四岁至八九岁,一般是自然下垂的短发,这个年龄段统称“垂髫(tiao)”。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男孩儿们会把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叫“总角”。到了十五岁,男孩子们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所谓“束发”。那什么时候算成年呢,古人的成年礼有什么讲究?我们来一起学习。

丰子恺画作丨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窠

在我国古代,男子二十而戴冠,女子十五而加笄,并举行相关仪式,表示成年。

“冠”最初的意思是“用手戴帽子”,后代指帽子。古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佩戴。

冠礼是古代为贵族男子举行的加冠仪式,以示成人。具体做法是在宗庙中将接受冠礼的人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的时候,要戴“冠”并取“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择偶成婚的资格。

《礼记•曲礼》:二十曰弱冠。意思是说,二十岁时身体尚未强壮,但要举行冠礼。因此,“弱冠”一词就用来指男子二十岁左右。清代袁枚在《祭妹文》中写道: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大意是说,我二十岁左右前往广西,你拉住我的衣裳伤心大哭。

弱冠之礼

我国古代对冠非常重视。不仅男子成人时要加冠,而且冠一旦戴上,轻易不会摘下。《左传•哀公十五年》中记载了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故事。讲的是孔子的重要门生子路在卫国期间遭遇政变,在激烈的战斗中,他冠下的丝缨被击断,就在他从容结缨正冠的瞬间,被人杀死。子路因此被后人看作是为捍卫冠冕威仪而死的第一人。

古代在戴冠这件事上不但尊卑有别,而且男女有别。在唐代以前,妇女是不能戴冠的。唐代以后,贵族女子才可以戴冠。所谓的“凤冠霞帔”,是只有贵族女子才有资格佩戴的装束。

古代女子发饰多种多样,有笄、簪、簪花、钗、梳钗、环、步摇、凤冠、华盛、发钿、金钿、银钿、扁方、流苏、梳蓖等。

女子的成年礼叫做“笄礼”。《说文解字》曰:笄,簪也。“笄”就是古人盘头发或者别住帽子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由家长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插上一根簪子。发式的改变意味着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已经成年,可以嫁人了。

《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汉代经学家郑玄对此的解释是: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后来,人们就用“及笄”一词,指称女子年满十五岁。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容女子,尤其是年轻女子的年龄,有很多美好的词语,比如“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形状奇异的美丽花朵,古人常用来比喻少女。唐代诗人杜牧在《赠别》一诗中写道: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这是形容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姿态轻柔美好,如豆蔻初放一般。因此,人们称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其他如女子十六岁称“碧玉年华”,二十岁称“桃李年华”,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等,也都是拿美好的事物作比,形容女子的青春韶华。

最适合孩子的启蒙国学

现在市面上也有许多国学班,许多家长都寄希望于这类国学班,让8岁之前的孩子能够提前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进行国学启蒙,但多数都成效寥寥,遇到了瓶颈。

究其原因,一是内容多为选择《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等国学经典。这类经典不是内容难以完全理解,就是与现实社会的价值观脱节,学习没有意义。其次,形式仍是重视史实记忆,单纯死记硬背。有些则是照本宣科,毫无趣味可言。

为了给孩子最好、最合适的国学启蒙,《两个黄鹂·少儿国学》应运而生。

《两个黄鹂·少儿国学》

包含《声律启蒙》、经典国学故事及简单的古诗词,是最适合4-7岁孩子的国学启蒙课程。

为什么选择《声律启蒙》?

《声律启蒙》是一本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由康熙进士车万育撰写,按韵分编,包罗万象。其文字中隐含着的规则:词性相同,平仄相异,仄起平落,内容契合,是古代教小孩吟诗作对的启蒙读物。

如果说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那么声律知识就是登堂入室的敲门砖。

为什么要学国学故事?

《两个黄鹂·少儿国学》选择四类国学故事孩子孩子的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包括成语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结晶)、神话故事(隐藏着中华民族祖先的痕迹)、寓言故事(隐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民间故事(印刻着中华文化的密码)。

口语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打造“最有趣”的课堂

相较于枯燥乏味的背诵、释义和刻板的说教,《两个黄鹂·少儿国学》将多年来效果显著的口语教学手段融入其中:快板、诵读、角色表演、朗诵、戏剧,多元的教学手段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沉浸其中,不仅学习到正确的知识,而且兴致越来越足,对传统文化充满了探索的欲望。

这样趣味十足又行之有效的国学课程能够让孩子打好国学基础,拥有丰富的学识、淡定的气质和处变不惊的智慧,提升一生受益的软实力!

《两个黄鹂·少儿国学》已在两个黄鹂五大直营校区开设,更多详情请咨询各大校区。

各直营校区地址

望京校区

地址:朝阳区望京科技创业园E座212A

电话:010-84148958/84148959

万柳校区

地址:海淀区万柳中路11号派顿大厦2层

电话:010-82194546/62793690

青年路校区

地址:朝阳区青年路达美中心3号楼1710-1712

电话:010-85731206/85731208

西直门校区

地址: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国英1号108

电话:010-58562599

通州校区

地址:通州区新华东街京杭广场B座10层

电话:010-60563992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