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走过的这些欧洲国家里,我最钟情于德国。”赫小夫毫不掩饰对德国的喜爱,“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深度、有文化的国度,而德国人严谨、认真、做事有头有尾,都是我个人非常欣赏的地方。”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8月14日,赫小夫夫妇到达了海德堡房车营地。这里环境幽雅,设施规整,典型的“德国范儿”。赫小夫夫妇的邻居是两对老年德国夫妻。他们白天开越野车上山,晚上去湖里划艇,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虽然他们已经步入老年,但是言谈举止中一点也感觉不到衰老的气息,呈现给人的是一种年轻、乐观、充满了生活情趣的状态。”赫小夫说。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休整了一夜之后,第二天清早,赫小夫二人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早餐,便出发前往海德堡城中。悠悠的青山,内卡河的绿水,刻满历史沧桑的古堡残垣,加上尖顶错落、石径幽深的老城,无不让他们为之动容。曲折而幽静的小巷沟通着古堡和小河,充满了诗情画意,小小的海德堡宛如浪漫德国的缩影。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要说海德堡最具风情的地方,那一定是老城区的红房顶建筑群,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奇丽与雅致。被路易十四率领的法国部队全部摧毁后,18世纪这里又重新修建了起来。与德国其他很多城市不同,“二战”过后,这里似乎毫发未损。

阳光迷人又慵懒地撒向大地,浪漫多姿的色彩洋溢在海德堡的每一个角落。走在街头,赫小夫能明显感觉到这座城市里青年人格外多,充满了朝气。的确如此,海德堡不仅有着引以为荣的中世纪城堡,还拥有欧洲最古老的教育机构之一——海德堡大学。由于城内五分之一人口为学生,所以海德堡是全德平均年龄最小的城市。

赫小夫摄

海德堡大学成立于1386年,早在16世纪,它就成为欧洲科学文化的中心,如今的声望不减当年。在这所大学的历史星空里,闪耀着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斯·韦伯、罗伯特·舒曼等一连串光彩夺目的名字。

赫小夫摄

有人说海德堡是一座“偷心”的城市。作家歌德“把心遗失在海德堡”,马克· 吐温说海德堡是他“到过的最美的地方”。

而海德堡吸引赫小夫的不仅仅是城市的浪漫与精致,更有一份与德国人的缘分在牵动着他的心。在房车营地的那两对老年夫妇,每到夜晚,便会上演一场小型的演奏会。“他们先点上蜡烛,然后开始弹琴歌唱。

我们还一起合唱德国电影《英俊少年》的插曲。唱着唱着,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美好的青少年时代。”赫小夫说。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龄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这四位德国老人非常热情,还邀请我们一起去划艇。临分别时,他们还送给我妻子一双毛线袜子,说’你们越走越冷,要注意添衣物’。”赫小夫说,在外旅行几个月,这样的关怀令他格外感动。

说起与德国人的缘分,赫小夫将记忆拉回了二十几年前。他的老家长春,因为有以一汽——大众为首的一批中德合资企业,所以吸纳了不少德国人在当地就业。“当年我和一群德国朋友在一起玩摩托车。后来我开了一间酒吧,很多德国人都是我的常客。”他说。

而赫小夫在欧洲土地上和德国人首次近距离接触,其实并不在德国境内,而是之前行至匈牙利时。当时赫小夫二人在布达佩斯购买车票,正苦于机器操作繁琐,偶遇的一对德国夫妻主动帮忙。“他们得知我们从中国远道而来后,热情邀约我们一起玩,于是我们四个人度过了快乐、美好的一天。”赫小夫说。

摘自赫小夫朋友圈

在海德堡尽情闲逛了几日后,赫小夫开车去往下一站——汉堡。中途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小憩,一觉醒来后,赫小夫发现一位荷兰老人在他的房车前徘徊。

赫小夫摄

“我估计他是好奇这个怪异的车牌号来自何方,于是我告诉他我们从中国来,这令他感到十分惊讶。他没想到我们会从如此遥远的东方一路跋涉到欧洲。”这位荷兰老人先是参观了赫小夫的房车,随后又展示了自己车上的装备。

摘自赫小夫朋友圈

虽然这位荷兰老人的“突袭”稍微打乱了赫小夫正常的行进计划,但是他很开心能在路上结识来自世界各地形形色色的人。“旅行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在于你去过了几个景点、拍了多少照片,而是一路上接触不同的风土民情带给自己视野的拓展和内心的冲击。而旅行中遇到的惊喜更是宝贵的人生财富。”赫小夫说。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赫小夫摄

下一站,他们还会偶遇怎样的意外之喜呢?

吉林日报社出品

策划:姜忠孝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赵梦卓

编辑:李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