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在并州(今山西太原)有个叫姜修的隐士,在市井中开了一家小酒肆。

  姜修性格豁达狂放,平常就喜欢饮酒,家中的就多数让他自己喝了,整天都喝得醉醺醺的,而且他时常还轻一些路过的人对饮。

  并州一带的人都知道他的秉性,很少有人跟他一起喝酒,周围的邻居也都厌恶他这样一个邋遢的酒鬼,所以姜修也没有几个朋友。

  这天,忽然店中来了一个身穿土黄衣、带红帽的壮汉,整个人也胖乎乎的,腰间也记着一根红腰带。

  这个壮汉进了酒店,张口就要酒喝。

  姜修听说有人来喝酒,就赶紧端上了店中的美酒。

  (网络图片:壮汉)

  这壮汉端起酒杯就一饮而尽,接着又倒满一杯继续喝。

  姜修见这人如此豪爽,就来了兴致,端上一盘小菜跟这壮汉坐下痛饮起来!

  壮汉见姜修喝起酒来也不含糊,就笑着说:“我天生喜欢饮酒,就是这肚子像海一样,总也填不满,不能尽兴,整个人就不舒服。早就听闻您也爱饮酒,所以特地前来,今天见了您,我像是找到了知己,让我们喝个痛快如何?”

  姜修也很久没有遇到酒友,听了壮汉的话,也很开心:“好,既然你我同好,就是朋友,今天这里的酒就随便喝,我们不醉不归!”

  后来,这壮汉一直喝了三大罐子的酒,仍然都没有醉意,姜修更觉得奇异,就很恭敬的起身问这壮汉姓名,怎么能喝这么多的酒?

  壮汉也起身道:“小可姓胡,名德器。家中先人曾经隐居山间,遇到过仙人指点,所以习得粗略的道术!传至我这里就只剩下皮毛,加上我修行不够,只练会了这饮酒之能,要装满这肚子得五大罐酒!喝够了斤两自然就醉了!”

  (网络图片:酒罐子)

  姜修一听很是佩服,就又拿来了两罐酒。

  于是又接着让壮汉喝,直到两罐子酒都见了底,壮汉这才有些晕晕乎乎的。

  够了五罐子酒,壮汉转眼就醉了,起身就手舞足蹈起来,口中还唱着歌:“尽兴了!满了!满了!”

  摇摇晃晃的走了两步,就倒在了地上。

  姜修心想这壮汉醉的厉害,就让店伙计将他抬到后屋休息醒酒。

  这时,忽然有个道士来到了门口,打稽首向姜修询问:“施主,是否看到一个缠着红腰带的壮汉?”

  姜修也有些醉意,就随后说道:“壮汉没有,倒是有个醉汉在屋中!”

  道士眉头一皱,叹口气,道:“终于找到它了!”

  这时,忽然就听见屋中一阵响动,那壮汉猛地就冲了出来,夺路而逃。

  道士见状,紧追两步,挥手从袖中甩出一道符,如同流光般,紧随那壮汉而去!

  跑出去几丈元,那符就粘在了壮汉脑后。

  (网络图片:葫芦)

  壮汉踉踉跄跄的就撞在了一块石头上,化作一团白气!

  姜修很奇怪,就跟着道士去看,哪里还有壮汉,只见地上有一个大葫芦!

  葫芦中间系着一根红绳。

  道士拿起葫芦背在背上,回头给了姜修几两银子,叹息道:“这是贫道过去盛酒的大葫芦,后来就用它装丹药,不曾想它常年吸收日月精华,竟然出来为患!”

  姜修回想壮汉说的“先人修道”,指的应该就是这个道士,抬头却见道士脚下一团云气冉冉而起,笑着飞向空中不见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