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韶关独特的生态优势,提出了建设广东绿色生态第一市的生态目标,以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我市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

据了解,近三年来,我市突出重点,高质量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开展国土绿化、生态景观林带建设、林木种苗培育、森林抚育、乡村绿化美化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目前取得一定成效。

△高质量实施森林碳汇造林工程。大力开展林地立体复合经营,在满足森林主导功能和经营主体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引导林农在经济林中栽植乡土阔叶树种,间种珍贵树种,大力推进纯松林、桉树林的改造步伐,着力培养大树,营建了一批优质的战略储备林和珍贵树示范林。据统计,自2016年以来,我市共完成碳汇造林143.6万亩,实施森林抚育639.8万亩。

刘青 摄

高标准建设生态景观林带。“点、线、面”相结合,在京港澳、韶赣、广乐高速公路和武广高铁两旁、北江干流两岸建成生态景观林带299.83公里,面积1.82万亩,完成北(东)江水源涵养林、珠江防护林等林分改造工程13.52万亩,使北江上游(韶关段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92.3%,打造了多色彩、多层次、连片大色块具有韶关特色的森林生态景观长廊。

高水平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我市着力开展市区周边林相更新改造工程,使用森林景观效果良好的乡土阔叶树种,重点完成莲花山、芙蓉山、皇岗山、老虎岩、韶州公园等市区周边山体林相的改造,打造城区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森林景观。通过积极开展森林和湿地公园建设,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和完善休闲旅游基础设施等措施,全市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34个(处),其中林业类保护区24个,总面积325.2万亩,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1.8 %;建成湿地公园11处,总面积17.36万亩,森林公园109个,总面积142.1万亩。

空中俯拍南岭莽莽林海。

高起点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工程。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和精准扶贫工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采取村庄绕绿、庭院培绿等措施,做到绿化美化与村庄建设同步,实现村庄生态美化、村落整体绿化、房前屋后庭院绿化。全市已建成了具有岭南魅力的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603个。

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我市将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为契机,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着力提升森林质量,着力建设森林城市,着力建设粤北生态保护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作者:韶关日报记者 吴嘉宁 邱日欣 通讯员 黄秋亮

编辑:刘青

责编:李泽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