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003Cp\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6\u003E本刊特约撰稿人 许马尔 \u003C\u002Fh6\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t49qBDTQkJP\"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7\" alt=\"横村镇:青山绿水白云间\"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t4A6F11eSFl\"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65\" alt=\"横村镇:青山绿水白云间\"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t4AQBijzhrN\" img_width=\"550\" img_height=\"331\" alt=\"横村镇:青山绿水白云间\" inline=\"0\"\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RXGt4Af3kghED1\" img_width=\"550\" img_height=\"759\" alt=\"横村镇:青山绿水白云间\" inline=\"0\"\u003E\u003Cp\u003E本刊特约撰稿人 许马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位于桐庐县横村镇西南边,东邻胜峰村、湾下畲族村,南接莪山畲族乡,西北则与瑶琳镇相连,东南距桐庐县城12公里,县道桐郑线东从胜峰村入境,西抵郑城自然村,交通非常便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中心点位于北纬29°50ˊ,东经119°34ˊ,东西最大直线距离为5.6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有5.2公里,地域面积为14.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266亩,山林面积20816亩,森林覆盖率达85%。\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生处有人家, 绿水青山风物美。”如今横村镇白云村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村级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村风村貌的改善,马路宽了,房子靓了,让城里人看了也羡慕不已。而这里的村民通过勤劳致富,他们的口袋也鼓了,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还过上了越来越富裕的生活。近年来白云村先后荣获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文化示范村、桐庐县文明村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绿水青山,白云缭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是一千多年前,杜牧写下《山行》中的一句诗词。而今天的白云村,山路蜿蜒,变幻起伏,时而有白白的云,散似轻烟,聚似波浪,这里群山逶迤,峰岭起伏,沟壑纵横,为浙西昱岭山脉南延余脉,除上章村前有一狭窄畈垟以外,其余均为沟谷。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山脉均高在400米以上,村驻地海拔91米,村西南狮子山为至高点,海拔917.6米。\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狮子山分有东、西二峰,分别以北、东两脉向本村延伸,其中北延支脉有道士宫、八哥头、野坞岗、新坞岗、虎嬉台,折东为猛风峧;东延有鸡头岭、中岭岗、桐子山、大会山等;中部尚有黄河坪、响山横亘其中,山势巍峨雄壮,互为竞秀。\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坑溪为境内的主要溪流,分南北两源,北源猴山坞溪,源于野坞岗东坡,东流南接陈家坞之水,北接上梁坑之水,经郑城东流,汇入大坑水库;主流为南源,源于狮子山北坡,涓涓东北流,汇入大坑水库。两源合并出水库后,经郑家边、对山,于石青桥南接半山坑之水,东流经上章,于上章水口入胜峰村,境内流程约7.5公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大坑溪奔流于群山峡谷之中,水力资源蕴藏量十分丰富。由于两侧悬岩崖壁,溪道坡降大,故大坑溪湍流飞瀑众多,最著名的有位于鸡头岭村下首三里之龙门瀑布,高近20米,瀑声隆然,泄入龙门潭,并且沿途还有多级小瀑布。这儿有一万多亩竹林,这些竹林随着山势绵延起伏。尤其大会山、郑城、峰坞自然村的竹林更为出名,由大会山至峰坞公路沿线竹林连绵二十里而不间断。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林道已经修到了每一处竹林,汽车可以直接开进毛竹生产基地,为这里的林产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毛竹资源是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而且每年春天,春笋旺长,还能年产毛笋150万斤,菜竹笋70万斤,到了冬季还可以产冬笋10万斤,为村民带来可观的财富。\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崇山峻岭,峡谷纵深,茶人世袭,素以高山云雾茶而闻名于世。上世纪60年代,在这里开发的茶园达2000余亩,今天,白云村茶厂生产的雪水云绿、峰坞毛峰、丰坞红茶等茶叶,已远销苏、杭、沪等城市,其中“峰坞牌”茶叶2015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于“无公害农产品”证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现如今,在白云村花木基地种植了柴薇、桂花、红枫、海棠等苗木,各自绚丽多姿,随风翩翩起舞,它们不仅为村民带来了财富,更为白云村增添了无限的生机。\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猕猴桃是落叶藤本植物,而白云村野生猕猴桃潜在产量很大,年产达500担以上。这儿各种野生药用植物也十分丰富,比如茯苓、百合、红藤、覆盆子、南天竺、野生姜、铁扁担、益母草、六月雪、金银花、夏枯草、何首乌……无处不有,可谓药材宝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景色风光,诗情画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四面环山,站在高处的观景平台眺望,脚下的云雾在轻风的驱使下飘移不定,能把岿然不动的山峰也舞动起来,远处的山峦和近处的村舍,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忽儿羞涩地躲进了云雾中,一忽儿它又飘到了你的眼前。\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桐庐,人们最爱看的就是白云村云烟缥缈的美景了,而中岭岗就是观看云海之地。这里位于海拔917.6米的狮子山东北面,有一条平岗长约里许,隆起为岭,有两条公路在这儿交叉,往东北方向往下看去,那云儿像似滚滚的浪头,仿佛感觉人都飞在白浪滔天的大海上了。\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的云舒卷自如,变化万端,流淌在群山深壑之处,流淌在翠竹林中,给这儿的树林、竹林系上腰带,也给这儿的一座山峰戴上了帽子,每次人们的车子行驶在那山上的公路时,就像走进了琼楼玉宇的天宫一般。\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今天,白云村的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好了,四周看去绿茵茵的,山上除种植高山蔬菜外,还把梯田变成层层叠叠的果园。比如峰坞近年已种植山核桃200多亩,而桐庐丰华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种植水果1000亩以上,优质红心猕猴桃就有100多亩,并且还栽有水蜜桃、蓝莓、沙糖桔等水果,山岭蜿蜒起伏,郁郁葱葱,桃红桔黄,时有瓜果飘香!为当地农民多了一条创造财富的渠道,也让这儿村民的生活也变得甜蜜了起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山野民宿,逸致闲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过去,白云村由于地处偏僻,再加上交通不便,村民主要靠山吃山,大多依靠毛竹加工业与出售山货为生。这儿的一切似乎比外面也要慢上几拍,正因为这个原因,白云村能保持青山绿水的原生态面貌,而且就连山里的村庄还是当年的原貌。虽然后来各个自然村的公路修通了,交通条件也大为改善,不过,村两委并没有刻意地去开发山上的资源,而是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守住一方好山水,留得一份厚实的生态家底……\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村书记林雪标说:“这些年来,村里避免大拆大建、改造提升山塘水库的水体,走可持续发展的竹林产业道路……一一排除危害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村里原本有一家铸造厂,粉尘很大,对空气污染不小,2012年,我们村两委上门做工作,关停了该企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在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按照“事前群众同意、事中群众参与、事后群众满意”的原则,创新举措,深化土地民主共治账,打出了一套“组合拳”,“治”出了田、水、林、路、村等要素的综合提升,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该村土地共治“组合拳”的经验还在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新闻、钱江晚报等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桐庐白云村的确很美!”近年来,白云村好生态的声誉渐渐从桐庐县传开。周末,越来越多来自杭州、上海等地的自驾游游客会远道而来,游山玩水,就连外国游客也会到这儿来一探究竟。毛山坪村民姚伟泉说:“连毛山坪这么偏僻的地方,也成了城里人向往的地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城里人会一批批的涌来,最多的一天竟有四五百人在这儿露营。”\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走出城市,走进乡村”,乡村民宿正成为旅游的一股热潮。目前,白云村正在利用民资开发5个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项目涵盖高端民宿、互联网开发、休闲养生、古村落建设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范围即旅游区总体规划范围,包括石青桥、大会山、峰坞、郑城四个自然村,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游客中心位于大坑溪畔采用新中式设计白墙黛瓦,简约大气。\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今,郑城厚院、云水悦舍、莲社溪客、九野云谷生态旅游田园综合体等民宿项目已经入驻白云村。\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白云村按“花园式”要求进行整村整治、整村发展,以通过全域 3A景区为契机,通过新的经济产业链给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他们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庭院整治、家禽禁养、设立护鸟巡防队等措施,号召全体村民参与到保护村庄生态中来。“如今村子里的环境变好了,我们住着也舒服。”村民对环境面貌的改善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做在实际。村民们自觉维护村中溪流的整洁,不乱砍乱伐,全力支持村里的生态保护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习以为常的农村小水沟成了大城市居民眼中的梦里水乡。”林雪标说,如今白云村将自身发展方向定为“白云间休闲旅游度假区”,发展乡村旅游,成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后,不仅吸引了周边都市游客,连外国游客也多了起来,到这儿来体验山水园林般的美丽景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本刊特约撰稿人许马尔系桐庐县交运局退休职工)\u003C\u002Fp\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70805886622158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