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a53a0fd0-b0d2-4a69-8659-3df3b41d3ab4\"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例如有一些学校、老师会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他们会让一些有着各种能力、想法的父进入课堂或者跟孩子们或者跟家长们进行分享和交流,而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得到尊重,也就更加容易去理解学校(老师)。\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37d1895-6056-4279-be5d-02d802866909\"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8\"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主导型的家长也是跟教师(学校)教育\u003Cstrong\u003E产生冲突\u003C\u002Fstrong\u003E的主要群体,\u003Cstrong\u003E但是他们往往更计较的是“技术”层面上的对与错,且很多时候是为了所有孩子而发生,比较有点“意见领袖”的气质。

"\u003Cdiv\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当下,家校矛盾已经不是什么大新闻了,除了个别比较严重的事件之外,我们的生活日常也往往充满了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而且也的的确确的给很多家庭、老师(学校)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家长抱怨老师不负责任,而老师又埋怨家长不理解……种种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影响的还是孩子们。\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想要彻底解决家长和老师(学校)之间的矛盾,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在很多矛盾容易发生的地方,双方都必须做出让步才有可能得到解决,但是这个“让步”的本身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往往他需要双方的一放“一退再退”……\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家校矛盾的分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实践中导致家校矛盾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家校双方谁也不能说跟自己一点关系没有,都是对方的问题。那么导致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这里就捡几个我认为表现比较突出的几个讲讲吧。\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声明一下,我这里是以“家长”作为切入点进行的分析,这是因为我选择的是一个“班级”为对象,而在一个班级里老师是少数,而家长是多数,以家长为分析对象更加合适,所以并不是我只想去挑家长的毛病。\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1、家长教育理念的多元化与学校教育的“标准化”之间的矛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有心的话我们会很容易的发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对于孩子教育问题无论是从看法还是从规划再到具体的行为,大家存在的意见分歧还是挺大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如果你没有留意那么可以看看我说的下面这种现象是否存在——\u003Cstrong\u003E几乎在任何一个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里,孩子们的父母们对待孩子教育问题的态度和做法是存在很大差异的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放弃型家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有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对孩子的教育采取的是“交给老师”,他们自己并不太上心这些事情,有点“无为而治”的意思。不能说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都有问题,但是这部分孩子当中会有一大部分在学习、纪律甚至是品德方面确确实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ab7765d3fab3484f9d601959e1de7b9a\" img_width=\"745\" img_height=\"561\"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比较极端的案例就是那些校园“小霸王”,他们的根源问题并不是父母教不了、管不了,而是并没有去管。在他们看来只要自己的孩子没有吃亏那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也正是这部分家长容易做出非常极端的另外一种表现——当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吃亏了的时候,他们会表现出于“放弃”截然不同的态度,会为了孩子利益不计成本甚至毫无底线的去为孩子(自己)谋取利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类家长我们已经见过很多了不是吗?\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例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日照五连二中事件中,事件中的父母表现正是这种父母的一种极端表现,而我们都知道,这样做并不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好的教育意义,甚至是一个不好的开始。\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妥协型家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这部分家长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纯粹意义上的妥协,即学校教育怎么说怎么要求家长就怎么去做,更多的时候家长表现的更像是一名合格的执行者;而另一种则是有妥协的表现但是实际行为中却已经作出了一些调整。\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部分在孩子的学校教育这方面表现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尽管他们当中的很多家长也可能会对现有的教育体制、教育方式中的一些问题存在不同的甚至是持有否定的态度,但是他们往往并不会太过表露出来,而是选择\u003Cstrong\u003E有意识的“改变吸收”。\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举一个例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这部分家长面对老师(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一些并不适合自己孩子的要求时候他们选择的是方式是尝试对这种要求进行完善,然后力争让孩子最大化的获得这个学习过程中的收获。\u003Cstrong\u003E那怕\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strong\u003E仅仅是一种几乎看上去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学习,他们也能够让孩子在其中学会对一些“态度”、“习惯”、“毅力”等等上的认识刷新和提高。\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这部分家长中有很多人就像是“智者”一样——看透不说透!不是特殊情况下他们是不愿意就现有的一些教育冲突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往往是选择默默的通过自己的放松去做出一些调整。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一些实际行动间接的去影响自己孩子的教育。\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pgc-image\u002Fb5201e8040234a7b8bc7aecf57f81baf\" img_width=\"367\" img_height=\"338\"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我相信我们几乎所有家长的身边都会有这样的家长存在,他们表面上是在“妥协”,设置有时候还会有人认为他们是“\u003Cstrong\u003E谄媚\u003C\u002Fstrong\u003E”——因为他们往往对老师提出的要求表现出来的态度都是“接受”。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去留意的话,可能就会发现他们的孩子往往会更加的理智、成熟,而且成绩、纪律、品行等等往往表现都是不错的。\u003C\u002Fp\u003E\u003Cblockquote\u003E\u003Cp\u003E还有一种比较极端的家长妥协表现就如同前段时间发生的教师长期辱骂学生,家长明知道这种行为的存在,且也曾尝试去解决问题,但是最终竟然选择的的是妥协,如果事件拖了那么就才被媒体曝光而是家长早点强势干预(例如如果家长解决不了也可以早点请媒体进入)的话孩子也不至于受到这么长时间的精神迫害。\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blockquote\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主导型家长\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这里所谓的“主导”是指家长希望一切尽在掌握中,不同于“放弃型”的另一个极端,这部分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这里只谈教育问题),往往有非常强的目标性和功利性,而且他们往往是有一个非常完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体系,而并非是没有章法的只是一味的去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但是他们的“控制欲”比较强!\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且非常自信自己的整个规划是更加完善的,最起码是最适合他们孩子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这部分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在初期的成绩是会非常优秀的,这也进一步增强了父母们的自信心。\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因为从理论到实践这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面对老师(学校)所提供的“大众”教育时候他们必然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会被收到负面影响的,比如他们的孩子因为需要“迁就”别的孩子而被迫接受他们不需要的学习和活动。\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37d1895-6056-4279-be5d-02d802866909\"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8\"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主导型的家长也是跟教师(学校)教育\u003Cstrong\u003E产生冲突\u003C\u002Fstrong\u003E的主要群体,\u003Cstrong\u003E但是他们往往更计较的是“技术”层面上的对与错,且很多时候是为了所有孩子而发生,比较有点“意见领袖”的气质。​\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他们的很多观念、想法都是非常有建设性的,也是有意义的,但是在实践中却很难被采纳,这是因为毕竟大多数家长不具备他们的能力而大多数孩子也同样因为没有经过如他们对孩子那般的教育和训练所以也可能无法适应他们的一些教育理念。\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且这部分家长不光是在家校这个层面容易出现矛盾,在日常生活中家庭内部往往也会有比较激烈的争执,当然,是否能够争执的起来,很多时候要看另一方的态度了。\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以上三种主要类型的家长几乎可以覆盖绝一般情况下的大多数班级的家长组成。\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虽然我的分析还不够全面,但是已经可以足够解释为什么家校会存在矛盾了,对比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理念、诉求不同,学校(老师)能够提供的教育却基本上是一个“标准化”的模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即,所有的要求、所有的教授内容、所有的管理等等基本上是一个标准的,尽管实践中我们会遇到例如有老师会对个别学生“网开一面”的情况,但是整体上对学生的要求基本上都是一样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毕竟,当下的大多数学校提供的教育是很难做得到“因材施教”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2、学校教育承担着对家庭教育的“矫正”功能,因此“冲突”是必然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庭教育”客观上是早于学校教育的,而家庭教育的特体差异也为上学之后接受往往要求保持一致的学校教育形成鲜明的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家庭教育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教育,任何行为、理念在这个家庭的环境里可能都是合理的,但是当它放在其他的家庭环境中却未必是会被接受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在A家庭里,孩子的教育上特别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所以他们会有很多对于礼仪、礼貌上的规范和要求;而在B家庭里,他们的在礼仪上的教育更倾向于“平等”,例如即便是父子之间他们的称呼可能都是直呼其名之类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当A和B家庭相处一起的时候,在礼仪的认识上就会出现偏差,A会认为B没有“规矩”,而B却可能认为A过于“死板”。\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谁对谁错我们不做评判,但是当这两个孩子都进入学校的时候他们都不得不接受新的礼仪规范要求。\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9.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bc65b269-6654-40f6-90d4-a23f564a9517\"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26\"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而这种规范的要求是具有强制性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u003C\u002Fstrong\u003E事实上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而原因我认为也是比较容易被理解的——毕竟在有限的时间内确保更多人的利益得到保障才是教师的主要工作。\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当有学生出现“影响”、“破坏”班级整体纪律、学风行为的时候,注意我是打引号的,因为我们不能排除学生的个体行为对于他是有利的,但是老师必须要从班级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那么尽管可能这个孩子的行为对他自身是有益的,但是对班级的其他学生造成了影响,那么老师提出批评也是说得过去的。只不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的掌控能力比较重要,如何能够做到既不伤害学生有能够让所有学生得到有益的教育这其实是挺有挑战的一件事情。\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7fcb14d0-cc47-4438-bf6c-8d854cc8e632\"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800\"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所以很多时候学校教育是在一个既定的教育“规范”下对学生提出个各种要求,这些规范对于有的家庭而言认为是有益的不从,而对于有的家庭来说则是对孩子的一种限制或者制约。我之所以说“学校教育承担着对家庭教育的“矫正”功能”这是因为在我们国内目前的教育体系内是有着基本一致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的规范要求的,虽然不同学校、不同老师再具体的行为、要求上会有不同,但是大家的教育目标基本上是比较一致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但是这毕竟还是一种“模式化”的要求和规范,所以具体到个体的时候也必然会跟个别的家庭教育产生激烈的冲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面对这种冲突,“学校教育”是很难因此作出让步的,毕竟它的“惯性”是极强的,并不是一位老师、一所学校就能够彻底改变的,所以当家庭一方在这个时候不能够选择“让步”的话就有可能激化矛盾,而这种矛盾往往最大的受害方其实还是孩子。\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u003Cstrong\u003E破冰家校矛盾\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h1\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想要很好的解决家校矛盾,单纯的依靠其中的任何一方显然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如果只是一方在处理这种事情,那么无外乎两种结果:\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要么强势到底,让对方屈服;\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要么一退再退,丧失教育\u002F自我尊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相互尊重的基础是彼此理解\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我们知道,“尊重”这个东西事实上是相互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在现实中我们不否认越来越多的家长在学识水平、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实践中的能力会比一些老师表现出来的更加“优秀”,但是正如我们上所说的,教师很多时候的教育和管理是要面向“大多数”的,这就意味着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他们是很难做到特殊照顾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老师(学校)也应该相信当今社会一些家长在教育上的专业性也是非常强的,他们的优秀不会成为我们的“威胁”反而是有利于我们的助力,关键在于如何去借助这些力量。\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首先大家应该保证的是对彼此的尊重,尤其是对彼此教育理念的尊重,因为所有的理念在从某个角度去看的时候未必不是对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互尊重才能保证相互理解,而相互理解才能够给彼此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证明自己,也会更好的找到彼此的“合作点”。\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1.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a53a0fd0-b0d2-4a69-8659-3df3b41d3ab4\"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799\"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例如有一些学校、老师会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他们会让一些有着各种能力、想法的父进入课堂或者跟孩子们或者跟家长们进行分享和交流,而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得到尊重,也就更加容易去理解学校(老师)。\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合作的前提是彼此信任\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我见过有这样的老师:“你什么都不要管,就按我说的去做,我保证你孩子一定会……”\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也见过这样的家长:“现在的老师,上课不好好讲,留到补课去讲。”\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6b9b8739-bcf6-4eba-9cc0-a1a3d6a98c7f\" img_width=\"1023\" img_height=\"715\"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信任构成了家校合作的前提,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够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总是持有主观的偏见,那么是很难建立起合作的桥梁的。\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老师不必以自己“更专业”为理由盲目自信到自己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是这样势必会出现一些看上去简单而又粗暴的管理、教育方法,而最终“自责”往往会多于建设性的意见。所以老师应该尽可能的去信任家长,让家长参与其中,但是要控制好度。\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个人认为能够让家长了解清楚自己孩子以及班级孩子的基本情况是最低限的要求。不需要过多的说教、指责,更多时候只是需要客观呈现即可——例如让一些家长进行分享,例如用一些数据作为分析的依据以增加说服力等等。\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家长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也应该参与进来,如此你才能更加清楚的知道孩子的问题所在,也就能够更加了解老师的要求和管理的出发点是什么。\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相信彼此合作的基础,而合作才能够孩子带来更有力的教育。\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毕竟孩子的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作用之下的,两者相互促进和两者队里矛盾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u003C\u002Fp\u003E\u003Cul\u003E\u003Cli\u003E\u003Cstrong\u003E沟通是解决问题的根本\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li\u003E\u003C\u002Ful\u003E\u003Cp\u003E我们不否认很多时候“强势”是一种很有效率的解决问题办法,但是这往往是在解决具体的某一个困难时候才会做出的一种选择。\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而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来说它不是一个短期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且这个过程中会不断的出现个各种各样的问题,很多问题的产生甚至不是因为自身原因导致的。\u003C\u002Fp\u003E\u003Cdiv class=\"pgc-img\"\u003E\u003Cimg src=\"http:\u002F\u002Fp3.pstatp.com\u002Flarge\u002Fdfic-imagehandler\u002Fe35e3221-f28e-4105-a947-941cf5725be1\" img_width=\"1200\" img_height=\"590\" alt=\"“家校矛盾”的存在是不可抗的,但是如何解决却是有章法的\" inline=\"0\"\u003E\u003Cp class=\"pgc-img-caption\"\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u002Fdiv\u003E\u003Cp\u003E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往往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和在家庭里的表现是两个样子。\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这是因为孩子自身也是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他们清楚地知道父母、老师(学校)要求的是什么,并且做出有相应的表现。\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所以保持通畅的家校沟通,双方才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孩子,进而才能更好的对孩子的方方面面进行完善。\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例如:\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发现有些建议、要求是很难被孩子所接受和认同的,而我有非常确信这些建议是有益的,在变换了很多方式之后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选择只有两个:\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1、强制孩子必须接受;\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2、借助老师的权威性来解决这个矛盾。\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我选择了第二种方式——我会跟老师沟通我现在遇到的困难,以及我的解决建议,并且征询老师的意见,看看我的意见是否是合理合适的是否需要进一步去完善,如果没问题,那么我会恳请老师协助我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得益于此,在孩子的书写、阅读、习作等等很多事情上,我们做到了让孩子接受更有价值的意见。\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这就是家校沟通带来的最直观的受益。\u003C\u002Fp\u003E\u003Cp\u003E\u003Cstrong\u003E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我认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教育孩子(学生)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的出发点是没问题的, 但是我们的方法如果能够做到更有效率才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而以目标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就是让双方合作起来!\u003C\u002Fstrong\u003E\u003C\u002Fp\u003E\u003Ch1\u003E家校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比起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矛盾,这点矛盾很多时候不值一提,但是之所以很多时候事情从小发展到不可挽回,主要还是因为双方并未建立起足够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而导致这一个跟问题的背后原因则是因为双方的“沟通”出现了为问题——无论是谁的傲娇、自我都会破坏这沟通的基础,所以既然我们大家彼此的目标都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暂时的放下各自的“骄傲”,尝试一下去沟通沟通呢?在这个过程,只是单纯的去要求老师(学校)或者家长去妥协,那么是很难做到有效沟通的, 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一点——为了孩子!那么问题总是有办法说得通的。\u003C\u002Fh1\u003E\u003C\u002Fdiv\u003E"'.slice(6, -6), groupId: '671781602339271527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