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四大名臣”中,曾国藩和左宗棠是最突出的两个,尤其是曾国藩,今天的人依然对他津津乐道。曾国藩到了现在还有这么高的人气,除了他确实是一位能臣之外,不得不说的是《曾国藩家书》对他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这样看来,曾国藩不仅善于做官,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一个行家里手。如果您已经为人父母了,倒是可以翻翻这本书,肯定会大有裨益的。再说左宗棠,单单是收复新疆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声名远扬,更别说他在其他各方面的才干也是十分出色的,所以左宗棠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

左宗棠这样对恩人曾国藩:生前百般辱骂,死后将女儿据为己有

同为大清重臣,又都有着杰出的才干,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两个人不只是会有很多交集,而且必定会互相帮衬着,互相钦佩着,关系是十分到位的。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真实的曾国藩和左宗棠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很难一言道尽,我们就从左宗棠的发迹说起吧!左宗棠最初只是一个在曾国藩大营做事的幕僚,职位虽然很低,但是却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可以让曾国藩注意到他。渐渐地曾国藩发现这个人的才干非同一般,从此曾国藩不断地向朝廷举荐左宗棠,左宗棠的职位不断地得到升迁。如果没有曾国藩,就没有后来的左宗棠,曾国藩对左宗棠是有再造之恩的。

左宗棠这样对恩人曾国藩:生前百般辱骂,死后将女儿据为己有

然而左宗棠对待恩人的态度却是你想不到的。他经常在公开场合肆无忌惮地批评曾国藩,如今见之于书信的就有“乡曲气太重”“才亦太缺”“于兵事终鲜悟处”等语。

1864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一举攻破了洪秀全占据的天京(今南京),宣告了太平天国的灭亡。剿灭太平军可是一件天大的功劳,曾国藩在朝野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这个时候谁还敢冒犯曾国藩呢?左宗棠就敢。当曾国藩向朝廷奏报“幼天王已死于乱军之中”时,左宗棠却上奏说曾国藩在说谎,幼天王没死而是逃出了天京。当时曾国藩什么反应不得而知,想必十分生气吧!

至此,曾国藩和左宗棠不对付的事尽人皆知,人们一说到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个人,头脑中就会立刻出现“死对头”三个字。

左宗棠这样对恩人曾国藩:生前百般辱骂,死后将女儿据为己有

1872年,曾国藩病逝,享年62岁。这个时候曾国藩的家人非常害怕一件事,那就是左宗棠送挽联,想必他又会借着这个机会大骂曾国藩,而按照规矩所有的挽联都必须展示出来,想想都害怕!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左宗棠的挽联却对曾国藩的评价相当高,曾家人终于舒了一口气,看来他并没有胡来,还是考虑到了“死者为大”。

曾国藩曾经说过“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他虽然身居高位,但从不给儿子安排任何职位,而他自己为官也是一生清廉自守,所以曾国藩一去世曾家就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伸出了援助之手,而这个人竟然是左宗棠!他叫人送去了300两银子,要知道左宗棠同样不是一个贪官,对他来说要拿出300两银子是相当不容易的。

左宗棠这样对恩人曾国藩:生前百般辱骂,死后将女儿据为己有

曾国藩最小的女儿曾纪芬对于左宗棠的照顾非常感激,后来曾纪芬前去拜访时任两江总督的左宗棠的时候突然有着很深的感触,因为曾国藩也做过两江总督,而左宗棠安排她住的房子正是她小时候住过的。她把这种感触告诉了左宗棠,左宗棠对她说,你就把这里当成你的娘家吧!后来左宗棠还非常高兴地对曾国荃说他已经把曾纪芬看做是自己的女儿。

在曾国藩志得意满的时候,左宗棠并没有一味地去奉承,虽说他骂曾国藩的话有的比较偏激,但也不是毫无道理的。曾国藩去世后,他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左宗棠的为人不得不令人佩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