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台湾远东航空班机解体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1年8月22日,编号B-2603飞机执行103号航班的飞行任务,从台北松山机场飞往高雄国际机场,起飞14分钟后,失压解体,机首坠毁于苗栗县三义乡,其他机身散布于苗栗县的铜锣乡、苑里镇以及通霄镇山区。机组人员6人,旅客104人全部遇难。其中包括日本著名女作家向田邦子。

1982年中国民航航班失事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2年4月26日下午,中国民航一架三叉戟3303号航班从广州飞往桂林途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县上空失事,在向桂林奇峰岭机场进近过程中,失去控制,于16:45猛烈撞击阳朔附近的崩山粉碎性解体,造成机上112人全部罹难。

1982年伊尔-18B广州机场失火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2年12月24日,一架伊尔-18B在从长沙飞往广州时,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失火,机上旅客58人,机组人员11人,其中旅客25人罹难。在广州机场五边进近飞行时,客舱冒烟,机组判断为电器起火,切断总电源,飞机落地采用紧急刹车,在联络道口处将飞机成功停稳,旅客开始从前舱门放下的工作梯开始撤离,但撤到第11名旅客时,舱内烟雾变浓,随后转为明火,飞机完全报废。原因分析:旅客在机上吸烟,不慎将烟头掉入地板,引起失火。

1983年三叉戟客机在桂林失事

1983年9月14日,中国民航一架三叉戟(Trident 2E)从桂林飞往北京时,在桂林奇峰岭机场滑行过程中与空军飞机相撞。当时的桂林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机。机上机组人员6人,旅客100人,其中旅客11人罹难。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5年民航B-5109在济南坠地

1985年1月18日,中国民航AN-24型B-5109航班从南京飞往济南时,在济南复飞坠地。当时济南天气状况不佳,在进近过程中偏离航道,不具备降落条件,塔台指示复飞时,机组有些犹豫,在最终进行复飞操作时处置不当,因失速坠地。机组和旅客38人罹难,旅客仅幸存3人。

1986年安-24RV飞机在兰州坠毁

1986年12月15日,中国民航安24RV型,从兰州起飞后遇到高空结冰天气,2号发动机停车。机组正在准备返回兰州时失去高度迫降。6名乘客遇难。7名机组和34名乘客幸免。

1988年西南航空222号在重庆坠毁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8年1月18日,中国民航西南航空公司222号伊尔18型客机从北京飞往四川重庆,北京时间22时15分,在距重庆白市驿机场直线距离约5公里,东经106度18分,北纬29度33分处坠毁。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在向重庆机场进近过程中,四号发动机电机过热着火,引起发动机大火并延烧至发动机吊架,造成四号发动机脱落,飞机剧烈抖动,又引起一号发动机失去动力,导致失控坠地。10名机组人员、98名乘客(其中有3名来自日本、1名来自英国)全部不幸罹难。

1988年三叉戟客机在香港坠毁

1988年8月31日,民航广州管理局2218号三叉戟客机执行CA301航班从广州飞往香港时,在香港启德机场着陆过程中,遇雷雨天气,飞机偏离跑道中心线,即将落地前右机翼外侧与引导灯柱相撞,右起落架机轮与机场护堤相撞,右机翼擦地形成侧滑,发生冲进海湾意外。机身前部从第3排座椅处断裂,机头下沉被海水淹没。机上有78名乘客和11名机组人员。机组6人、旅客1人共7人遇难。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88年山西临汾空难

1988年10月7日,山西航空公司伊尔14P型.从空军临汾机场起飞后爬升过程中,由于左发突然停车失去动力,飞机失控撞向地面,最终在一家饭店屋顶坠毁。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事故直接原因是机械故障,不过,该机仅14个固定座位却挤上了44名旅客,严重超载。事故造成4名机组人员、38名乘客及地面2人共44人遇难。

1989年东方航空飞机失事

1989年8月15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安-24RV型自上海机场起飞离地过程中,右发动机突然停车,机组采取措施,继续起飞,基本修正飞机偏转问题,但飞机未能继续爬升,飞机接地后最终冲出跑道,坠入离机场跑道外240米处的小河中。本次事故造成机组6人、旅客28人共34人遇难 。

1990年白云机场三架飞机相撞

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B-2510从厦门机场起飞后不久,一男子冲入驾驶舱,命令机组飞往台湾,机长与劫机犯商量表明由于燃料不足,需降落香港补充燃料。飞机在即将降落时,劫机犯发觉上当,与机长发生搏斗,最终导致飞机落地后,失控偏出跑道。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机长奋力抵抗,同时加大油门希望重新拉起飞机,越过前方停放的飞机,由于速度不够,飞机先后与机坪上两架飞机相撞。被撞飞机中南方航空B757旅客已登机完毕,在滑行道上准备进跑道起飞,而西南航空B707机上无旅客。此次事故,造成厦门航空B-2510机组7人、旅客75人遇难,南方航空B-2812旅客46人遇难,共128人遇难,相关三架飞机全部报废。

1992南航空难

1992年11月24日上午约7时54分,南方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型2523号飞机,执行3943航班任务,由广州飞桂林,在广西阳朔县杨堤乡土岭村后山粉碎性解体,机上乘客133人和机组人员8人全部遇难,无一生还。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1997年南航5.8空难

1997年5月8日傍晚,在重庆机场。时年49岁的商人蒋万渝与送行司机说:"急什么,我们先去吃顿饭。就算飞机失事,好歹我也是个饱死鬼。"没想到,一语成谶。一架由重庆飞往深圳的CZ3456航班,在深圳黄田机场降落时,飞机失控造成35人死亡,39人受伤。蒋万渝死里逃生,事后,他再也没去过逃生的现场。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空难发生后,人们感觉到深圳黄田机场这个名字不好。因为“黄田”一词在闽南语、潮州话中,与“黄泉”一词谐音,人们在这里坐飞机,心理总是犯嘀咕,许多台湾人也忌讳到深圳换乘飞机前往内地。为了避讳,深圳机场集团向国家民航局申请改名。2001年,黄田机场改名为宝安机场,“宝安”与“保安”谐音,含有“保护平安”之意。

2002年大连5·7空难

2002年5月7日21时24分,南航所属的北方航空公司的一架客机在大连海域失事,事故共造成机上103名乘客、9名机组人员全部罹难。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执飞此次飞行任务的是麦道82型飞机,该机是由上海航空工业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在上海总装而成。这驾飞机当时已在北方航空执行飞行任务十几年,在即将转卖给其它第三世界国家时,发生了空难。

事后调查,此次空难是一位旅客用饮料瓶将汽油带上飞机纵火所致。当时,已进入21世纪,中国民航的机场安检制度已相当完备,这一调查结果并未服众。至今关于这场空难阴谋论的说法仍层出不穷。

2004年包头空难

2004年11月21日,由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航班,在早晨8时20分起飞,起飞不久后即坠入包头市区的南海公园,随后在公园湖中爆炸起火,机上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以及地面2人共55人在事故中丧生。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事故调查组认为,飞机在包头机场过夜时存在结霜的天气条件,机翼污染物最大可能是霜,飞机起飞前没有进行除霜(冰)。为什么没有来得及除霜?据传,当时网上有消息称飞机提前起飞和一位关系户有关:当天一位要客要赶一个10时在上海举行的会议,一进机场就找东航工作人员协商,无果,即打电话给东航上海总公司的关系人,该人一个电话打到包头机场,飞机即提前起飞。但这究竟是否是酿成此次空难的原因,至今仍众说纷纭。

2010年伊春空难

2010年8月24日21时38分,由哈尔滨飞往伊春的B3130号飞机,在黑龙江伊春市林都机场着陆时,发生事故,造成机上44人死亡、52人受伤。

中国民航史上的空难事故

两年后的调查报告显示,导致此次伊春空难的直接原因是机长的违规操作。当时伊春机场天气不具备降落条件,但机长在仍强行降落,在触地前听到无线电高度提示后,仍不拉升复飞,最终导致空难。和其它空难不同,这次空难中飞行员大难不死,逃出升天,但最终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这是中国民航史上首例发生空难后飞行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