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名著导读

(涉及课本中及课外推荐阅读的名著)

1.《朝花夕拾》主要内容

(1)《狗·猫·鼠》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了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是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并且影射了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信念。

(2)《阿长与〈山海经〉》

本文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作者对她害死了自己的隐鼠,充满了憎恨和厌恶;而对于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却又充满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诚的怀念。

(3)《〈二十四孝图〉》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4)《五猖会》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达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5)《无常》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会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同时,文章深刻表达了旧时代中国人民绝望于黑暗的社会、愤慨于人世的不平的现状,而“公正的裁决在阴间”,人们只能在冥冥中寻求寄托,寻求“公正的裁决”。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严格但不乏乐趣的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前文已述)

(7)《父亲的病》

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8)《琐记》

文章记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更名为雷电学校)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9)《藤野先生》

文章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

(10)《范爱农》

文章追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与悼念。

2.《湘行散记》

《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是作者两次重返湘西所得。散文饱含沉甸甸的责任意识——面对一种特殊的历史场域,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统摄到作者巨大悲悯情感下的书写与反省,是将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融汇在人事的叙述中。《沅陵的人》《沅水上游的几个县份》《桃源与沅州》等反思“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凤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沉醉在爱的憧憬里流露出对爱的毁灭性的隐忧;《虎雏再遇记》《箱子岩》则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收入《湘行散记》中的散文,既能各自独立成篇,又从总体上具有内在的整一性。这种散文长卷的独创,发展了散文艺术的表现形式,开拓了散文创作的意义空间。

3.《白洋淀纪事》

《白洋淀纪事》是作家孙犁的集大成之作。作为一本描写抗日时期的白洋淀人民英勇抗日、并与当地地主等恶势力进行斗争的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收录了作者从1939年到1950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和散文,其中包括《荷花淀》《芦花荡》《嘱咐》《采蒲台的苇》等篇。

文中充分表现出了战争年代民众对幸福和安宁的向往。孙犁通过对白洋淀人民生活的描写,从而用无邪的文字勾画出时代的未来,用文学之美来表达普通人的心愿。

4.《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完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遇到八十一难,一路降妖伏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精彩名句:“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精彩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等。

人物特点:

(1)孙悟空:嫉恶如仇、神通广大、机智勇敢、热爱自由、永不妥协、敢作敢当,充满了斗争精神和反抗精神。

(2)猪八戒:猪八戒:好吃懒做,憨厚可爱,迷恋财色,爱贪小便宜,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有时还挑拨离间,但另一方面,他本领高强,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知错能改,乐于助人。

(3)沙和尚:忠厚老实、与世无争、任劳任怨、善良踏实,一心只想保护师傅求取真经,有时缺乏变通。

(4)唐僧:对徒弟要求严格、乐善好施、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有着深厚的佛家知识,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立场坚定、勇往直前的精神坚不可摧;但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且自保能力有限。

5.《猎人笔记》

《猎人笔记》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一部通过猎人的狩猎活动,记述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随笔集。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

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背景下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在美丽的大自然景色中,发生的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6.《镜花缘》

《镜花缘》是清代李汝珍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该书前半部分描写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历的故事,包括他们在女儿国、君子国、无肠国等国的经历。后半部写了武则天科举选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为的故事。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幅绚丽斑斓的神幻彩图。

想必,对于阅读之于学习(不仅仅是语文,还有其他各学科)的重要性,宝宝们都是了然于胸的,希望大家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涉猎课外优秀读物。阅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重在培养兴趣,难在积累,贵在坚持,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