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三明市这个地方是一次老乡聚会了,正好老乡的一个室友是个三明人,那兄弟贼能喝,对着啤酒瓶就连着喝了两瓶,一口喝完一瓶,老猛了,想想就说说三明这个地方吧。

福建人在外面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团结,尤其三明市的人更为团结吧,他们老乡会基本所有人都会参加的,南方人爱抱团,福建人和广东人尤其如此。团结的精神也让他们在外面更加混的如鱼得水,说实话蛮羡慕的。话不多说吧先放上三明市的地图。

三明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

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

历史文化

梅林戏

梅林戏俗称土戏、土京戏,是福建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泰宁、将乐、顺昌、邵武、光泽等地。清代乾嘉年间,徽调经浙江、江西两路传入泰宁后,与当地方言和民歌小调、道教音乐相融合,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

其道白采用当地官话,唱腔以乱弹、西皮、下江为主,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粗犷,唱做念打都具有鲜明个性。泰宁的梅林戏是中原文化与闽越古文化结合的艺术标本,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梅林戏,因形成于泰宁县朱口乡梅林村而得名,流行于泰宁附近的三明、明溪、将乐等地。梅林戏是从宋朝开始兴起,据说泰宁状元邹应龙在任礼部尚书时,为丰富泰宁的汉族民间文化,专门挑选了家乡的一班乡民到京都学习宫廷舞蹈和宫廷娱乐文化。

返乡后,把所学知识与当地的傩舞、跳神、道教文化等融合交汇,创编泰宁土戏。土戏在清朝乾隆年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徽调的传入使土戏得到升华。

当时泰宁朱口梅林一富寡妇周氏,在其寿辰时请了徽戏,感觉徽戏发展的较为系统、全面,就筹钱聘请徽班艺人为家乡艺人传艺,使徽调与泰宁土戏交相辉映,内容日趋丰富,因传艺地在梅林,便起名为梅林戏,从此土戏便为梅林戏所取代,并在那时得到迅猛发展。

当地特产

明溪肉脯干

南宋末年(1277年),文天祥在南剑州募兵後,欲往汀州,路经明溪镇。当时,明溪不少百姓参加勤王之师,队伍开拔前,亲友总要送些礼物给即将远行的亲人。

送什么好呢?有人受给老师送“束修”(肉干)的启发,将猪瘦肉切成薄片,用天然名贵香料腌制,精烤成肉脯干送给亲人,以使行伍携带,随时可食用。明溪肉脯干遂成福建明溪一种独特的传统名吃。

其风味独特、工艺古老,讲究色、香、味、形一体。

色,具有特有的金黄色、油润均匀有光泽;香,它散发出的是猪肉烘烤的自然香气;味,具有特有的红曲醇味、咸中微甜带植物香辛,耐咀嚼有韧性感,回甘留香;形,厚薄均匀,纤维完整。

据明溪县志记载现在流传最久的肉脯干是中华老字号荣兴肉脯干。其所有秘方在于调料的配置为家传之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