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生物跨界受挫!回购股份自饰繁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截至2019年2月28日,和邦生物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81亿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05%,已支付的总金额为3.12亿元。与此同时,和邦生物也暂时摆脱了“一元股”的标签。截至3月11日收盘,和邦生物股价达2.17元/股。

A股市场上不乏有这种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很漂亮,甚至比往年同期的数据更加赏心悦目,但悲剧的是,靓丽的经营业绩却没能体现在股价上,价格长期上不去不说,多数时候还会跟着大盘“跌跌不休”。

最近两年,股价维持在两元上下的和邦生物(603077.SH)就面临这样的窘境。

“一元股”的头衔不好看,管理层更不能让和邦生物向中弘股份看齐(因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退市),主动回购股份也是用心良苦,其目的自然是希望公司股价能早日与业绩齐飞。

遭遇业绩与股价背驰

截至3月4日收盘,和邦生物的股价刚好两元。

两元,似乎成了和邦生物股价的桎梏,不要说“祖上曾经阔过”的那些20多元,就是30多元的历史天价,都俱往矣。从跌破两元,到涨回两元,和邦生物都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

这期间,在去年10月份,和邦生物在还曾创造了其历史最低价,1.53元,这让和邦生物的玩家们手凉脚凉心凉,在股吧里痛哭流涕,直呼是谁给了它“无限探底”的勇气?

然而,让人惊诧的是,就在和邦生物股价贴地飞行的时候,其公司业绩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8年三季报显示,去年1-9月,和邦生物实现营业收入45.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8亿元,同比增长30.28%。

2018年中报显示,和邦生物2018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29.16亿元,同比增43.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74亿元,同比增长6.97%。

三季报和中报的数据一比划可以看出,仅在去年三季度,和邦生物就实现了16.41亿元的营收和1.74亿元的净利润。中国资本观察记者查阅该公司近十年的数据后发现,去年三季度,基本上是该公司营收数据最漂亮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7月份以后,和邦生物的股价一直在两元左右徘徊,到2018年4月份才彻底跌破两元,而在其创造历史最低价的时候,公司业绩却迎来了最高光的表现,个中鲜明反差,有点扎眼。

对于这种情况,和邦生物的解释是,一方面因为去年上半年公司还处于营收和净利增长不同步的状态,另一方面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公司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核心业务转型。

据了解,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邦生物的主营业务已转向生物农药及其他生物产品、农业、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领域,已在化工、农业、新材料三大领域形成了共同发展的业务格局。

有分析人士表示,股市经常会出现股价与基本面相背离的现象,背离的原因很复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和邦生物来说,自上市以来,该公司已经多次实施高送转,每次除权,股价必然会下降。特别是在最近一次转增股票除权(2017年7月5日)以后,和邦生物的股价直接从5元跌到了2元。

回购股份提升股价

从最高点的30.22元到最低点的1.53元,和邦生物股价大跳水,期间不过3年的时间。股价暴跌了,被伤害最深的自然是和邦生物的追捧者。中国资本观察记者发现,除了股民,和邦生物还得到了包括西部得利基金、建信基金、北信瑞丰基金、红塔红土基金、东方2号私募投资基金等在内的五个信托席位的追捧。

公开信息显示,这5个信托席位均在2017年第四季度新进入和邦生物的前十大流通股东,而在2017年第四季度内,和邦生物股价最高2.38元,最低1.96元。此后,它们均未有增减持。可见,这5个信托席位目前大概率还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避免重蹈中弘股份的覆辙,和邦生物宣布开始回购公司股份。

去年10月17日,和邦生物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预案的议案,公司拟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亿元(含)的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2.58元/股。回购的股份将依法予以注销,回购期限为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6个月内。

去年12月5日,股价跌到1.63元的时候,和邦生物花费2154.41万元。首次实施了股份回购。

和邦生物次日发布公告称,已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1266.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14%,成交的最高价为1.71元/股,成交的最低价为1.68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金额为2154.41万元。

对于首次出手回购的愿景,和邦生物表示,本次回购部分股份有利于维护公司二级市场价格,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全体股东利益最大化,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维护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形象。

随后,和邦生物又在今年1月2日、2月11日和3月1日分别发布公告,向公众陈述回购进展。

据公告显示,截至2019年2月28日,和邦生物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数量为181,130,826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比例为2.0510%。成交的最高价格为1.98元/股,成交的最低价格为1.59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312,438,677.38元。

除此之外,和邦生物还进行了员工持股、募资24.31亿元用于建设年产3000吨PAN基高性能碳纤维项目等活动,希望能提振公司股价。

终止碳纤维项目

然而,为碳纤维项目投资了3437.51万元(占募资总额的1.41%)以后,和邦生物便浅尝辄止,宣布项目终止,把剩下的23.97亿元拿去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和邦生物这种随意“变更部分募集资金用途”的做法自然受到了主管部门的问询。在回复上交所问询函的公告中,和邦生物解释称,“经过大量的实践调研和技术交流,虽高性能碳纤维应用前景良好,但下游行业若要规模化的进行高性能碳纤维应用,其难题除成本控制外,还存在新材料应用工艺开发、生产线布局、应用数据缺乏等因素,短期内,难以投入规模化应用。因此,高性能碳纤维项目重新规划工作,最终未能进一步推进。同时,单一的碳纤维原丝项目,近年来,中国高性能碳纤维产业整体情况有价无市,相关企业整体状况举步维艰,市场环境严峻。最后,基于市场条件,公司决定终止实施碳纤维项目。”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两点,第一,技术上的事情咱们暂时干不了;第二,这个产品生产出来,可能也卖不掉。但这笔钱拿到了也不能躺在银行吃利息,于是被安排安排,拿去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还好,对于和邦生物这种“项庄舞剑”的行为,管理部门没说啥,更没影响上公司股价上涨的趋势。在大盘普涨的背景下,和邦生物的股价也终于开始回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