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昨天讲了草书创作的基调和节奏韵律,维知今天要带大家继续了解草书的长卷、册页、中堂创作。

​一、长卷

长卷也称手卷,是长度比宽度大得多的作品。这是从简册发展而来的中国较为古老的书写形式。草书发生的最初时期就是在简册中完成的。由于简册手卷的功用是中国古代作为书籍放置在案头阅读的,因而在视觉上是近处的欣赏。欣赏的过程是随着手卷的舒展,首先在顺序连贯上被人注意。而后随着顺序的推移来体会整体的效果。所以在手卷的创作上,应首先考虑到这一功用特点和欣赏结果。

在历代的草书中著名的长卷是比较多的,像孙过庭的《书谱》、怀素的《自叙帖》、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诗帖》,祝允明的《唐寅落花诗》等等,都是著名的长卷。这些长卷虽然有各自的风格面目,但和其他形式的书作相比较,是能看出长卷创作的特点的。

书法学习

长卷在字体的安排上,不宜太大,每行的字数也不宜太少。同时,由于观赏的距离较近,所以笔墨的使用应相对地精当一些。书写时应使气韵连贯,节奏段落一气呵成。长卷往往是几行,甚至十几行为一个节奏层次,如同交响乐一样,每一个长卷都有着层次的变换起伏,常常是随着情感韵律的变化而变换着,如孙过庭的《书谱》开始较为平静,字与字的牵连也较少。随着情绪的发展,牵连惭渐增多,篇章中的轻重起伏也渐渐加重,但从韵律上来看仍然是流畅的。中间的节奏段落时而有第一部分的重现,但加入了很多动荡起伏,而到了后半部分动情处,则是节奏铿锵,用笔深沉,牵连加多,轻重对比加强,字形俯仰动荡,给人以奋笔疾书之感。进入结尾,又复归平淡,回到了前半部分的情绪之中。《书谱》的整章连续不断,同时变化层出,首尾相应,过渡自然,确实是我们进行长卷创作的好范本。

书法学习

另外,在创作长卷时应当注意到长卷是徐徐展开的,所以在变化上并不是以每一行的变化为重点,而是以横向的变化为重点的,边展边使人感到变化无穷。因此在章法的安排和书写时,既要考虑字和字之间的气韵连接,更应注意行与行之间连续不断的各种变化、照应,以及段落之间的“和而不同”。至于行距的宽窄和样式,则应根据自己的审美习惯来定,既可像怀素《自叙》一样行行之间紧密结合,见缝插针,互相渗透,产生一种茂密连贯、波澜雄伟的效果,也可像他的《小草千字文》,除字字写得抽象严谨以外,在行距上比较宽松地留开了一定的距离,和字法巧妙地结合,使之出现一种安祥静穆的特征。创作者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样式去进行创作。

书法学习

二、册页

册页往往是装裱而成的面积较小的册本。当然也有书成长卷而后装裱为册的,但这类册页应是长卷创作之列,当属别论。这里指的是在册页上直接创作的一种形式。其功用也是放置案头,打开赏玩的一种。和长卷不同的是,它有一定的页数面积限制,并不像长卷一样连续不断地随展随看。册页的每页实则像一个近看的小斗方,它的视觉效果常常是一页作一次休止。有时一页写不完,要几页相连,在某种程度上又有些像长卷,但其节奏段落的变化,却应当在一页内完成,很难使两页合起来构成一个视觉效果,这一点是册页自身的特征。

书法学习

册页的创作,由于是和手卷一样以近观为主,所以笔墨要求和手卷相差不大,应以精当为主。而观赏时册页常是以一页为单位的,所以册页的变化,特别是册页节奏段落的变化,则要求在一页内基本完整。在几页连书的情况下,还是要求每一页为一个视觉效果,同时在页与页的关系上,则要连续构成一个整体。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到和上页的气韵相连,又要考虑到每一页的构图完整,使每页的独立性、完整性和所书众页的协调性、统一性和谐地结合起来。

书法学习

三、中堂

中堂是挂在厅堂正中的比较宽大的长方形作品。它的观赏效果已不像长卷和册页那样以近视为主了,而是和厅堂结合的一种远高的宏观效果。所以中堂的创作要求应当是以它置于厅堂正中的功用结合在一起,因而中堂创作首先要求是端庄雄伟,气势夺人。

中堂有少字和多字之分,少则可为一字,如“寿”、“龙”、“福”、“虎”等,多则常是一首诗词,或一句吉语,但无论字数的多少,其基本的要求是平稳型的。单字草书,应当考虑到字的大小和纸张面积的协调。单字内部的粗细长短,轻重揖让要恰到好处,不可占地太满,使上下没有透气的空间,也不可写得太小,使白处太多而显得小气。其内部的对应关系一般不宜太强,线条的粗细对比也不宜太大。总之,中堂创作以稳重为主。多字的作品则是应当在端庄的基础上,注意内部轻重参差变化。多字中堂由于字数较多,易给人松散零乱感觉,所以字距和行距的处理要有很强的关系感,使整章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整体内部的轻重虚实要合理地变化。在处理中堂四边外框时也要比较谨慎,不可过分的伸展留白,以求得外部形状合于中堂特殊的端庄要求。

书法学习

当然现代有些草书中堂在正文后喜欢加上一大段注释文字,或在单字书写时,先求得单字的险奇变化,再以题款作巧妙的救应。这是追求中堂格局变化的一种做法,但是这种作法的难度是相当大的,要使款和正文的视觉效果浑然一体,在大小的字形对比中不使人感到文重款轻也并非易事。

好了,咱们明天继续聊草书条幅的创作形式。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维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

对于草书创作,你有什么更好的见解呢?一起来说说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