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读者电台 本期主播×小楼

读者·新媒体签约作者

| 霍辉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近日,一张会议截图在网络流传,画面中,一名与会人员貌似倒拿着会议手册进行阅读。

网友一时议论纷纷,有人说他“倒看如流”,也有人说“会议手册封面装订错了”

真相是什么?

这是最近中国—东盟博览会会议上的一幕,这位与会人员没有拿倒,手册也没有装订错,而是为了方便阅读,一些国际会议的会议手册都是中英文正反印刷装订的。

原来如此,网友纷纷留言:

以为是青铜玩家,原来是王者。

他实际上不仅没看反,而且在看英文版,非英语国家的人看英文,比你想的还要厉害!

网上太多人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就信口开河,满嘴跑火车,张嘴就喷、来人就嘲,很容易引偏舆论。

现在“砖家”太多,明明看书有限,阅历有限,眼界有限,偏偏要张嘴就来,还自认为学识渊博,有多丢人而不自知……

这世上给人贴标签的偏见太多了,随便举几个都是被喷成汪洋大海的话题:

胖子肯定贪吃;

超过30不结婚的人心理都有问题;

主动的女孩太随便,长得好看的女生都很浪;

大城市奋斗才对得起青春,小城市工作就是安稳混日子;

上名校有什么了不起?北大毕业不也有卖猪肉的?

女孩子读什么书啊,还不是要嫁人的;

河南人都是骗子,安徽人都是小偷,山西人都是煤老板,上海人都怕老婆,南方人都很精……

有一句话,别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

因为,你只是按照自己的固定思维先入为主,偏见,让你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你的偏见里藏着你的无知和浅薄。

偏见人人都有,我也不例外。

有一次我生病了,不停地咳嗽,就请假提前回家休息。过一会儿,女儿放学回家,我让她自己做作业,我先睡一会儿。

结果,等我一觉醒来,发现女儿不见了。

这小丫头真不省心,妈妈在生病,她还乱跑,也不知道跑哪儿去玩了,眼看天都快黑了,我急忙出门去找她。

刚下楼正碰到她回家,女儿手里捧着一瓶水果罐头,看到我,她很高兴,连忙把罐头举到我面前,兴奋地说:

“妈妈,我买了一瓶鸭梨罐头。”

我正生她的气呢,直接劈头盖脸地训她:

“你不好好在家写作业,就为吃罐头,你怎么这么嘴馋?”

女儿的笑立刻僵住了,她耷拉下脑袋,委屈地说:

“妈妈,看到你睡了,我就没打扰你,这是给你买的,吃了治咳嗽。”

我感动得热泪盈眶,同时,也深深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

我们常常被别人的偏见伤害,其实,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不仅对陌生人、对朋友、对同事,哪怕对最亲近的人,我们也会产生偏见。

大家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减少偏见,就要互相理解、信任,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

可是,你不是我,怎知我走过的路,心中的苦与乐?真的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体会和感受。

这世上从来都没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有人说,偏见,其实只是一场误会,可它带来的伤害,又岂止是误会?

热播剧《延禧攻略》里的反派人物袁春望,有人在该演员的微博下恶意评论“你怎么还不去死”,这种恨屋及乌的人身攻击,让该演员不得不关闭微博评论。

周星驰生日,被他捧红的徐娇没发微博祝福,伸张正义的键盘侠们立刻在徐娇的微博下大骂:“忘恩负义的贱人,星爷一手带起你,现在生日都不管!”

气得徐娇直接转发了一张2015年微博的截图,因为那时她就做过回应,周星驰根本就不上微博,发了他也看不到,所以早就发短信祝福了。

你的自以为是,让无辜者被侮辱、被损害。被气炸、气哭还算是小事,偏见有多可怕?可怕起来要人命。

8月,一位女医生自杀,起因其实是件小事。

8月20日,四川德阳的安医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里两个13岁男生“可能冒犯了”安医生。安医生让他们道歉,男生拒绝并朝其吐口水,安医生老公冲过去将男生往水里按。之后,男生家属在洗手间打了安医生。双方最后报警,安医生老公当场给孩子道歉。

第二天,男生家属闹到安医生夫妻俩的单位,还让领导开除安医生。

之后,一条没有前因后果、只说部分事实的新闻“妻子疑遭男童碰撞,水务局人员将男童摁在泳池暴打”,和一段只截取“男子打孩子”的视频在网上传播,键盘侠们给安医生和丈夫贴上“公务员欺负弱势群体”标签,掀起一场舆论暴力,安医生也遭到人肉搜索。

在网上,你可以不受约束、任意发泄。当你不明真相却妄加评论时,殊不知你不负责任的言论就是对“恶”的推波助澜。

几天后,安医生不堪压力,自杀身亡。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人言可畏,柔软的舌头可以挑断一个人的筋骨,你一吐为快的伤人恶语,可能就是压死无辜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人为什么会有偏见?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凯利曾提出过一个“个人构念”理论。

个人构念即由个人过往的见识、期望、评价、思维等形成自己的观念,每个人就是按照自己的这套观念模型来理解和预测周围的世界。

当你遇到相同或类似场景时,脑海里就会调出以往的经验来做出判断。

当你的认知能力很低时,脑海里的个人构念就会趋向于单一,且不正确,而你自己却误认为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观点。

这就是偏见,一切偏见都源于无知,如果不提升认知,不知不觉中,你可能成为自己曾经最厌恶的人。

只有坚持学习,保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不被别人的嘴牵引,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才会减少偏见,少贴标签。

《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曾说过: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人为什么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就是让你多看、多听,少说话。

当你看遍人间冷暖,听尽世态炎凉,你的偏见就会越来越少。

本期话题

你在公共事件中,会怎样做呢?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作者:霍辉,宝妈,理工女,改善专家,高级工程师,倒过来是辉霍。个人公众号@霍霍的小世界,简书@辉霍,微博@霍霍4307。

主播:小楼,传媒公司主编。拥有独特让人内心安静的声音。微博@小楼jolie 。微信公众号:小楼jolie(id:xiaoloujolie)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