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爱耳时代旗下最专业的最专业的听力行业自媒体和在线教育平台——中国听力在线,公众微信号:audonline_CN,或搜索“中国听力在线”

【点击阅读全文】

这是经常会发生的事情,在某知名医院专家门诊门口,极重度听损儿童家长们抱着孩子拿着厚厚的一沓病历,不顾抹去脸上的疲惫,排队等着听听这个专家的看法,他们中有不少,已经跑了不止一家医院,甚至已经跑了好几个城市。

据一位小医生说,这些极重度听损儿童家长是来“刷专家”的,他们在全国各大医院不断的跑,一个专家号接着一个专家号挂下去,就是为了能得到一位专家说“你不用做耳蜗手术了,简单治疗就好啦”。他们认为,每多“刷”一个专家,就能多一分踏实,也许,会出现一丝不做手术的希望。

令人心酸,也令人遗憾,在排队候诊的时间里,家长们翻着病历凑到一起,互相比较着看过的专家的数量,其中一个家长,听到别的家长说已经看过四家医院了,赶紧打电话给老公,明天别上班了,请个假带孩子去另外几家医院转转。

他们怀里抱着孩子,此时此刻仍在无声世界里沉睡,他们不知道父母是怎么叫他的,作为一个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婴儿,他被抱着不断去见这些穿白大褂的“怪叔叔”“怪阿姨”,而他们的父母,只是需要一句不存在的承诺:“你的孩子没事,扎两针就好了”。

明明需要做耳蜗

却拿着病例跑遍全国

希望遇到一个医生告诉他可以不手术

而这种事每天都在医院发生,医生们每天都重复给家长们科普同样的知识,但仍有一部分家长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听不见,他们宁可相信小道消息,也不相信医生的话,他们不断提问,企图在短短的就诊时间里,理解医生毕生所学的知识。

爱耳君是理解这些家长的,毕竟谁也不想认为自己的孩子听不到,家长口中的所谓神灸电针,不知被科普了多少次,坊间传闻的细胞再生,也实在为时尚早,可是大家为什么会这么执着追求呢?

因为不用做手术,不用戴设备

也有家长说,你看别人家的小男孩,1岁多才会说话,我家孩子才2岁,差不了多少,治好了以后慢慢教呗,多跑跑医院,万一有新办法呢。

爱耳君见过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并不着急,觉得孩子还小,不就是学说话吗,“我妈教会了我兄弟姐妹四个说话,还怕教不会一个孩子么”(真实家长语)。

这么多年来,为更好地帮助大家解决听力损失问题,爱耳君一直在为大众科普,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是听力康复的黄金原则,简单来说,极重度听力损失,越早发现,越早干预,术后康复效果相对越好。对于极重度听力损失而言,人工耳蜗是大多数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案,也是目前最成熟的方案,所以医生们面对适应症范围内的家庭,大多都会这样说“做耳蜗吧”

爱耳君这么费劲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最终就是想告诉大家,相信你的医生,相信你的听力师,不要拿那些道听途说的知识去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毫无意义。一名合格的耳科医生,至少要在医学院里修炼5年,还要3年左右的临床训练才能给你看病,而成为主任专家,更是十数年的修为。听力师也是如此,他们要经过大量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特别是爱耳时代的听力师,更是在国际培训背景下刻苦钻研,精益求精才能为大家提供听力服务,这里面所涉及的学问,绝不是每天5分钟的小文章能涵盖的。

爱耳君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让大众客观认识听力损失,克服对听力损失的恐惧,最终让大家和医生、听力师以及其他听力学工作者并肩站在同一战线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帮助听损者早日走出无声世界。

本文摘自爱耳时代旗下最专业的最专业的听力行业自媒体和在线教育平台——中国听力在线,公众微信号:audonline_CN,或搜索“中国听力在线”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文章